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作业——结对编程(队友201731024210)
个人第三次作业——结对编程
1. 准备工作
| github项目地址 | https://github.com/ramble111/PairProgramming.git |
|---|---|
| 同伴作业地址 | https://www.cnblogs.com/ramble18/ |
结对过程
由于上次作业的代码没有上传仓库成功,想找一个在这方面成功的同学一起探讨再加上平时课余时间比较忙,所以便选择了同寝且熟悉的队友。再者,由于这次实验老师已经给出代码,只需要修改调试即可,所以和熟悉的人一起会更有默契。


结队的PSP表格
PSP是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专家们针对软件工程师所提出的一套模型: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SP, 个人开发流程,或称个体软件过程)。

第一步、实现基本功能(详细叙述见队友)
1.winform界面设计

2.实现随机点名


2. 实现班级学生随机点名
第二步、接口封装
1.体现类的设计
2.体现分层思想
第三步、 增加新功能
1.学生数据的加载

2.进度条跟踪



第四步、附加功能
- 小组的创新功能设计
由于能力有限,在完成老师的基础要求上不能够实现创新想法。经过两个人讨论,认为可以在记录上创新,如果在随机点到后有同学未到,系统将自动记录未到同学;还可以将此系统与教务处数据库连接在一起实现考勤与最后平时成绩挂钩,并由系统一起给出。
第五步、设计单元测试
请各位使用单元测试对项目进行测试。 并给出测试用例

第六步、代码上传



3. 感悟与获得
刚开始觉得这次作业是不可能的,依旧对代码很恐惧,并且上一次上传代码失败后更加没有底气,但是在和队友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代码上传成功了,同时也是在老师的代码帮助下才完成了作业。总的来说,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很好地获取知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