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一)
高一数学(一)
前言:
一、废话:
因为感觉用电脑把笔记转成 Markdown 会很飘娘,而且顺带也想复习一下自己的数学 whk,于是便出了这个笔记,以后有机会还会更新的。
二、数学符号约定:
没啥约定,又不是写题解
正文:
1.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一、知识梳理:
- 定义:把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汇集在一起,叫做集合。
表示方法:大写英文字母。 - 元素:表示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
表示方法:小写英文字母。 - 属于和不属于:
- 如果 \(a\) 在集合 \(A\) 中,则记作:\[a\in A \]
- 如果 \(a\) 不在集合 \(A\) 中,则记作:\[a\notin A \]
- 举例:若集合 \(A\) 是所有 \(\leq 10\) 的自然数组成的:\[\therefore 0\in A\qquad \frac 12 \notin A \]
- 元素的特征:
- 确定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 互异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两两不同。
- 无序性:集合的元素可以任意排列。
- 集合的分类及相等集合:
- 按照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分类:
- 有限集:元素个数有限。
- 无限集:元素个数无限。
- 空集:不然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varnothing\),是有限集。
- 相等集合:组成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记作 \(A = B\)。
- 按照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分类:
- 常用的数集:
- 自然数集:\(\mathbb{N}\),注意:\(0\in \mathbb{N}\)
- 正整数集:\(\mathbb{N_+}\) 或 \(\mathbb{N^*}\),注意:\(0 \notin \mathbb{N_+}\)
- 整数集:\(\mathbb{Z}\)。
- 有理数集:\(\mathbb{Q}\),两个数的商 \(\dfrac pq \in \mathbb{Z} \; (p,q\in \mathbb{Z}\;p,q\ne 0)\)。
- 实数集:\(\mathbb{R}\)。
- 如果 \(a\) 在集合 \(A\) 中,则记作:
二、典例:
- 互异性的应用:
已知 \(A=\{a-2,a^2+4a,10\}\),若 \(-3\in A\),求 \(a\)。
(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有分类,必综合)
解:\(\because -3\in A\)
\(\therefore a-2 = -3 \quad\text{or}\quad a^2+4a = -3\)
\(①a-2=3\quad\therefore a=-1\)
\(\text{此时}\;a^2+4a=-3\)
\(\therefore A=\{-3,-3,10\}\)
\(\text{不合题意,舍去}\)。
\(②a^2+4a = -3\quad\therefore a=-3 \quad or \quad a = -1\text{(舍去)}\)
\(\therefore a-2 = 5\)
\(\therefore A = \{-3,-5,10\}\text{,成立}\)
\(\text{综上:}a=-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