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英语:python的 exists 函数为什么用复数

在 python 中,函数 exists 的命名中尾部的 s 因何而加

看代码:

from pathlib import Path

# 创建一个 Path 对象
p = Path('/home/user/documents/report.txt')

# 使用 / 拼接路径
new_path = p.parent / 'archives' / 'old_report.txt'
print(new_path) # 输出类似于 /home/user/documents/archives/old_report.txt

# 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print(p.exists())

# 获取文件名
print(p.name) # 输出 report.txt

# 获取父目录
print(p.parent) # 输出 /home/user/documents

# 读取文件内容 (如果文件存在)
# content = p.read_text()
# print(content)

其中,p.exists() 为何尾部加s,这里也不需要单词的复数形式?

结论:这里的 exist 是动词,表达一种确认的回复,属于第三人称单数后的动词,故尾部加了 s。

详细解释

从纯粹的英语语法来看,exists 看起来像是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形式,而不是一个名词或形容词。

在 Python (以及许多其他编程语言) 中,方法名通常是动词或动词短语,用来描述该方法执行的动作检查

Path.exists() 这个方法的作用是检查该路径对象所代表的文件或目录是否存在于文件系统中。我们可以将 path_object.exists() 的调用,在概念上理解为在问一个问题或做一个陈述:

"Does this path exist?" (这个路径存在吗?)
"This path exists." (这个路径存在。)

这里的 exists 正是动词 "to exist" 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形式,用来描述主语("this path" 或 path_object)的状态。

因此,Path.exists() 这个方法名就是直接借用了描述“存在”这个状态的动词形式,用来简洁地表达“检查目标是否存在”这个动作。它遵循的是编程中方法命名的一种常见模式,即使用动词来指示方法的功能,即使这个动词在句子中会根据主语变化。

简单来说:

  • 它不是名词 "existence" (存在)。
  • 它不是形容词,不能直接描述 Path 对象。
  • 它是动词 "to exist" 的形式,用来表示对 Path 对象所指代的路径进行的“存在性检查”这个动作。

这种方法命名语境下,它更贴近于“(该对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否存在”的含义,是编程领域的一种习惯用法。

posted @ 2025-07-05 10:05  立体风  阅读(2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