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周边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小不点儿大的由我做主!
流年似水!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java 线程的创建和几个重要的概念

创建线程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定义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其中的run()方法,加入所需的处理逻辑。举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Th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p[] args){
   Runner1 r=new Runner1();
   Thread t=new Thread(r);
   t.start();
}
};

class Runner1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0;i<30 ;i++ )
   {
    System.out.println("No."+i);
   }
}
};
创建Thread类对象(封装Runnable接口实现类型对象),调用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启动线程。

第二种方法:通过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看个例子就明白了
public class TestThread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new Runner2();
   t.start();
}
};

class Runner2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0;i<30 ;i++ )
   {
    System.out.println("No."+i);
   }
}
};

比较一下这两种方式:
       @ 使用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时可以将CPU、代码和数据分开,形成清晰的模型。线程体run()方法所在的类还可以从其他类继承一些有用的属性或方法,并有利于保持程序风格的一致性。

       @直接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时,Thread子类无法再从其他类继承,但这种 方式编写简单,run()方法的当前对象就是线程对象,可直接操纵。

后台线程:
       后台线程(Background Thread)则是指那些在后台运行、为其他线程提供服务的线程,如JVM的垃圾回收线程、起计时功能的定时线程等,后台线程也称守护线程(Daemon Thread)。

线程串行化:
      
在多线程程序中,如果在一个线程运行的过程中要用到另一个线程的运行结果(或等其运行后才能提供当前线程运行所需的条件),则可以进行线程的串型化处理,即将两个或多个线程再合并为一条顺序流。(使用线程的jion()方法,并抛出异常InterruptedException)。

线程同步:
      
首先要理解线程挂起与线程等待。线程挂起时不会释放其已锁定的资源,而线程等待时则会释放。
       为避免死锁,应该让线程在进入阻塞状态时昼释放其锁定的资源(当然要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以为其他的线程提供运行的机会。java.lang包中定义了几个有用的方法:wait(),notify()和notifyAll()。
       下面有篇文章讲得简单易懂:(转自www.cnblogs.com/jacktu/archive/2008/12/17/1356965.html)


多线程之间需要协调工作。例如,浏览器的一个显示图片的线程displayThread想要执行显示图片的任务,必须等待下载线程downloadThread将该图片下载完毕。如果图片还没有下载完,displayThread可以暂停,当downloadThread完成了任务后,再通知displayThread“图片准备完毕,可以显示了”,这时,displayThread继续执行。

以上逻辑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条件不满足,则等待。当条件满足时,等待该条件的线程将被唤醒。在Java中,这个机制的实现依赖于wait/notify。等待机制与锁机制是密切关联的。例如:

synchronized(obj) {
    while(!condition) {
        obj.wait();
    }
    obj.doSomething();
}

当线程A获得了obj锁后,发现条件condition不满足,无法继续下一处理,于是线程A就wait() , 放弃对象锁.

之后在另一线程B中,如果B更改了某些条件,使得线程A的condition条件满足了,就可以唤醒线程A:

synchronized(obj) {
    condition = true;
    obj.notify();
}

需要注意的概念是:

# 调用obj的wait(), notify()方法前,必须获得obj锁,也就是必须写在synchronized(obj) {...} 代码段内。

# 调用obj.wait()后,线程A就释放了obj的锁,否则线程B无法获得obj锁,也就无法在synchronized(obj) {...} 代码段内唤醒A。

# 当obj.wait()方法返回后,线程A需要再次获得obj锁,才能继续执行。

# 如果A1,A2,A3都在obj.wait(),则B调用obj.notify()只能唤醒A1,A2,A3中的一个(具体哪一个由JVM决定)。

# obj.notifyAll()则能全部唤醒A1,A2,A3,但是要继续执行obj.wait()的下一条语句,必须获得obj锁,因此,A1,A2,A3只有一个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例如A1,其余的需要等待A1释放obj锁之后才能继续执行。

# 当B调用obj.notify/notifyAll的时候,B正持有obj锁,因此,A1,A2,A3虽被唤醒,但是仍无法获得obj锁。直到B退出synchronized块,释放obj锁后,A1,A2,A3中的一个才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

线程间数据传输使用:管道通信
      
java.io.PipedInputStream和java.io.PipedOutPutStream被称为管道流,主要用于实现不同线程间的数据传输。两者必须配合使用,管道输入流先和管道输出流进行连接,再向管道输出流中写出数据,然后就可以从相应的管道输入流中读出这些数据。下面有篇文章举了一个例子:blog.sina.com.cn/s/blog_5a08b1780100cdvx.html

posted @ 2009-03-01 11:05  小不点儿大的由我做主!  阅读(282)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