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

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是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三分天下了,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46%、14%、36%。Palm这朵昨日玫瑰、明日黄花,已经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和过去几年相比,Symbian的市场份额在缓慢的减少,而Linux系统的膨胀,多数要归功于Motorola的E680/A1200/E6。

我一直认为,由于与桌面系统天生的融合与继承能力,Windows Mobile和Linux一定会逐渐超过Symbian,占据市场的主流。智能手机当然会发展成为个人娱乐和数字化中心,但很难想象手机能够脱离PC环境而独立支撑庞大繁多的多媒体和事务应用,特别是考虑到数据交流和同步的重要性。手机系统和桌面系统的可交互性,将会是未来影响用户接受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从这个角度考虑,Windows Mobile的先天优势要更明显些。

2005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在520万部左右;而2006年,共销售智能手机1042万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年度增长率达到100.4%,而在整个国内手机市场占到了10.52%。按预测,2007年智能手机销量会达到1500万部左右,市场渗透率也会持续上升。特别是,随着3G网络的建设和成熟,当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功能特性来适应3G时代的高数据量网络时,智能手机的份额肯定会有更大的提升。而归根到底,智能手机能够吸引用户视线的关键,还是在于其平台上所能够支撑的应用。说到底,一方面需要丰富的应用程序来提供多样的功能,另一方面需要运营和内容提供商的网络环境及数据来支持这些应用。

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开发门槛和成本实际上已经是很低的了,而且有明显的越来越低的趋势。参考目前丰富多彩的桌面和网络应用,各种有趣好玩的PC应用实现在手机平台上只是个时间问题。应用程序肯定会越来越多,但也会趋向同质化,软件本身很难形成对用户的核心吸引力。和PC不同的是,手机天生是一个数据通讯工具而不是计算工具,手机应用天生就是联网型而不是独立型。真正激烈竞争的焦点,和目前的互联网应用一样,还是集中在内容上。

目前的内容来源有两种,内容商提供和用户创造,按术语就是web1.0和web2.0。手机是非常理想的信息共享工具,twitter的成功无疑证明,当用户能够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便捷的、随时随地的将信息共享,其模式能迸发出多么强大的能量。在所有能联网的工具中,不管是PC、PDA、UMPC、LAPTOP等等,手机无疑是占有量最大、最易于携带和使用、以及最全天候的设备了。相信3G时代的手机网络应用,会反过来改变互联网的面貌,推动网络应用向一个你我都无法想像的方向发展。

手机在语音之外的数据业务目前已经是蓬勃发展,短消息、移动IM都已经呈现出非常惊人的市场前景。但相比未来更多更快更富有创意的移动网络,这些还只是淡淡的曙光而已。智能手机将会是最好的拓展平台,也会是最激烈的战场。

posted on 2007-04-26 03:47  Realloc  阅读(154)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