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手札<2023-12-09>
大雪时节
有种风雪欲来的静谧
如同飘摇的浮舟
人们常说上岸 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里的鱼儿来说
哪里是岸边呢
我不知道未来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无论你过的怎么样
你都需要给自己一个交待
哪怕风雪兼程
哪怕栉风沐雨
袁崇焕
或许到人生的最后一刻,袁崇焕也无法理解自己的一片赤诚为什么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在走向刑场的路上,他默默无声,接受着民众的骂声和侮辱。
我想在那一刻,他也曾绝望过,曾经失落过,他抬起头,最后一次看着这个他曾经为之付出一切的国家,这些他用生命守卫,却如今谩骂指责他的平民。
倾尽心力,呕心沥血,只换来了这个结果。
可他在行刑台上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江东
这是一个被误解、被冤枉、即将千刀万剐的人,他的冤屈或许永远没有可以洗刷的一天,他为这些他爱的国家和人民,他所有的道义去死,却得到了一个遗臭万年的谋反的骂名。
他该不该愤怒,该不该骂一句
上苍不公,黎民无智。
皇帝昏庸,奸臣祸国。
可他没有,在最后那一刻,他没有绝望、没有失落、没有委屈,在他的心中,只有两个字,坚持。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袁崇焕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非如此。 ——《明朝那些事》
儒家教导圣人之道,
仰不愧于天,付不怍于人。
袁崇焕对自己的道义没有怀疑过,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英雄般的人物。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相信自己的心。
所以无论外界如何对他进行攻击,都无法破碎他那如星辰般闪耀的内心。
一颗充满赤诚和正义的心。
一些不想手写的摘抄: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把心掏出来自己缝缝补补
然后睡一觉醒来又是信心百倍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
你都要试着静下来,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不是烦躁和焦虑
毁掉你本该不多的热情和定力
心可以睡,手不能停
该干什么干什么
在崩溃中继续前行,
才是一个成年人的修养。 ——余华
一个人内心强大了性格就会变得温柔
精神松弛了内心才会平静
一个人温柔又强大 内核稳定 能量高
自然吸引力越来越强
做事越来越顺 遇到的人也越来越优秀
所谓宁静致远不要伪装 呈现自己的真实
是勇气
更是一种魅力
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神心和定力。 ——罗翔
教育是具有滞后性的。
小时候觉得刻舟求剑是讽刺,哪有人会那么蠢,竟然相信这样的事情。
长大之后才明白,在岁月的长河里,多少人一次又一次的返回某些节点,试图找回某些失去的东西,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获。
失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回来,就像碎掉的镜子再也不能重圆。
哪怕重圆也不会是原来的镜子了,你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人了。
故地重游,本就是刻舟求剑。
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小时候觉得掩耳盗铃是蠢事。
可现在试看哪个单位,不是在掩耳盗铃?
明哲保身不过是掩耳盗铃的好听话。
自欺欺人是自保手段。
以前总以为年少轻狂,锋芒毕露,
可终究是在一日一日的荒芜中变成了故事中的圆滑。
陈情表里字字真情,写满了一片孝心。
曾经觉得尴尬,也不懂为何要把一些感情记忆的如此细腻,项脊轩志亦是如此。
可外出漂泊数年,当回到故乡时看到那轮略微有些昏暗的明月,几处新坟,以及父母近乎满头的白发。
终于是理解时光的匆匆。
臣无祖母,无以至终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中国人的感情是内敛的,但同样沉重。
一首歌,一件旧物件,都是击碎我们倔强的利剑。
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其实人生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座座矮矮的新坟,埋葬的不仅是我的亲人,
也是点点滴滴的牵挂。
自此,人生再无来处,亦无归途。
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孤单。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以后有机会再更)
近来我意识到了,我终于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审视自己了。
反省我性格的缺陷,对世界和他人的偏见,以及初心的愈发模糊。
我总是在两个对立的观点之间游走,
以在恰当的时候给自己的懦弱和过失找借口,
我想成为一个温和的人,却因此陷入躁动。
以前我也不明白,我那如海潮般汹涌的情感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一段关系就可以装得下的。
我应该把她适当的放在生活的每一处,
情与爱,花与树,诗和远方,历史和真理,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她们就像扑面而来的风,
会把我吹散,最后又会把我聚拢,
汇集成一个不那么残缺、温和的我。
于是我终于问自己,
与其总想借一盏光照亮自己,为什么不去成为一盏光呢?
——宁初一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