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载量平衡和其他方案的比较
mk:@MSITStore:C:\WINNT\Help\wlbs.chm::/planning_limitations_of_NLB.htm
和众多的载量平衡方式相比,网络载量平衡有自己独特的优点。
循环复用 DNS
对于在 Web 服务器上启用有限形式的 TCP/IP 载量平衡而言,循环复用 DNS 是一个普遍使用的解决方案。但是,作为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该方式并不奏效。循环复用 DNS 使用 DNS 将传入的 IP 请求映射到定义的一系列循环形式的服务器。一旦发生服务器故障,循环复用 DNS 继续把请求发送到这个故障服务器,一直到把该服务器从 DNS 中移走为止。这样许多用户必须等到 DNS 连接超时以后才能成功地访问目标网站。
基于硬件的载量平衡
网络载量平衡和硬件载量平衡通常提供非常相似的功能:两种服务都透明地把单个 IP 地址的客户请求定向到群集中的多个主机。硬件载量平衡通常使用一种叫做网络地址翻译的技术,把一个或多个虚拟 IP 地址暴露给客户,并通过翻译 IP 地址和重发网络数据包为主机转发数据。使用单个硬件载量平衡器时,这种技术会在群集和客户机之间引入一个故障点。为提供高可用性,需要使用备用载量平衡器。地址翻译和重传同网络载量平衡的筛选技术相比,相对增加了开销,降低了带宽。
同基于硬件的载量平衡相比,网络载量平衡器具有三个明显的优势:
- 网络载量平衡具有非常高的吞吐量,经过测试可达每秒 250 兆位 (Mbps)。
- 硬件载量平衡器有一个最高限度的性能,与此不同的是,网络载量平衡随着群集主机和局域网 (LAN) 速度的提高可以自动提高性能,这样可以确保了它不会成为局域网和主机速度提高的瓶颈。无需进行任何升级,网络载量平衡可以轻松地应用于千兆以太网。
- 由于网络载量平衡在群集中的所有主机上同时运行,因此避免了单个故障点。大多数硬件载量平衡需要两个硬件装置,通过使用第二个以被动模式操作的同样昂贵的硬件部件来避免单个故障点。
调度软件载量平衡
使用各种调度模型的软件载量平衡产品也同样具有在硬件载量平衡产品中发现的多项缺点。无论调度技术是由网络地址翻译还是其他方法(如 HTTP 重定向)实现,都会比网络载量平衡引入更高的开销。这限制了吞吐量和性能。同时,整个群集的吞吐量也受调度服务器的速度和处理能力的限制。
这些产品需要由一个调度服务器处理所有传入的连接,然后这些连接可在调度服务器上处理或通过路由选择转到网络上的其他服务器。这样就引入了一个故障点,解决的方法是在发生故障后把调度功能转移到第二台服务器上。这种恢复技术给该方案增加了复杂性和恢复时间。网络载量平衡使用的分布式软件载量平衡模型通过去除对单台服务器的依赖性避免了这种问题。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