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II博客作业01
1.作业头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20-3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20-3/homework/11768 |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自主思考更加便捷的解题思路 |
| 学号 | 20209040 |
二.本周作业
2.1题目:给定一个十进制正整数N,写下从1开始,到N的所有整数,然后数一下其中出现的所有“1”的个数。
例如:
N=2,写下1,2。这样只出现了1个”1“。
N=12,我们会写下1,2,3,4,5,6,7,8,9,10,11,12。这样,1的个数是5。
问题是:
1.写出一个函数f(N),返回1到N之间出现的”1“的个数,比如f(12)=5;
2.满足条件”f(N)=N“的最大的N是多少?
要求:
1.贴出代码图片,写出解题思路,列出测试数据
2
解题思路:运用基础来解,先进行for循环,让所有的数字显现出来,然后while来确保不会进行无限循环,最后利用for来筛选答案
测试数据:
|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 12 | 5 |
| 555 | 216 |
| 999 | 300 |
2.给出不同测试数据的运算时间,如果你的运算时间不变,说明你的测试数据不够大




3.思考针对足够大的数据,如何减少运算时间,并给出在原有算法基础上的改进算法和改进思路。
可以运用定义函数的方法来减少运算时间
2.2将上题中多组测试数据写入文件,并给出测试程序以检测你的代码有没有问题,贴出你的代码、运行结果和文件内容。
2.3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两个问题,并给出所查阅资料的引用
1.什么是文件缓冲系统?工作原理如何?
系统自动地在内存区为每一个正在使用的文件开辟一个缓冲
区。从磁盘向内存读入数据时,则一次从磁盘文件将一些数据输入到内存缓冲区(充满缓
冲区),然后再从缓冲区逐个地将数据送给接收变量;向磁盘文件输出数据时,先将数据
送到内存中的缓冲区,装满缓冲区后才一起送到磁盘去。用缓冲区可以一次读入一批数据,
或输出一批数据,而不是执行一次输入或输出函数就去访问一次磁盘,这样做的目的是减
少对磁盘的实际读写次数,因为每一次读写都要移动磁头并寻找磁道扇区,花费一定的时
间。缓冲区的大小由各个具体的C 版本确定,一般为512 字节。(摘抄https://wenda.so.com/q/1515122224213752)
2..什么是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文本文件是基于字符编码的文件,常见的编码有ASCII编码,UNICODE编码等等。二进制文件是基于值编码的文件,你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指定某个值是什么意思。
2.4请给出本周学习总结
1.学习进度条
| 周/日期 | 这周花的时间 | 代码行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 1/3.1~3.7 | 4h | 30行 | 自主思考优化自己的代码 |
2.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3.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学习感悟:对于这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感觉倒有点懵,应该是与这个课程脱节了,得追赶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