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一个数组 nums
,编写一个函数将所有 0
移动到数组的末尾,同时保持非零元素的相对顺序。
请注意 ,必须在不复制数组的情况下原地对数组进行操作。
示例 1:
输入: nums =[0,1,0,3,12]
输出:[1,3,12,0,0]
示例 2:
输入: nums =[0]
输出:[0]
提示:
1 <= nums.length <= 104
-231 <= nums[i] <= 231 - 1
算法逻辑详解
- 双指针技巧:
- nonZeroIndex 指针用于标记下一个非零元素应该放置的位置
- i 指针用于遍历整个数组
- 第一次遍历(移动非零元素):
- 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 当遇到非零元素时,将其移动到 nonZeroIndex 位置,然后递增 nonZeroIndex
- 这样可以保持非零元素的相对顺序
- 第二次遍历(填充零):
- 完成第一次遍历后,所有非零元素已经按原顺序放置在数组前面
- 从 nonZeroIndex 开始,将数组剩余部分填充为0
优化说明
- 最小化操作次数:
- 每个元素最多只会被写入一次
- 避免了不必要的交换操作
- 零元素只在最后统一填充,减少了写操作
- 时间复杂度:
- O(n),其中n是数组长度
- 需要两次遍历,但总操作次数不超过2n
- 空间复杂度:
- O(1),完全是原地操作,不需要额外空间
这种方法相比于普通的交换法(每次发现非零元素就与前面位置交换)更高效,因为它减少了写操作的次数,特别是当数组中有大量零元素时效率更高。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moveZeroes(int[] nums) { // 用于标记下一个非零元素应该放置的位置 int nonZeroIndex = 0; // 第一次遍历:将所有非零元素移到数组前面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if (nums[i] != 0) { nums[nonZeroIndex++] = nums[i]; } } // 第二次遍历:将剩余位置填充为0 while (nonZeroIndex < nums.length) { nums[nonZeroIndex++] =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