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论浅谈-2022」0801期
转载自 2022 年 8 月 1 日本人洛谷博客。
加一部分前言,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临时起意,感觉带给我的感触挺深的,但现在看,确实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写,所以干脆就开个坑吧,名字就叫「碎论浅谈」吧。
至于这个坑什么时候、怎么更,那就看我什么时候想点破点什么,很随机。
以下是原文内容:
今天不搞笑,说点正经事。
100% 纯原创纯真实,摘自我今天的生活。
故事很长,也愿姑勿罢读。
今天是 8 月 1 日,星期一。趁着某种契机,我决定尝试一下打工人的日常。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却发现了许多平时难以发现的事情。
凌晨 5:28 分,睁眼起床。原本我前夜定的闹钟是 5:55,但偶然醒了也就难以再次入睡,于是索性起床出门。
凌晨 5:54 分,收拾好东西到家楼下吃个开封菜,点了一个鸡排帕尼尼、一杯橙汁和一个茶叶蛋。
上午 6:18 分,进了地铁一号线。车来的时候,惊异发现并没有我想象的早高峰的壮观场面,取而代之的甚至是一个车厢内只有寥寥几人,也许是时间有些早的缘故。但同样的事情,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仍然有一些人出现在了这个地方,原因无非有两种:要么实习生迫于生计急求转正来表现自己以得于在一众英才中脱颖而出,要么是真正自律的人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排除第一种自然科学角度上由于外界条件施压而作出的行为,那么我相信第二种的人,他们不论是在工作上抑或生活中都不会是一个失败者。或许他们的生活很忙碌,或许他们也不是活得最洒脱最优秀的人,但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充实的、满足的、问心无愧的。同样的例子就像今天早上我去吃开封菜的时候我的排号是A0006,多年的经验使我知道这代表着我是从今天0:00开始计算第六个来点餐的人,那么有趣又令人值得深思的是,前五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无法超越别人的原因并不是你没有努力,而是永远有人在你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比你起的更早、付出的更多。
上午 6:45 分,到了地方。
下午 17:37 分,一天事情忙完,下楼过马路准备坐地铁回家。到了中山路和星辰街交叉路口的斑马线附近,车只有零星几辆但仍是红灯。这时候,一位目测年过半百的大叔走到我旁边,满目笑容地望着我,问了一句能过不。我说安全起见还是等绿灯再过吧,大叔笑了。过道往地铁站拐的路上,大叔问我多大,我说08年的,明年中考。大叔又问我准备考哪所院校,我说如愿的话意向是廿四,大叔仍然是笑眯眯地看着我,对我说:“廿四是最好的学校哈,小伙好好学,你看现在有为的年轻人,”大叔顺势把手指向了身后的深蓝国际,“工作都是在这种高楼里,你看我就不行了,哪比得上人家小年轻,哪有这种公司愿意找我这种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只能找份不好干的工作自食其力。所以小伙,好好学,将来才能活得开心。”能看得出来,大叔是个热心肠,他或许并没有很高的文学水平,但是他却拥有对生活最好的解读。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断淘汰、不断进化。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来,你就要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生存得快活,你就要超越社会和他人前进的步伐。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动物都懂得的自然选择学说,我们人类会不懂吗?显然不会。只是我们懒惰成性,总想着一味解放自己。这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格局。如果你不把别人淘汰,那么被淘汰的就是你。人的相遇总是这么奇妙而又短暂。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我和大叔的分别仅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走了叔”“去吧”,我相信这样的事情在所有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但大多数人都只会当耳边风一扫而过。但并不能否认,这都是他们在他们的生活中最深切的感受。当你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品他们的短短几句话,你会有别样的感受。在这里我能做的也就是祝福大叔以后的生活也能活得满足、活得精彩。
