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位看起来「不那么水」的产品

一、前言:

        如何把产品做的更好?像我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好的建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到更好?

        学习嘛,就是相互交流,一起成长,无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只不过是大与小、多与少。基于此类情况,我做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我会从产品、管理、用户等这些方面,尽可能的详细描述我所认为一个没那么差,不那么水的产品应当做到的一些技能和经验。但个人能力有限,所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那就不妥吧

二、基本能力

1、 态度

态度我认为是第一重要的。能力差点,没有经验都可以,但态度一定要端正,大多数的领导都会欣赏着一点,基本素质和培育潜能是领导优先认可你的条件。所有的公司都希望进来的人是可以融入团队,带领团队,提升团队的,如果你不能做领头羊,那么也可以做一个良好的中坚分子。

2、 抄袭/借鉴

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是“可以直接拿来用”有更好的答案了。但这个抄袭/借鉴是怎么断定的,我们可以好好的理解一下。是因为不会、不懂、不理解,还是因为懒,没时间、不愿意思考。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结果,不需要过程对吧,那么针对已有的内容,怎么转变为我们自己的内容。公司需要的是高效,原创&独特性需要排在第二位,请认真考虑一下这一点。

态度是对人做事,抄袭/借鉴是速度和效率,这两条做好,基本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三、专业技能

        身为一名产品,专业技能的基本功还是得扎实。如果你能力不行,那么文档写的好也可以;如果你文档不行,那么原型画的好也可以;如果你原型不行,那么沟通顺畅也可以;如果你沟通不顺畅,那么陪着加班盯紧任务也可以;如果你又比较懒,那你只能长的好看了;如果你长的也不好看,那怪不得你来做产品,不然都以为公司是你开的呢。

        既然是做了产品岗,该有的产品知识还得有,下面我就按照相关类别来一起聊聊身为产品人我们应该掌握哪些。

1、行业的基础知识:

        这里为啥没有先放产品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这些呢?因为你如何更快的融入工作岗位,在业内玩的开,最主要是依靠你的行业经验。其他的在本职、个人、时间的情况下,都可以逐步的去叠加。

比如我们先来举个栗子:

不熟悉行业的产品:我们进入工作第一天熟悉一下办公环境对吧;第一周基本做一些零散的事情、跟进一下当前产品线内容、熟悉同事的工作状态、已有产品线辅助等;第一个月基本算熟悉产品线了,也能够知道当前的规划是什么了,然后才开始对产品进行归纳设计,但因缺乏行业经验,很多的需求变化不能从根本上去考虑,只能临时的生搬硬套。

熟悉行业的产品:第一天了解产品线,在查看产品资料的同时就提出自己的建议;第一周就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融入到产品线中,并对产品线进行规划,或直接领取任务开始独立工作。在这周会和核心岗位的同事融入关系,以行业为切入点相互沟通,关系融洽;第一个月能够独立带线,对产品有短、中、长期的规划,在面对方案沟通时,能够顺着业务方的需求整理出其他的需求。这个月能够让领导和同事省心,因为觉得沟通不累,一句话就能够理解。

        在这里推荐一个比较早的视频课程,产品壹百里刘文智老师的《产品深入浅出》课程。我当年就是跟着这个课程转入的产品,今年又回顾了一次,里面很多的内容还是很有深度的。

2、对软件的掌握能力:

基本的软件包含原型类、图表类、协助类:

    2.1原型类:AXURE是原型的基础掌握软件,如果你不会用墨刀也行啊,在不行用摹客(Mockplus)也行啊,是在不行就用xiaopiu,最后在不行了就只剩下手绘了;原型软件十几种,找到一个最合适自己的就好。原型重要吗?是不是要玩的666才可以?原型很重要,但要注意一点,不要把原型看的太重,它是你产品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积累点,但不是全部。

   2.2文档类:Wor、Excel、PPT,主要的目的就是写作、图表、宣讲。如果你说你写过PRD,那么你的PRD写的怎么样?写过大型的规范的600页的PRD吗?然而这只是一个角色的,还一个700多页的也同步输出。我曾认识一个大神,技术很牛,而且胶片做得非常非常棒,据说身价价值百万。文档类的内容主要是输出,需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文档是要做到高效、有价值,而不是做了。

    2.3协助类:Sketch会不会?不会不要紧,还有PS和photoshop,都是一个档次的哦。辅助平面的要知道蓝湖哦,注册一个账户和设计师可以友好的交互。Ximnd用来画脑图很简单吧,我现在更多的使用亿图图示。UML会画吗?就是用例图啊,研发人员在建表和写技术文档的时候需要用,一个小小的协助会让他们打你的时候不打脸。辅助类的工具更多的是为了配合性的工作,不一定是你的本职内容,但小修小改的不用麻烦别人也能减轻不少的工作量。还有一点,如果能够和大家通用,写作起来也很方便。

以上内容有教导软件吗?没有,我只是提出了一些名字而已,怎么掌控,掌控到什么程度,完全可以由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这些没有什么绝对。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对一个某一个软件掌握透彻了,其他的软件就是熟悉操作方式。

    

3、能够运用不同的人:

    产品如果不能落地,那就是一种空想。如果需要落地,需要不同的岗位的人员来支援,那么对这些不同的人,我们要如何称兄道弟呢?

