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林育锋

 

  本课程收获了很多,特别是教员和同学的帮助,让我由衷的表示感谢,下面就主要事项汇报如下:

一、回望第一次作业到现在,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主要体现在:

  (一)对于还在在职学习和毫无基础的我,对比开篇博客对本门课程的期待,到目前学到的东西,整体来看,我学到了一些基本Python编程语法,以及对于软件工程的实现。知道如何从源头上实现软件质量和效率的控制,以及涉及到的方式方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想要了解软件工程这门课的效果。如果说不足的话,本想着学习一下有哪些具体的软件,怎么用,但现在发现竟然学习了一个源头性和系统性的知识,远远超出了预期,造成了很多知识和学习进度跟不上。

  (二)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工作和给我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1.本门课程实践中,主要是跟着北京理工大学的嵩天老师讲的“Python的基础学习”这门课的学习,练习了一些简单的代码编写,如七段数码管、词云统计等相关的练习,初步掌握了字典、函数等相关的内容,代码编写发的不多。

  2.软件工程实践每次作业分别花的时间如下(实践部分主要是学习Python基础语法,时间为大约时间):

次数

理论学习和课后作业(小时)

编程实践(小时)

1

4

4

2

6

4

3

6

4

4

7

4

5

7

5

6

8

5

7

10

5

8

10

5

9

12

5

 

  3.交作业还是第一次作业映像最深刻,因为平时按照学校要求不让开设博客等相关要求,从没有用过博客,从无到有,然后上传作业,克服网络信号故障等,历经千辛万苦交了一份不能满足要求的作业;这也是在基层工作了近10年后,再次学习文化知识,第一次交学习作业,兴奋而又感觉力不从心,同时还跟多为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倍感压力。

  4.目前为止,对于一门新课,毫无基础,总的看来零零散散花了不少时间在软件工程这门课上,由于没有课本,软件工程这门网课,听了三遍,然后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的Python基础语法网课学习完了。虽然效果不是很理想,独立编程还是力不从心,但至少能大致认识一下Python编程的基本代码的意思,软件项目应该有什么流程,以及软件开发的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和后期维护处理有什么要求等。

  5.学习了Python新的编程语言,以及软件工程里相关的软件开发管理工具:GIt、Tower和共享文档等,特别各种开发模型和状态图的学习,更是觉得软件工程师一门很有潜力的科学,发展更新快,实际应用广泛,是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推手。

  6.其他方面的内容一人有所学习,主要是软件工程里讲到的2人合作开发的方法,已经如何进行管理软件开发的进度、如何交流以及团队的协作与管理等,特别一些管理类的思想,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很好的得到应用。

 

二、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

  目前通过与杨飞跃等人的组队,利用GIt、Tower等软件对诗词游戏进行了编写,虽然个人的编程能力不足,但可以及时跟搭档学习,学习别人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在本次合作实践的体会是,要完成任务还得提前有一些基础,特别Python编程的基础,虽然后面有几次随堂作业主要围绕诗词游戏的软件开发设计不用编程语言外,代码部分非他不可。在两人的合作编程中,厉害一些的往往会给予落后者较多的指导,使落后的同志能够在这个时候较快的掌握一些知识,当然也会拖累优秀的搭档。比如在编程时,在杨飞跃同学编好后,我看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可以直接问他,在他的指导下,我也能迅速的掌握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识。例如:GIt、Tower软件的学习,我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学习的。

 

三、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

  1.对下一届,我的建议是软件工程这门课很系统,同时必须有Python的编程基础,所以上之前还是先学Python,或者教员能够先开一段时间的Python课,然后再转入到软件工程这门课上来。所以我的建议是:想学好软件工程,必须先学Python。

  2.我认为目前教员开展的前期2人一组,后期设计到比较复杂、系统、难度大的4人一组对于学习者很好必要,先培养个人能力,再熟悉团队工作的流程和团队工作的要义,循序渐进。

  3.个人的作业主要围绕课后习题,结对主要围绕编程,团队主要围绕项目来进行。

  4.本次课程中,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面,主要通过相互学习每个人上交的作业上来观察李肖华软件学习这门课比较厉害,我发现,什么他都会,我甚至开始的时候都把他当做教员来看,因为他的编程能力很出色,至少在我看来,达到他的水平我觉得我就很不错了。

  5.实践课程每次结束后,可以来一次实践小结,让优秀的学生讲一下他的整个流程,教员补充,然后当场实际操作一个小程序事例巩固。当然,这样主要是让大家尽量都跟上优秀者的脚步的思路。目前疫情估计实现不了,后续应该可以。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

  从开始的个人独立完成作业,到2人团队,再到4人团队,教员的设计很好,一看就知道教员对这门课的教学就很有经验的。从《构建之法》对于团队的萌芽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创造阶段等四个阶段,我们这个团队应该属于磨合阶段和规范阶段之间的这种,每队问题我们能一起协商,制定规则后也能基本按照分工进行。

 

五、怎样证明了我学会了软件工程

  目前来看,软件工程我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里面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编程,有管理、设计、各种模型的运用,算法、文档的整理等。对于我来说,目前只能算是刚进来,等到我自己能够说有一个项目自己能够从需求、开发、设计、检测、发布和维护等方面都能独立进行,我觉得那时候才能说自己学会了软件工程。

 

六、感谢

  首先感谢有这次机会学习了软件工程这门课,让我知道了一个软件项目的实现还有这么些门道,同时里面的设计模型,让人眼前一亮,不仅感叹于设计者的聪明,而且随着模型的不断更新,发现软件的变化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甚至引领时代。同时,得益于教员的指导,让自己能够尝试着去学习这门课程,当然离教员的期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我接下来在后期的不断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后期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能找教员再给我答疑解惑,希望教员能够给我指导帮助。再次,在职学习,除了自己个人的追求外,更多的是家人的支持,他们的默默付出。最后,感谢能够在软件工程这门课中相遇8个小伙伴,特别是我们的团队4人,他们在这方面既是同学,也是师傅,在这常态化防疫的学期,期待与各位校园相见。

 

posted @ 2020-05-15 22:34  风云121  阅读(19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