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illa Sky

   相信自己,但不可自以为是
          重视自己,但不可目中无人
        很多人问起过我的系分经验,而我能给别人的回答,总是看真题,看真题。不是不愿透露什么“独门密学”,回忆起当时考系分的点点滴滴,确实也只有看真题给我印象最深,帮助最大。
        最初并没有打算去考系分,倒不是说不想考,只是,觉得自己离那个位置还太远太远。系分在我眼中,太高了,我只能仰望它,而不能触及。已听过多少次别人从系分的山上跌落的故事,也看见很多人为它执着而年复一年。当时就想,也许只有在梦里,我才能享受一下系分的待遇吧,呵呵。。。
        考系分时纯粹是个陪考,陪别个考软设,只是软设我刚过了,再往上,就只有报系分了。名也是别人帮着报着,报了名后这事就搁在那了,忙项目的事,也忘了去管。直到有一天,在上课时看别人翻着本厚厚的系分课本,都快翻完了,才猛然醒悟,怎么也交了180大洋,该看看了。于是急急忙忙去买书,可是到书店一看,课本太贵了,算下时间,买了也看不完,而且估计考不上的了,这样又浪费一笔钱,于是退出来了,到学校门口的小书店里买了本旧书,三折,这才没那么心痛。      
         可是我后来后悔不该贪这小便宜了。
         那本书被我看到80多页时,发现竟然被人撕了十多页,再看看后面,原来每隔一段就被撕十几二十页,如此断断续续的,我买的时候竟然没有发觉。无奈,这些怎么看的下去?就这样,我也没心情看这书了,就把它丢在了一边。
         渐渐离考试越来越近,离期中考试也越来越近了,系分考试和期中考试还是安排在同一个考试周,看见同级的报考系分的同学都开始啃参考书了,我便请教别人,什么参考书比较好。同学很热心,一本本帮我介绍,这个是客观题的,这个是案例分析的,这个是论文的。。。。。又是去书店看,一本本的比课本还贵,我又没舍得买,不过这次更惨,因为这些书既没有旧书,也没有盗版。。。
         而且为了复习期中考试,也没时间去看那么多参考书了,毕竟期中考试重要些,挂了要重修,所以大部分时间又花到了期中复习上,不过我也找到了最节省的办法,上网去下载真题。我下了近十年的真题,一套一套的看,一套一套的做,不懂的再上网去查下资料,临考前在把论文的格式和要领看了一下,就算复完了。
          考完后感觉做的并不好,选择题没几道觉得做对的,案例分析没几道会做的,就是论文还写了不少字,因为正好在做一个项目,可以借题发挥。幸运的是,我pass了^_^
          总结一下,其实系分考试大家不要专注于啃课本。我发现它的客观题与案例分析题,大多与现今比较流行的技术有关,大家应该多看先比较新的论文或技术文章,多关心下技术的发展。客观题强调基础知识、软工和新技术的发展,考的面也算广,虽然我当时没怎么看课本,但是在之前,我已取得DBA的国际认证,软件工程又是我的专业,同时做过几个项目,对开发模型,网络和算法数据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并不是全无准备的,只是这种准备属于日积月累。案例分析我觉得比较难,可能社会经验不足吧,它考的非常广,主要也是结合当前的流行技术,但是不仅仅考计算机相关的东西,还有会计方面,管理方面,物流方面,等等等等,虽然你可以选题,但是我觉得意义不大,如果不是对各方面有一些了解,很难能够拿到45分。接下来是论文,很多人觉得这个最难过关,确实,因为它需要真情实感,当然啦,考官看的出来的,除非你能够在考前把各种论题的论文都背一篇,反正每年论题也就那么几个,当然也不乏有这种能人,呵呵。。。如果你写的是你真实的项目经历,而且能够得出比较实在的经验,过关应该不难,最好在最后再写上两句激励的话,鼓舞人心。
        其实就这些了,还是希望想考系分的朋友不要搞突击战,这样太累了,也失去了系分真正的价值,也许在你平日一分一毫的积累中,你已经构建了你的系分之路。
posted on 2007-05-14 21:20  幽儿  阅读(39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