    3.1对市场、商务、销售、经销商:衣食父母啊,当然要用崇拜的眼光和敬佩的语气来对待。只不过,听10分,记8分,信6分,这里我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会习惯性的增加和夸大用户的需求。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是:客户必须要这个功能!然而必不必须我不清楚,但客户需要我可以理解,还有是这个需求是基于什么场景下所需要的功能还是一个子功能。和他们保持一种积极,满足,优先解决的态度,会很让他们满意。

    3.2对设计、UI、UE:虽然我也是做设计出身的,但很多的时候我还是去用反馈结果的时候去沟通。一般我很少会说,这个字放大,而是会告诉她:界面上的字体比较小,我们的应用场景很多的时候不会直接盯着看,是需要扫一眼,如果内容小需要额外花时间。用户体验是什么?就是考虑用户的感受,让用户觉得方便。对于原型来说,一般我不会让轻易变动,如果你能有更好的布局方式我可以接受,但如果能力一般那还是要按照我的要求来。

    3.3对研发工程师:一般的工程师都不喜欢瞎比比,觉得你烦,特别是你在打断他们写代码思路和更改需求还要压缩时间。那么如何良好的沟通呢?撒娇卖萌是不管用的,有点技术底子会更好的沟通,如果你能够去协助他们解决问题更好。还有就是你需要得到一个结果,顺便讲述一下过程,不要过多的描述过程要怎么实现。比如我要做权限功能,勾选每个栏目(主栏目),每个栏目都是基础的看、增、改、删四个权限,不用子栏目单独设定,只有admin有总权限,其他账户新增时候都无权限,需要admin配置。

    3.4对用户:用户是上帝啊,貌似用了两个上帝,不过这个是真上帝,毕竟用户是给钱的,可这个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啊?只会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合适。根据用户的反馈,实际理解用户场景,模拟使用过程,这样才能去理解需求。就像我经常说的,1个用户下地铁走15分钟到公司是个人行为;100个用户下地铁走15分钟到公司是环境因素;10000个用户下地铁走15分钟到公司是商业需求。用户要的是结果,不是反复去讨论细节,用户在下地铁到公司的方式有很多,第一遍问了是走过去,第二遍问了是自己买的二手自行车过去的,第三遍是打车过去,第四遍是和同事一起拼车;但少有人会告诉你我今天是做三轮车或打摩的,实际调查你会发现这种情况会很多,但很多人觉得不够有面子,会默认没有这个过程。而产品从需求理解的方向来看,这就是一次需求理解的不到位。

四、产品设计能力

终于说到产品的基础和核心能力了,其实这块早就应该提,但这块既重要又不那么重要。就好像你在打游戏的时候,10级之前学到了一个基础剑法,每升级就加2点攻击力,刚开始很有用,后面级别高了,装备好了,这2点攻击力就看不上了。突然有一天你丢失了所有的装备,发现自己依然攻击力很高的时候,才想起来你的基础剑法。

这里我分了5个部分:(需要仔细看标题和理解,每块不是单一的内容)

1、基础的业务设计能力

这里不是说画原型,而是规划整体的架构设计。关于产品五个层级我们都知道: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除去结构、框架、表现层外,战略和范围要怎么设定?有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过。就这么一句话,当年你做的产品已有1.0的规划了,那么对于下个月的2.0你是否已经确认了方向?对于半年后的产品你有没有考虑该如何应用?在远一些三年的产品计划你有吗?

2、基础的协调沟通能力

产品,一个有名无实岗位,说的好听是产品经理,说的不好听点就是需求分析师、原型设计师、方案文员加起来的半个背锅侠。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当然需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要屎也要一起屎才行。

在上面也专门提到了能够运用不同的人,首先我们要做什么事情要让大家都知道,其次还要让大家都理解这个事情当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有多么的重要,最后是一起努力完成。最基础的沟通,就是双方能够对话,能听,能理解,聊到共同的点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如果解决不了就是一顿烧烤的事情,不行就两顿外加一打啤酒。

3、基础的市场宣讲能力

前面两块主要是对内,还有一个事情是对外,对于市场、用户、商业化要怎么面对。假如需要参加技术研讨会,PPT最后一定是你来定(技术写出来的东西,要整理成白话文),你要镇得住场子,会说能聊,能够把握住话题。几百人的大型会议中发抖那是你没经历过场面,如果几十人的中型会议或几个人的高级别专家评审会你也依然发抖,那就是个人能够不够强了。对外的宣讲很重要,前几年的创业PPT就是对外宣讲最好的解释。

4、基础的前沿构想能力

产品是什么?产品是一个概念性的话题,如果产品不能落地,那么产品是什么?产品就是一个空想而已,所以产品一定要落地,才能算产品。那么对于产品来说,要思考的不单是一个解决方案,还要超越用户思考,甚至说改变用户场景的概念。比如微信,他的诞生就改变了人们发短信、打电话的习惯,然而这里还要有一个概念是:整个大环境市场的方向。如果说我们还处于2G时代,每个月还是用着5块钱30M兆流量聊QQ的时候,微信也能成功,但只是另外一个版本的QQ。

