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___农药基础知识

农药

  广义定义:所有农业上使用的化学品

  狭义定义:用于防治为害农林牧业及其产品的昆虫、螨、真菌、细菌、病毒、杂草、线虫、鼠类和其他有害生物,包括调节生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剂,包括改善其理化性状而用的辅助剂。

农药分类:

  按防治对象分: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软体动物剂

  按来源分: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

农药的剂型

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不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故不能加水喷雾使用,低浓度的粉剂用于喷粉,高浓度的粉剂用于拌种、制毒饵或土壤处理,记得防潮哦

粉尘剂:粉粒d<=10p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可湿性粉剂:易被水湿润,可分散和悬浮于水中供喷雾使用。

可溶性粉剂:能迅速分散到完全溶于水,外观呈粉状或颗粒状

干悬乳剂

水分散剂:具有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的优点且无弊病

片剂:

颗粒剂:贮运过程不易破碎、颗粒剂沉淀降性好、漂移性小、对环境污染轻、可控制释放速度、残效期长

乳油:在植物体表面湿润展布、黏着性强,药效高、使用方便

水剂:加工方便,成本低

农药的使用方法

   喷雾法:应用最广泛的施药方法,针对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胶悬剂,喷雾时间最好不要定在中午,以免发生药害和人体中毒

   喷粉法: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剂型有粉剂,喷粉时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风小或无风时进行,这种做法缺点是用药量大,黏性差,效果不是特别好,容易被风吹失和雨水冲刷,污染环境,优点:功效比喷雾高,不受水源限制,适用于保护地棚室内应用

   土壤处理:主要防治地下害虫或某一时期在地面活动的害虫

   拌种:防治种子传染的病害,土壤病害和地下害虫

   浸种/苗:消灭种子幼苗所带的病菌或虫体,防病效果与药业浓度,温度,浸种时间有关,温度高,降低药液浓度或缩短浸种时间

   种衣法:让种子包上一层具有杀虫剂或杀菌剂的衣,防止病虫为害,药效持续达到45-60天,减少苗期施药次数,省药省工

   毒饵法:用于防治蝼蛄,地老虎,蟋蟀

   熏蒸法:在密闭条件下,防治温室大棚,仓库,蛀干害虫,种苗上的害虫

   熏烟法:将烟剂点燃,保护地,仓库密闭环境下使用,效果好

   高压注射法:药液利用率高,见效快,持效期长,没有环境污染

   灌注法:类似打点滴,跟高压注射法一样不太适用于防治爆发性病虫害

   虫孔注射法堵塞法:将所需药业用注射器直接注入空洞或用木棉,脱脂棉蘸取药液塞入虫孔

   静电喷雾法:效率得到提高,节省农药,消除雾滴飘移,减少环境污染,缺点:密度高的作物穿透力差,喷雾机具复杂,成本高

   循环喷雾法:将作物上多余的药液回收起来,循环利用,优点,节省农药,减少环境污染,缺点:机具复杂,成本高

   光敏间歇喷法:利用传感器有作物就喷,没有就不喷,大幅度降低农药使用量,大限度避免农药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

   药剂直接注入喷雾系统的喷雾法:药液通过计量器控制直接注入药液输送管中,消除操作人员与药液直接接触,消除农药与喷药机械的接触,跟换药物方便

   静电喷粉法:类似于静电喷雾法

农药的混合使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或将农药与植物营养液物质混配施用,目的是:扩大防治范围,提高药效,减少防治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混用原则

      1. 混用农药物理性状保持不变 
      2. 不能引起化学变化
      3. 不能提高毒性
      4. 混用农药应具有不同作用机理或不同防治对象,起到互补作用

农药的作用方式

    农药杀死或抑制农田中病,虫等有害生物的途径

  有触杀,胃毒,内吸,熏蒸,拒食,忌避和抑制生长

杀菌剂主有三种类型,起保护作用的,治疗作用,铲除作用的杀菌剂

除草剂从防除对象分为灭生性和选择性,从作用方式内吸和触杀性      

 

posted on 2017-09-20 15:42  梁锦杰  阅读(7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