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回想开学初对于软件工程这门课的期望,总结本课程对你带来的提升:

从开学时对Android stdio还懵懵懂懂一窍不通,到现在我基本了解了android stdio的一些基本编程,我感觉收获很多,

本学期我还学习了PHP语言,可以通过php语言来做一个简单的web网页,

学习使用了Github,Git仓库用以执行Git命令操作,Git的结构等,

还深入学习使用了mysql数据库开发,在后台开发,网页制作过程中的代码的编辑,网页的实现和数据库的实现;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需求分析:在完成一个项目之前,要明白这个项目具体是要干什么,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内容是针对待开发软件提供完整、清晰、具体的要求,确定软件必须实现哪些任务。具体分为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与设计约束三个方面。功能性需求即软件必须完成哪些事,必须实现哪些功能,以及为了向其用户提供有用的功能所需执行的动作。功能性需求是软件需求的主体。开发人员需要亲自与用户进行交流,核实用户需求,从软件帮助用户完成事务的角度上充分描述外部行为,形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作为对功能性需求的补充,软件需求分析的内容中还应该包括一些非功能需求。主要包括软件使用时对性能方面的要求、运行环境要求。软件设计必须遵循的相关标准、规范、用户界面设计的具体细节、未来可能的扩充方案等。一般也称做设计限制条件,通常是对一些设汁或实现方案的约束说明。例如,要求待开发软件必须使用Oracle数据库系统完成数据管理功能,运行时必须基于Linux环境等。

 

个人总结

1.课程收获:

本学期所学习的软件工程这门科目让我从理论上掌握软件工程,还有从不同的实例,让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整一个学期下来,总的来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有很多地方是值得肯定 的,其实在我看来,软件工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说是一门思想。是一个如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应该说其范畴已经远远不止局限于该门课程,成为了一个综合的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集合。

 

2.课本带给我们的:

《构建之法》这本书的内容逻辑很清晰明了,第一章是从整体分析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接着后面的几章深入分析了软件开 放过程和模式、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工程、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建模以及基于UML面向对象分析建模等。

 

3.本课程的不同之处吸引着我:

这个课程建民哥不仅仅用理论授课方法帮我们了解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同时老大使用了很多其他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这门课程,比如用例纸牌游戏,看图说话,作业的娱乐式点评竞争,让我在学习这门课时充满了兴趣。

 

4.课程中学到了

软件工程,就是这样一套用于软件的团队开发,以提高软件质量和程序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规范。其核心就是,对于软件开发的5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维护,如何组织这5个部分的工作,以及如何完成每一个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总体的组织和对于局部的实现。

 

5.课程总结与展望:

这门课程的内容十分的概念化,所学到的都是前人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太多了。现在开发经验很少的我,还不能彻底的理解软件工程所带来的帮助,仅仅开括了自己的知识面,至少在之后的个人开发或者团队开发中不再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最基础的目的吧,对于书中提到的专业的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以及团队的PM,相信只有足够多的开发经验之后才能有所理解和想法。不过也学到了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比如VS工具中的测试方式,帮助对软件进行优化与DEBUG。

 

给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

1.什么时候能突破3万行代码?

2.怎么能通过自己努力,独立完成一个大项目?

3.怎样能够自给自足,通过所学知识养家糊口?

 

posted @ 2022-06-14 18:56  宇AI泽  阅读(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