5、学习成长的心

作为一个高达上的工种,学习是我们保持良好生存的根本道理,所以除去基础技能外,我们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比如有一个刚结束流行的技术叫区块链,火的一塌糊涂啊,多少人拼着抢着玩这个,你要身为一公众人物你说你不懂区块链,那真的是老土啊~这种情况,务必要懂啊,强迫自己学习也要懂。还有就是对各岗位的工作多了解一些,并适当的去请教他们一些问题。

说到学习,其实我们现在也是在说学习的概念,大家在听这个课程也是在学习,我就在多唠叨几句。

该玩的时候要玩,该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学习,至于是通过语音、书、还是视频,这些都可以,关键是如何吸收。

至于是否需要为知识付费,这个完全看自己的情况,毕竟不像我还是处于公益的目的来做这个事情,钱嘛,虽然我没有,但也暂时不考虑以此来盈利。

6、五大文档的写作

6.1用户体验报告。一般体验报告和竞品分析报告会合并起来写,毕竟都不会特别深入的体验。写体验报告的好处,是可以对理解其他产品的状态,写的多了,有了套路,就形成自己的模式了。

下面是我写的功能体验报告。

如何快速撰写一份体验报告-子弹短信

https://www.jianshu.com/p/05ecb5326a1a

网易系列-网易蜗牛读书-功能理解

https://www.jianshu.com/p/d0bef5f53d9b

体验报告要怎么写

https://www.jianshu.com/p/d98b180b6920

6.2竞品分析报告。竞品更多的还是有一个对比的区分。就比如在快捷支付的时候,是你扫商家的二维码还是商家扫你的二维码,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模块,同样是微信和支付宝,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下面是我写的竞品分析报告。

如何做一份简单的竞品-网易严选

https://www.jianshu.com/p/686e701703d6

6.3BRD-商业需求文档。如果你有一个好点子,那么你要分析这个事情,构思一下,准备一个故事,描绘出蓝图,让别人相信你。

6.4MRD-市场需求文档。蓝图做好,故事讲完,准备要实际的开工前,需要更详细的描述怎么做,以及这样做的好处。要给大家去打鸡血啊,要把当前的市场情况、目标、竞争对手这些都说出来,并且夸大自己,扩充目标,适当的贬低对手。

6.5PRD-需求文档。功能需求说明书,但现在很多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在写PRD了,直接在原型上写标注,在开评审会的时候通过就可以了。

下面是我写的PRD。

写一份普普通通的PRD

https://www.jianshu.com/p/b7ecd9987012

7、五种图的设计

7.1思维导图-优先级最高的内容。无论是写文档还是画原型或者是说安排其他的任务项,一个清晰的齐全的大小类目都清楚的思维导图能够让你节省很多的精力。

7.2流程图-最基本的图形设计能力。从进入开始,到所有模块对应的关系,到结束。画流程图可以用讲故事的模式,前中后,开始过程分支结果。

7.3框架图-功能模块展示。告诉大家要做的软件架构层级是怎样的。主目录下包含哪些子目录,优先级是什么。

7.4原型图-产品的两大基本功之一。原型不光是考验想法,还有布局排版的能力。

7.5用例图-角色、功能、逻辑之间的关系,研发和测试会用到,还有类图、时序图等。

五、总结

产品是一个轮回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按照下面四步做好,基本就能够做的稳稳当当。

5.1、发现问题-放大:前两年流行的PPT创业,就是这种模式。我经常举例也这样说:1个人下地铁走10分钟到公司是你自己的日常;100个人下地铁走10分钟到公司是一个过程;10000个人下地铁走10分钟到公司是一个商机;1000000个人下地铁走10分钟到公司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5.2、收集资料-分析:做产品不是做其普通的东西,产品经理是要改变世界的人,虽然人人都不一定是产品经理,但至少现在你是。你要做的就是把1个人遇到的情况和100000个人所遇到的综合起来。

5.3、制定计划-投产: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给谁做,得到什么结果。想一下商业计划书是怎么写的。

5.4、方案实施-落地:研发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毕竟是和内部人沟通,实在不行还有其他个头高的领导来扛着天。但对市场,可就针对是一刀一枪的干了,回归到上一个节点中说的给谁做。

5.5、市场应用-迭代:一招鲜吃遍天是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细切类目只是找到其中一个点,我们需要不断的去磨合这个点,然后去扩充其他的点,用点连成线,在把线连成面。

以上内容是结合了我自身的一些经验列举的一些方案,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效,也可能里面就是我自己走的弯路,所以需要自行判断。写出来呢,也是希望能够对在这条路,和即将上路的朋友们起到一些帮助。毕竟创新很难,但参照就会比较简单一些。

 

理论性的内容很多,说多了大家都很烦,但实际却是日常的内容,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欢迎一起讨论。

posted @ 2018-12-22 10:58  老虎色  阅读(16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