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3

第十五章 稳定和发布阶段

15.1 从代码完成到发布

 

第一步:开发者提交参加会诊的Bug和修改方案,以及伙伴测试结果。开发者必须向与会者报告的是:

  • Bug是什么
  • 危害是什么,如果不修复,有何后果
  • 用户会有什么变通办法
  • 是否经过代码复审,是否经过伙伴测试

第二步:会议决定是否同意修改方案
决定哪些缺陷必须现在就进行修复,哪些可以推迟到下一个里程碑。会诊应该对每一个修复选择下列处理方式。

  • Must——必须修复,缺陷很严重,修复方案可行,相关的测试都通过
  • More Info——需要更多的信息
  • No——不能接受,可能是推到下一个里程碑,可能是提出的解决方案不符合要求
  • Like——可能,不一定必须修复,但是解决方案相对比较安全。在更复杂的项目中,可以考虑引入这一个中间的状态“Like”(在相对简单的系统中,这个选项可以不用)。如果在今天的会诊中有“Must”,那么处于待命状态的“Like”修复就可以一起集成到代码库中。如果没有“Must”级别的修复,那么“Like”级别的修复就只能处于“待命”状态,直到以后出现了“Must”级别的修复为止

第十六章 IT行业的创新

影响产品竞争的各种因素

  • 产品行业的因素
    这是影响产品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2012年流传着一句俗话——“站在风口上,连猪都可以飞起来”,就是说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竞争产品少,市场空间大,用户容忍度强)能给产品提供巨大的助力。相反,如果是在一个产业的衰落期进入这个产业(例如,在2008年做小灵通手机业务,在2013年进军网络团购市场,等等),那么就会面临巨大的发展阻力。
  • 公司和市场因素
    公司在目前目标用户中的品牌号召力如何?公司的现有市场能力如何?现有的市场能力能帮助打开新的领域么?从传统的产品开发角度来看,“市场”总是在产品之后才出现,而且和“产品开发”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从长期来看,产品的质量就是最有效的市场能力,产品经理往往就是市场经理。
  • 团队执行因素
    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基础软件、企业管理软件、行业通用软件、办公软件、互联网服务软件、移动应用软件等),商业模式不同,团队的战略也会不一样。在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产品,却执行了错误的策略,或者不能做出决定,那么产品也会失败。执行力的一个有效衡量标准是一个决定需要多少次会议才能达成。一些团队对市场展现的机会往往陷入过度的分析和评价,力争要弄清所有情况再动手,最后的结果是动不了手。这是“分析麻痹”(Analysis Paralysis)。
  • 产品的价值因素
    产品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这是和“软件工程”最相关的内容。考虑新产品或产品的新功能时,团队要问:我们给用户带来了什么价值,这个产品是提供了独家的价值,还是“人有我也有”的价值?这个价值足以让本产品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区分开么?我们怎么能进一步放大产品差异性?让我们越来越领先,或者让用户觉得我们很领先?我们是否在非差异化功能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和资源?

第十七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①RASCI模型

R:Responsible,负责把具体事情做好

A:Accountable,对任务负全责,有批准的权利

S:Support,对任务提供支持,辅助任务的完成

C:Consulted,咨询,拥有完成项目所需的信息或能力的角色

I:Informed,知会者,应该事后及时通知结果的角色

②团队合作的阶段:

(1)萌芽阶段,就像小苗破土而出,柔弱但充满希望

(2)磨合阶段,就像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充满了对个人、同伴和团队的疑惑和冲突

(3)规范阶段,从磨合阶段毕业,进入规范阶段的团队,成员们意识到光争吵时没有用的,大家还是要协同作战

(4)创造阶段,经历了萌芽、磨合、规范阶段,现在团队终于可以创造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③不管从事哪一个职业,不管你是属于哪个岗位上的,都必须具有职业道德,软件工程师同样也需要

 

 

最后,《构建之法》的正文以及练习与讨论中有大量有价值的引用,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更广的知识,练习中大量的习题如果都能够独立思考并想办法解决的话,对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会有很大提升。

 

posted @ 2022-02-19 10:49  李彬159  阅读(2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