下午 17:47 分,我上了地铁。这次总算是有点周一的感觉。地铁上很拥挤也很吵闹,我默默打开耳机降噪,小得一份来之不易的清净。耳机里放着《Bet On Me》,我开始向四周打量周围人的举动,有打游戏的、刷抖音的、还有眼神空洞像车对面发呆的,闲人数不胜数。但这时,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阿姨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吸引我的是她手中的那本日语词典。我很惊讶,在地铁上这么嘈杂的环境下,竟有人能做出这种平凡人难以做到的事情。最近流行一个词语叫做“摆烂”,有熟悉的朋友提及“要开摆”,我本人也经常借这个词打趣道,“你不配摆烂,摆烂是指有能力的人不作为,而你没有能力,所以你不配摆烂”。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们说玩笑话中也蕴藏着一些道理。仔细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这句话并没有错。作为人类,我们每个人都是要不断向前的。无论如何你也不能总放纵自己,说只有你真正有能力的那一天,你才可以放松开摆。那么这一天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绝对不会是你我的现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一天的到来是不同的。如果你认为你现在已经活在人尖上,每天不用动脑子就能有川流不息的人排队给你送 rmb,你可以胡吃海喝大肆挥霍,那我无话可说,你爱怎么摆怎么摆。但显然,这并不现实。如果你像这位阿姨一样,年过四十也能思求进取,那么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因为这种境界当中,人家根本不屑于摆烂。他们愿意把活着的每分每秒放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浪费时间,打着摆烂的旗号放飞自我,表面活得潇洒自在,实则真实意义上连一些动物都不如。这算是我对摆烂这一词汇的理解,算是有些锐评。我的观点或许不是正确的,但我相信从一些角度来看,它一定不会是错误的。
下午 17:52 分,车到了某一站,我仍然在环顾四周,发现与我同站上车的一个青年下了车。等车再次发动,我突然发现青年离开的座位上留下了一张蓝色卡片。我怀疑是青年乘坐地铁的一次性单程票。我甚至有把握说如果那属实是一张票,那么那张票就是青年的,因为我亲眼所见这位青年买的是一次性单程票。但这时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想要坐在那里,所以我没有轻举妄动,万一那只是一张蓝色广告卡片,好像也挺尴尬的。那位女孩准备坐在青年原来的位置上,看了一眼卡片,停顿了一下,然后把它拿起放到了旁边的空座上,自己安然落座。我顿觉很有趣,并没有坐在空座上,而是想看下一个人的处理方式。不出我所料,大约二十秒后,又有一位同样二十多岁的女孩准备坐下,同样看了一眼卡片停顿了一下,然后把它放到了两人的中间,再次同样安然落座。这时候我有九成的把握那就是一张票,那张青年的票。等过了几站,两人对面有一个空座,于是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清楚地看到那的确是一张单程票。于是我走过去请一位女孩起身,拾走了那张票。等到了我下车的站,我找到了车站执勤的工作人员,并告知他可能是一位富国街站上车星海广场站起下车的乘客落下的,于是工作人员收下了那张票。在这里,我没有资格和义务对二位女生的行为作出什么批判。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同观念。从二位女生的角度出发,她们如果捡起来显然不会得到什么利益,倒不如明哲保身,不如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我无法坐视不管。丢失票的青年可能在我捡起票的同时焦急地寻找,还要付出补票的价钱。虽然很多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许是对的,反之会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就这件事来说,或许我交给工作人员并不能改变什么,或许青年已经交完补票的钱了,并且毕竟只是一张一块五的单程票,但是哪怕有一点机会能帮到那个青年,我也想要试一试。我无法允许我自己在了解事情原委的情况下漠视掉它。用经济学的话语来说,“少一事”其实就是社会成员都想尽量降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成本,就像两位姐姐看到也会选择做好自己的事;但是我想,少一事,是刻意回避,表面上,个人的成本降低了,但社会作为一种关系的集合体其效率却降低了,最终无法实现博弈论中所提及的帕累托改进效应。而多一事,才是坦率真诚,才能和睦共生,提升社会效率的同时亦增进社会正义。
最后提一点,我曾经在无数个场合听到许多学生谈写作文。他们的观点是,现在的优秀作文,完全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是源于生活的,只能自己去想象,还要掺杂自己的虚拟情绪来模拟所谓的“真情实感”。甚至,以往的我也曾有过这种感触。但今天所遇到的所有事情,却让我完全否认了这一观点。其实有这种观点的人的生活中并不缺乏素材,也不是他们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是没有一颗能够沉淀下来去发现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心。当你真正能够在平常微小的小事中学会思考,你会发现,世界并不灰暗,灰暗的是你曾经那被消极情绪占满的思想。
去享受这个世界吧,享受你所做的每件事,享受你所遇到的每个人,享受它所带给你的一切喜怒哀乐,那都是你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素材。
鄙人拙见,请不吝赐教。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