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公司兰亭妙微

2011年正式成立北京兰亭妙微科技有限公司,主创清华团队,专注软件和互联网ui设计开发,www.lanlanwork.com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订阅 管理

在 UI 设计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好看” 已不再是高端界面的核心竞争力,“有记忆点” 才是 —— 用户可能会忘记某款产品的功能细节,却会对 “独特的视觉感受、鲜明的品牌气质、贴心的情感化设计” 留下深刻印象。高端 UI 设计公司之所以能打造出令人过目不忘的界面,关键在于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 “审美模型”:它不是设计师的 “灵感即兴发挥”,而是将 “品牌基因、视觉秩序、情感共鸣” 融入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让界面从 “视觉载体” 升级为 “品牌记忆符号”。

一、先定义:有记忆点的界面,到底在记什么

记忆点的本质,是 “界面与用户之间形成的独特关联”—— 用户看到某个视觉元素、操作某个交互动作、感受到某种情感氛围时,能快速联想到对应的品牌或产品。高端 UI 设计公司通过大量实践发现,有记忆点的界面通常在三个层面让用户形成记忆:

  1. 品牌识别记忆:通过独特的视觉元素(如专属色彩、定制图标、标志性布局),让用户看到界面就知道 “这是谁的产品”,比如苹果 iOS 的极简留白、戴森的科技感线条;
  2. 体验效率记忆:通过清晰的视觉秩序、直觉化的交互逻辑,让用户 “用一次就记住怎么操作”,比如微信的 “底栏四大功能” 布局,无需学习就能熟练使用;
  3. 情感共鸣记忆:通过细节设计传递温度(如加载动画、反馈文案、场景化视觉),让用户在使用中产生 “愉悦、安心、亲切” 的情感联想,比如故宫文创 APP 的古典纹样加载动画。

而 “审美模型” 的核心,就是将这三个记忆维度转化为可落地的设计方法论,让界面记忆点从 “偶然灵感” 变成 “必然结果”。

二、深拆解:高端 UI 审美模型的三大核心维度

高端 UI 设计公司的审美模型,不是单一的 “视觉风格定义”,而是由 “品牌基因融入、视觉秩序构建、情感化细节设计” 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构成,每个维度都对应一套具体的设计策略,共同打造界面的记忆点。

维度一:品牌基因可视化 —— 让界面成为品牌的视觉延伸

记忆点的基础,是 “界面与品牌的强绑定”—— 用户看到界面,就能联想到品牌的核心特质(如科技感、高端感、文艺感)。高端 UI 设计公司会先深度拆解品牌基因(品牌定位、核心价值、目标人群、视觉资产),再将其转化为 UI 设计中的 “可感知元素”,避免界面与品牌 “两张皮”。

核心策略与案例:

  • 策略 1:提炼品牌专属视觉符号,贯穿全界面

从品牌 LOGO、历史元素、核心产品特征中,提炼出独一无二的视觉符号(如线条、图形、纹理),并将其应用到界面的 “按钮、卡片、分割线、加载动画” 等细节中。例如:

  • 戴森 UI 设计:从产品的 “无刷电机线条” 中提炼出 “流畅的科技感曲线”,用于界面卡片边角、按钮轮廓、数据图表线条,让界面与戴森产品的 “科技美学” 高度统一;
  • 故宫文创 APP:从文物的 “回纹、云纹” 中提炼出 “古典纹样符号”,用于加载动画、页面分割线、图标背景,让界面自带 “故宫 IP 的文化质感”。
  • 策略 2:定制品牌专属色彩体系,强化识别记忆

避免使用 “通用色卡”,而是基于品牌核心色,构建 “主色 + 辅助色 + 点缀色” 的专属色彩体系,且色彩比例严格遵循 “品牌气质”。例如:

  • 高端奢侈品牌(如爱马仕):主色采用 “品牌标志性橙色”,辅助色用低饱和的米白、深棕,点缀色用金属色(金、银),色彩搭配传递 “高端、典雅” 的品牌感;
  • 科技品牌(如特斯拉):主色采用 “冷调科技蓝”,辅助色用深灰、白色,点缀色用红色(用于警示、核心按钮),色彩搭配传递 “冷静、前沿” 的科技感。
  • 策略 3:设计品牌专属图标与字体,避免同质化

图标与字体是界面中 “高频出现的视觉元素”,定制化设计能显著提升记忆点。例如:

