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线程池

简介

线程池做的工作主要是控制运行的线程的数量,处理过程中将任务放入队列,然后在线程创建后启动这些任务,如果线程数量超过了最大数量,超出数量的线程排队等候,等其它线程执行完毕,再从队列中取出任务来执行。

主要特点:线程复用;控制最大并发数;管理线程;

  • 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己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 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 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不限制的创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可以进行统一分配,调优和监控。

Java 中的线程池是通过 Executor 框架实现的,该框架中用到了 Executor,Executors,ExecutorService,ThreadPoolExecutor 这几个类。

主要实现类

newFixedThreadPool

源码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nThreads, nThreads,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创建一个 定长线程池 ,可控制线程最大并发数,超出的线程会在队列中等待。

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的线程 corePoolSize 和 maximumPoolSize 值是相等的,他使用的 LinkedBlockingQueue;

执行长期的任务,性能好很好。

实践

public class MyThreadPool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一池 5 个处理线程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
        // 模拟 10 个用户来办理业务,每个用户就是一个来自外部的请求线程
        try {
            for (int i = 1; i <= 10; i++) {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办理业务!");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hreadPool.shutdown();
        }
    }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源码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return new FinalizableDelegatedExecutorService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创建一个 单线程话的线程池 ,他只会用唯一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保证所有任务按照指定顺序执行。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的线程 corePoolSize 和 maximumPoolSize 值都设置为 1,他使用的 LinkedBlockingQueue;

一个任务一个任务执行的场景。

实践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一池 1 个处理线程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模拟 10 个用户来办理业务,每个用户就是一个来自外部的请求线程
        try {
            for (int i = 1; i <= 10; i++) {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办理业务!");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hreadPool.shutdown();
        }
}

newCachedThreadPool

源码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0, Integer.MAX_VALU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SynchronousQueue<Runnable>());
}

创建一个 可缓存线程池,如果线程池长度超过处理需要,可灵活回收空闲线程,若无可回收,则新建线程。
newCachedThreadPool 将 corePoolSize 设置为0,将 maximumPoolSize 设置为Integer.MAX_VALUE,使用的SynchronousQueue,也就是说来了任务就创建线程运行,当线程空闲超过60秒,就销毁线程。

执行很多短期异步的小程序或者负载较轻的服务器。

实践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一池 1 个处理线程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 模拟 10 个用户来办理业务,每个用户就是一个来自外部的请求线程
        try {
            for (int i = 1; i <= 10; i++) {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办理业务!");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hreadPool.shutdown();
        }
}

newScheduledThreadPool

源码

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 {
        return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corePoolSize);
    }

public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
        super(corePoolSize, Integer.MAX_VALUE, 0, NANOSECONDS,
              new DelayedWorkQueue());
    }

创建一个线程池,可以安排命令在给定延迟后运行,或定期执行。核心线程数由用户自定义, 最大线程数为 integer的最大值,存活时间为 0.

重要参数

corePoolSize:线程池中常驻核心线程数。一直存在除非(allowCoreThreadTimeOut)

在创建了线程池后,当有请求任务来之后,就会安排池中的线程去执行请求任务,近似理解为今日当值线程。

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达到 corePoolSize 后,就会把到达的任务放到缓存队列当中;

maximumPoolSize:线程池能够容纳同时执行的最大线程数,控制资源, 此值必须大于等于1;

keepAliveTime:多余的空闲线程(maximumPoolSize - maximumPoolSize)的存活时间。

当前线程池数量超过 corePoolSize 时,当空闲时间达到 keepAliveTime 值时,多余空闲线程会被销毁直到只剩下 corePoolSize 个线程为止。

unit:keepAliveTime 的时间单位。

workQueue: 阻塞队列,如果任务有很多, 就会将目前多的任务放在队列里面,. 只要有线程空闲, 就回去队列里面取出新的任务执行。此队列将仅保存由 execute 方法提交的Runnable 任务。

threadFactory:执行器创建新线程时使用的工厂,一般 默认。

handler:由于达到线程边界和队列容量而阻塞执行时要使用的处理程序。

工作原理

qp23Xd.png

  1. 在创建了线程池后,等待提交过来的任务请求。
  2. 当调用 execute() 方法添加一个请求任务时,线程池会做如下判断
    1.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小于 corePoolSizze,那么马上创建线程运行这个任务;
    2.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 corePoolSize,那么将这个任务放入队列;
    3. 如果这时候队列满了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还小于 maximumPoolSize ,那么要创建非核心线程立刻运行这个任务。
    4. 如果队列满了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maximumPoolSize,那么线程池启动饱和拒绝策略来执行。
  3. 当一个线程完成任务时,他会从队列中取下一个任务来执行。
  4. 当一个线程无事可做超过一定的时间(keepAliveTime)时,线程池会判断。
    1. 如果当前运行的线程数大于 corePoolSize,那么这个线程就被停掉。
    2. 所以线程池的所有任务完成后它最最终会收缩到 corePoolSize 的大小

线程池的拒绝策略

简介

等待队列已经排满了,再也塞不下新任务了,同时,线程池中的 maximumPoolSize 线程也达到了,无法继续为新任务服务。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拒接策略机制合理的处理这个问题。

jdk 的拒绝策略

AbortPolicy:直接抛出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异常阻止系统正常运行。

CallerRunsPolicy:“调用者运行”一种调节机制,该策略既不会抛弃任务,也不会抛出异常,而是将某些任务回退到调用者。

DiscardOldestPolicy:抛弃队列中等待最久的任务,然后把当前任务加入队列中尝试再次提交当前任务。

DiscardPolicy:直接丢弃任务,不予任何处理也不抛出异常。如果允许任务丢失,这是最好的一种方案。

自定义线程池

实践

public class MyThreadPool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一池 5 个处理线程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2,
                        5,
                        1L,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 <Runnable>(3),
                        Executors.defaultThreadFactory(),
                        new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try {
            for (int i = 1; i <= 10; i++) {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办理业务!");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hreadPool.shutdown();
        }
    }
}

如何合理的配置线程数

首先要判断自己的业务场景是CPU 密集型 还是 I/O 密集型,然后还要根据自己的服务器的配置去进行设置。

Java 中通过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来获得 CPU 核数。

CPU 密集型

CPU 密集的意思就是该任务需要大量的运算,而没有阻塞,CPU 一直全速运行。

CPU 密集任务只有在真正的多核 CPU 上才可能得到加速(通过多线程)

而在单核 CPU,无论开几个模拟的多线程该任务都不可能得到加速,因为 CPU 总的运算能力就那些。

CPU 密集型任务配置尽可能少的线程数量;

一般公式:CPU 核数 + 1 个线程的线程池。

IO 密集型

IO密集型,即该任务需要大量的IO,即大量的阻塞。

在单线程上运行I0密集型的任务会导致浪费大量的CPU运算能力浪费在等待。

所以在IO密集型任务中使用多线程可以大大的加速程序运行,即使在单核CPU上,这种加速主要就是利用了被浪费掉的阻塞时间。

第一种:由于IO密集型任务线程并不是一直在执行任务,则应配置尽可能多的线程,如 CPU 核数 * 2;

第二种:参考公式:CPU 核数 / (1 - 阻塞系数(阻塞系数在0.8~0.9之间))

比如 8 核 CPU:8/(1-0.9)=80.

posted @ 2022-03-16 23:00  李小龙他哥  阅读(4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