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图解》第四章 快速排序与递归

列表求和的循环和递归表示

循环

def sum(arr):
	total = 0
	for x in arr:
		total += x
	return total
print(sum(arr))

递归

基线条件:

  • 如果数组不包括任何元素,则和为0
  • 如果数组只有一个元素,则直接返回
def sum(arr):
	if len(arr)==0:
		return 0
	elif len(arr)==1:
		return arr[0]
	else:
		return arr[0] + sum(arr[1:])

快排

快排思路

  • 选择基准值
  • 将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小于基准值的元素和大于基准值的元素
  • 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快速排序

快排代码

def quicksort(array):
	if len(array)<2:
		return array
	esle:
		pviot = array[0]
		less = [i for i in array[1:] if i <=pivot]
		greater = [i for i in array[1:] if i > pivot]
		return quicksort(less) + [pivot] + quicksort(greater)
print(quicksort([10,5,2,3]))

小结

  • D&C将问题逐步分解。使用D&C处理列表时,基线条件很可能是空数组或只包含一个元素的数组。
  • 实现快速排序时,请随机地选择用作基准值的元素。快速排序的平均运行时间为O(nlog n)。
  • 大O表示法中的常量有时候事关重大,这就是快速排序比合并排序快的原因所在。
  • 比较简单查找和二分查找时,常量几乎无关紧要,因为列表很长时,O(logn)的速度比O(n)快得多。
posted @ 2022-11-13 22:35  dlhl  阅读(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