今天是他(她)们毕业答辩的日子 感觉自己被甩在后面了 追一追 继续沿着路往前走一走

好久没写东西了,我想看看自己还能不能写下能让自己觉得感动的文字,同时记录一下今天的心情吧,也许未来再看会觉得很有趣或有点收获呢
今天开始,他们都向前走了,把我甩在后面了,我只能在他们的后面追着,看着,不再并肩了啊。
但我在这倾诉负面情绪也不太好,总是觉得说点积极的东西会好些,又写不出来什么了,没什么心情了现在,未来继续干吧,扎实点,勤奋点,一天天的迎着日出,披着星光才能有很大很大的工作量吧,但是学习方法我还是觉得,一定要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学开始做。
但是我还是想乱看看书,能从乱看看书中学到很多通用的道理。
下面的文字截取于蔡元培先生关于治学的观点,可以翻书《中国人的修养》来看,我抄在下面。
凡修普通学者,宜以平日课程为本,而读书以助之。苟课程所受,研究未完,而漫焉多读杂书,虽则有所得,亦泛滥而无归宿
上面这个我不太认同啊,俗话说君子不器,我还是不想成为一个专门的人,总觉得有点工具化,什么都会一点是不是更好呢。
后面的我很认同
且课程以外之事,亦有先后之序,此则修专门学者,尤当注意。苟不自量知识之程度,取高远之书读之,以不知为知,沿讹袭谬,有损而无益,即有一知半解,沾沾自喜,而亦终身无会通之望矣。夫书无高卑,苟了彻其义,则虽至卑近者,亦自有无穷之兴味。否则徒震于高尚之名,而以不求甚解者读之?何益?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读书之道,亦犹是也。未见之书,询于师友而抉择之,则自无不合程度之虑矣。
上面的这段讲学习方法,就我而言,对于学习数学而言尤其适用。
当你不能理解一般情形时,你应该取一个特殊情形。特殊情形再不能理解,特殊的特殊,直到你能抓住最简单的情况,例如4×4的网格,再逐渐一点点的加东西,逐渐一般化,而所有的一般化推广当你取定一个n值,它都会退化为一个你之前抓得住的东西,然后,理解了一个一般,还可以推广至一般的一般,此时之前完全理解的一般成为了一个特殊情况。逐渐的加东西,所以,去年寒假的时候,当我跑出一个最一般的线性平流方程的结果时,我这样对自己说:
这个程序用于使得N可以选择 N表示多项式次数 这个程序跑出正确的结果表示向DG这个研究领域说出了HELLO WORLD 这个我用的是拉格朗日多项式 正交性差点
其实何晓明老师的课也是一样的啊,不断的升级,一点点的加难度,我喜欢这种课程安排。
之前在网上也看到这样一句话:数学怎么学,如果你看到一个对于n的定理,你不懂,你应该看看n=2 n=3的情况如何 能不能证明 如果都可以再考虑一般的n 因为对于任意n都应该成立,这个我最近讲讨论班看论文也有感觉,要取n为定值。
写的太跳了,想让读者更能看懂些,下面我慢点写吧。
舒其望老师也说,你设计一个数值方法,至少它退化到最特殊的情况n=0时,他应该是一个工作的,对的好的方法,是一个我能抓得住的已知的东西,这样它是一个我已知的好的东西的推广,不能说,我设计一个很fancy的数值方法,它退化到最特殊的情况,是不工作的,这。。你对最简单的情形都不工作,你凭什么保证对于复杂的情形能很好的工作呢
都是一个逻辑了。
不,做事也是一个方法,都是从最简单事开始再加难度,要不然呢?难的目前不会,简单的完全做明白了对难的可以突击突击。
就好比我把DG数值实验跑出来之后,看DG的论文就是看的更清楚明白了。
这和雷军说的工程师开始下手的第一把扳手也是一样的,工程师开始工作,总要有一个可以工作的原点,从原点开始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越来越深,累土堆得越来越高。
做手机很难,先把OS做好再做硬件,OS不好做啊,再开源上改,开源的也很复杂啊,改出来最简单的功能就是手机,然后操作系统有了,软硬有一半了,硬也不简单,接着联系供货商去做硬件,这是我这几天看小米创业思考的收获。
这篇文章就写这些吧。此时耳机中传来赵雷的《程艾影》
‘一路望 跌跌撞 午夜流星何去何往’
‘路海长 青夜旷 越过群山追斜阳’
----ps(原来好久不写东西确实会手生,写出来的东西乱乱糟糟的,要是坚持写的话也许写出越来越好的作品 就是会看着自己的写作在进步)
在微博上,一个刚接触编程的人问一个编程大师:
'怎么学会编程啊?怎么成为向您一样的编程大师呢?'
编程大师说:
'多编程'
在奥冬兰兰的QQ空间中,一个读者留言:
‘怎么成为漫画家呀?’
奥冬说:
‘多画’
答案也许很简单

posted on 2025-05-16 21:03  刘涛12345  阅读(10)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