  • 小米 UI:图标采用 “圆角矩形 + 简约线条” 设计,字体使用 “小米兰亭”(定制字体),线条粗细、圆角大小严格统一,形成 “年轻、活力” 的品牌视觉语言;
  • 星巴克 APP:图标融入 “咖啡杯、咖啡豆” 的品牌元素(如 “订单” 图标设计成咖啡杯形状),字体使用 “星巴克定制衬线体”,传递 “温馨、高品质” 的品牌调性。

维度二:视觉秩序精细化 —— 让用户看一眼就记住逻辑

记忆点不仅需要 “独特的视觉风格”,更需要 “清晰的视觉秩序”—— 用户能快速理解 “界面信息的优先级、操作的逻辑路径”,用一次就记住 “核心功能在哪、怎么操作”。高端 UI 设计公司会通过 “视觉层级设计、交互逻辑简化”,让界面体验的 “效率记忆” 深入人心。

核心策略与案例:

  • 策略 1:用视觉权重划分信息层级,让重点一眼突出

通过 “颜色对比度、字体大小、间距、留白” 的差异,明确界面信息的 “核心→辅助→冗余” 层级,让用户瞬间抓住重点。例如:

  • 高端金融 APP “资产页面”:核心信息(总资产金额)用 “最大号字体、最高对比度颜色(如品牌主色)、居中布局”,辅助信息(各资产类型占比)用 “中号字体、低饱和色”,冗余信息(历史收益曲线)用 “小号字体、浅灰色”,用户一眼就能记住 “总资产” 这个核心信息,且知道 “下方是资产构成”;
  • 小红书 “笔记列表页”:核心信息(笔记图片)用 “大尺寸卡片、圆角设计”,辅助信息(标题、点赞数)用 “中号字体、黑色”,冗余信息(发布时间、作者昵称)用 “小号字体、灰色”,用户滑动时能快速记住 “图片是核心,下方是笔记信息”。
  • 策略 2:用一致性布局强化操作记忆,让用户不用想就会点

对界面的 “核心功能入口、交互组件(如按钮、输入框、弹窗)” 采用固定布局与设计,让用户形成 “肌肉记忆”。例如:

  • 微信 UI:无论哪个版本,“底栏四大功能(微信、通讯录、发现、我)” 的位置、图标、颜色始终不变,用户打开微信就知道 “底栏能切换核心功能”,无需重新适应;
  • 支付宝 “支付页面”:核心按钮(“确认支付”)始终放在 “页面底部居中,高对比度颜色(蓝色),大尺寸”,用户每次支付都知道 “底部蓝色按钮是付款”,操作记忆高度统一。
  • 策略 3:用极简化交互降低记忆成本,让用户一次就会用

避免 “复杂的交互逻辑(如多步跳转、自定义手势)”,优先采用用户熟悉的 “直觉化交互”(如点击、滑动、长按),且操作反馈清晰明确。例如:

  • 苹果 iOS “删除 APP”:长按 APP 图标→出现 “删除” 选项→点击删除,整个过程仅 3 步,且 “长按出现选项” 是用户熟悉的交互,用一次就记住;
  • 美团 “外卖下单”:选商品→加购物车→点击 “去结算”→填写地址→点击 “提交订单”,路径线性清晰,每个步骤的 “核心按钮” 都突出,用户无需思考就能完成下单。

维度三:情感化细节设计 —— 让界面有温度,更难忘

如果说 “品牌基因” 是记忆点的 “骨架”,“视觉秩序” 是记忆点的 “肌肉”,那么 “情感化细节” 就是记忆点的 “灵魂”—— 通过细微的设计传递温度,让用户在使用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留下深刻印象。高端 UI 设计公司会在 “加载、反馈、场景化视觉” 等细节处发力,让界面从 “冰冷的工具” 变成 “有温度的伙伴”。

核心策略与案例:

  • 策略 1:设计有品牌特色的加载动画,缓解等待焦虑

加载过程是用户 “容易烦躁” 的节点,而有趣的加载动画能转移注意力,甚至让用户 “愿意等”。例如:

  • 网易云音乐:加载动画用 “黑胶唱片旋转” 的设计,搭配品牌标志性的 “红色”,既传递 “音乐” 的品牌属性,又让等待过程变得愉悦,用户会记住 “网易云的加载是黑胶转圈圈”;
  • 豆瓣 APP:加载动画用 “豆瓣 LOGO 的‘豆’字旋转成书本、电影胶片” 的设计,贴合 “文化、文艺” 的品牌定位,用户看到加载动画就能联想到 “豆瓣的文艺属性”。
  • 策略 2:用个性化反馈文案传递温度,替代机械提示

将界面中的 “系统提示文案(如成功、失败、加载中)” 改为 “符合品牌调性、有温度的表达”,让用户感受到 “被重视”。例如:

  • 淘宝:支付成功后提示 “付款成功!卖家已飞奔去备货~”,替代 “支付成功” 的机械文案,传递 “活泼、贴心” 的品牌感;
  • 丁香医生 APP:预约挂号成功后提示 “挂号成功啦~记得按时就诊,照顾好自己哦”,替代 “预约成功”,传递 “专业、温暖” 的医疗品牌调性。
  • 策略 3:融入场景化视觉设计,让界面与用户场景共鸣

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如节日、时间段、地域),设计对应的界面视觉细节,让用户产生 “这是为我设计的” 的归属感。例如:

  • 故宫文创 APP:在 “春节” 期间,将界面的 “分割线、图标背景” 改为 “春联纹样、灯笼图形”,用户打开 APP 就能感受到 “春节的氛围”,与品牌的 “传统文化” 属性呼应;
  • 墨迹天气:根据用户所在地的 “天气状况” 调整界面背景(如雨天用 “雨滴纹理背景”、晴天用 “蓝天白云背景”),并搭配 “天气相关的文案(如雨天提示‘记得带伞哦’)”,用户会记住 “墨迹天气的界面会随天气变”。

三、看落地:审美模型的实战案例 —— 某高端茶饮品牌 APP 设计

某高端茶饮品牌(定位 “东方美学 + 高品质茶饮”)希望通过 UI 设计打造 “有记忆点的界面”,高端 UI 设计公司为其构建的审美模型落地如下:

  1. 品牌基因可视化
  • 视觉符号:从品牌 LOGO 的 “茶叶轮廓” 中提炼出 “纤细的叶脉线条”,用于界面卡片边角、按钮轮廓、图标线条;
  • 色彩体系:主色采用 “品牌标志性的茶绿色”,辅助色用 “米白色(模拟茶杯质感)、深棕色(模拟茶盘质感)”,点缀色用 “金色(模拟茶具金属边)”;
  • 图标字体:图标融入 “茶杯、茶叶、茶勺” 元素(如 “订单” 图标设计成茶杯形状),字体使用 “衬线体(传递东方美学)”。
  1. 视觉秩序精细化
  • 信息层级:首页核心信息(新品推荐)用 “大尺寸茶绿色卡片、居中布局”,辅助信息(热门饮品)用 “中尺寸米白色卡片”,冗余信息(品牌故事)用 “小尺寸深棕色文字”;
  • 布局一致性:核心功能入口(“点单”“会员”“门店”)固定在底栏,图标、颜色始终不变,用户打开就知道 “底栏能点单、查会员”;
  • 交互极简:点单流程仅 3 步(选饮品→选规格→提交订单),核心按钮(“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用茶绿色,位置固定在页面底部。
  1. 情感化细节设计
  • 加载动画:用 “茶叶在茶杯中旋转” 的动画,搭配 “茶绿色”,等待时传递 “品茶的闲适感”;
  • 反馈文案:下单成功后提示 “您的好茶正在制作中,记得趁热喝哦~”,替代机械提示;
  • 场景化设计:在 “立秋” 等节气,将界面背景改为 “秋日茶园纹理”,并推荐 “适合秋日的暖茶”,与用户场景共鸣。

落地效果

  • 用户识别度:调研显示,85% 的用户能通过界面 “茶绿色、叶脉线条” 快速识别出该品牌;
  • 操作记忆:用户点单平均操作时间从 60 秒缩短至 30 秒,90% 的用户表示 “用一次就记住怎么点单”;
  • 情感共鸣:75% 的用户反馈 “界面有东方美学感,用起来很舒服”,品牌好感度提升 40%。

四、审美模型的本质 ——“让记忆点服务于品牌与用户

高端 UI 设计公司的审美模型,不是 “为了记忆点而设计记忆点”,而是 “让记忆点同时服务于品牌价值传递与用户体验优化”:品牌基因可视化,是为了让界面成为 “品牌的移动名片”;视觉秩序精细化,是为了让用户 “用得高效、记得轻松”;情感化细节设计,是为了让界面 “有温度、能共鸣”。

在 UI 设计同质化的当下,记忆点不是 “标新立异的视觉风格”,而是 “品牌、用户、体验” 三者的有机结合 —— 用户记住的,不仅是界面的 “好看”,更是 “界面背后的品牌特质、高效的使用体验、温暖的情感传递”。这才是高端 UI 审美模型的核心价值,也是让界面 “过目不忘” 的关键所在。

posted on 2025-11-10 17:10  ui设计公司兰亭妙微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