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各组件的高可用性?

  1. kube-apiserver:

    • 冗余部署: 通过多节点部署多个 kube-apiserver 实例,以避免单点故障。常使用负载均衡器来分发请求。
    • 数据持久化: kube-apiserveretcd 集群配合,所有的集群状态都由 etcd 保存,确保一致性与持久性。etcd 本身需要高可用性来保证数据不丢失。
  2. etcd:

    • 集群配置: etcd 的高可用性通过使用奇数个节点来实现,以保证在某些节点失效时,集群仍能通过 Raft 协议维持一致性。
    • 故障恢复: 当部分节点发生故障时,剩余节点继续通过选举保证一致性和正常服务。
  3. kube-scheduler 和 kube-controller-manager:

    • 领导者选举机制: 这两个组件可以在多个节点上运行多个实例,利用 leader election 确定哪个实例是主节点,其他作为候选等待切换。
    • 自动故障恢复: 如果当前主节点故障,其他节点会自动进行选举,选出新主节点,从而保障调度和控制功能不中断。
  4. kubelet 和 kube-proxy:

    • 节点级别高可用: 这些组件通过与 Pod 副本集(如 ReplicaSet)和 Deployment 结合,确保应用层面的高可用。即使某些节点宕机,K8S 会通过调度机制重新部署容器。
    • 健康检查: 节点和容器的健康检查与监控也是高可用的一部分。
  5. 网络组件(如 Calico、Flannel 等):

    • 网络层冗余: 通过部署多个网络插件实例、冗余路由配置等,确保网络层的高可用。
  6. cloud-controller-manager(适用于云环境):

    • 云服务高可用: 类似于其他控制组件,cloud-controller-manager 也支持通过多个实例部署与 leader election 保证只有一个实例活跃,从而保证与云服务平台的稳定交互。
posted on 2025-01-21 10:56  Leo-Yide  阅读(5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