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随笔

事件总结:  

在红芯浏览器的代码公开后,在程序员之间掀起热潮,专业人士发现红芯浏览器的代码质量十分低下,存在大量冗余,且套用了Chrome内核,在对外宣称的安全功能上也存在欺诈。

我的评论:

 

红芯的所谓创新只是在宣传上“创新”,核心代码大批量的照搬套用Chrome内核,在自己所宣传的功能上也存在功能欺诈,这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投资人的欺诈。

 

 

我认同的观点:

1.用户不够优秀180,观点:正的创新需要敢于打破常规,做到前无古人所成之事。而不是一味地copy,像红芯这种拿来主义,毫无道德性。此外,我觉得代码的注释只需注释重要的地方,过度的注释显得多余,浪费时间。

2.用户哇小一一唉,观点:红芯”编码技术问题倒不是大问题,毕竟可以改进。就像国足一样,技术不足,人家不吹,不断地去尝试、改革,那么总有成功的一天。但是,加上所谓的浏览器内核“自主创新”,防御系统“隐盾”,一个被锤是基于谷歌浏览器内核,一个被测出来并不能达到宣传的安全性能,这样子宣传出去,不得不让人感觉有欺诈、圈钱的味道了,让我不禁想到了汉芯事件,如此名目仗胆的糊弄政企客户,早晚会得不偿失。、

3.用户演莪旳亽生124173226 ,观点:软件企业和软件工程师应该真诚的面对大众,不该把大众当傻子。程序们群嘲“红芯”足以说明这家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

4.用户花酒清明3 ,观点:首先不谈软件产品的成功与否,如此众多的社会舆论已经揭示出红芯公司存在严重的虚假宣传的问题,从而揭示出当今国产软件存在的最大问题,核心代码。这需要的是创新,对此,我们也要对红芯多一些理解,因为在当今这个信息交融的时代,全靠闭门造车根本不太现实,因此我觉得新时代的创新需要的是在借鉴别人家的技术时推倒旧的推出新的,而不是照搬全套。 至于代码注释,我觉得在产品上线前,团队之间交流合作需要必要的代码注释,但也仅需要在关键地方,而非任何一个简单借口,甚之重复备注,这就显得无故凑行数。而在产品上线后,代码注释为了产品的保密性,安全性,应该要去除,如果非要展示部分产品的特色,最不济也该用英文注释,因为网络时代,一个优秀的软件产品所要面对的往往是全世界!

 

 

 

 

 

 

 

 

 

posted on 2019-09-16 21:27  李田所  阅读(17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