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标准体系

547e07d34f5ac02d64c86a56b77717a1.png

导读:

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概念认识、技术体系、应用场景已初步达成共识,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已进入探索建设期。为避免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标准多部委分头推进可能带来的标准互通难、体系割裂等问题出现,亟需基于技术体系,针对实施框架,共同搭建统一数字孪生城市标准体系,促进数字孪生城市有序健康发展。

(一)以技术能力为核心,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施框架

构建“感知标识+地理信息+建模渲染+算法仿真+虚实交互”的数字孪生城市技术体系。数字孪生的本质是技术集成,数字孪生城市是基于城市业务而构建的一个复杂巨系统,从当前发展来看,大致由五类技术紧密结合而成。“感知和标识”技术为城市提供数据“血液”传输能力,采集城市实时运行数据,并通过标识与模型集成。“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为城市提供集成底板、参照基准和位臵服务。“建模与渲染”技术为城市提供基础骨架,实现物理城市的精准刻画与可视化呈现。“算法与仿真”技术不断将城市运行规则、业务模型、深度学习预测结果等,模拟仿真呈现给所有城市用户。“交互与控制”技术为城市用户参与城市治理、获取城市服务提供互动互操作支撑。

06b520b7cf9b243198384e727873e39e.png

五大技术簇相互集成,凸显数字孪生城市四大典型特征(详见《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助力形成数字孪生城市九大应用能力(详见《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2020年)》)。

aef1e08ab4f74c8a8ccbe44facb4968e.png

为全面打通技术体系,需整体性、系统性推进数字孪生城市落地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主体多,建设复杂度和难度较高,五大技术体系企业均可参与建设,但又缺乏全面的技术集成能力,应立足技术集成,整体性系统性实施推进。在总体谋划阶段,关注建设需求、顶层设计、机制体制创新、评价指标设计等;在建设推进阶段,既要关注底座共建,通过具体平台建设项目,打通感知体系、数据体系等,又要注重灵活的场景构建,支撑各行各业应用重塑,实现底座价值;在持续运营阶段,要统筹考虑平台能力开放、数据开放,促进应用发展,还要强化成效评估、用户培训,提升城市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同时在运营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反馈,开启新一轮的整体谋划、系统升级、运营,优化迭代发展。

619a6ab8375cbe2ca55c41d1a177aa82.png

(二)以实施框架为指引,系统描绘标准体系蓝图

参照智慧城市体系,更新发展模式,全新构架数字孪生城市标准体系。与传统智慧城市相比,数字孪生城市更加突出技术集成和业务协同,为强化一体化整体化实施推进,重塑智慧城市发展格局,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拟从总体、数据、技术/平台/设施、应用场景、安全、运行等方面建立数字孪生城市标准体系。在总体方面,要形成全新术语体系、总体参考架构、评估评价体系;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强数据的整体采集、高速率传输、高效率计算等;在数据方面,形成融合一体的数据资源服务体系;在技术平台方面,突出五大技术体系的平台构建与互联互通;在应用场景方面,突出“一网统管”“一张蓝图”等业务系统应用场景;在安全方面,加强孪生体安全;在运营运维方面,注重数据运营、平台运营、应用迭代运营等。

0de8266facc6fc4d309cb769136bc117.png

做好标准体系与实施框架、技术体系的服务衔接,形成互促发展态势。为进一步促进项目实施与标准规范的深度融合、全面衔接,形成标准引领实施、实施验证修订标准的互促格局,标准体系应与数字孪生城市实施全过程、五大技术体系相对应,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痛点开展标准编制,实施过程要充分遵循标准规范,并不断验证修订标准规范,为高质量建成设数字孪生城市奠定基础。

4f89f66a890a4ef18671c0fcc5a45bbd.png

(三)以标准体系为基准,有节奏制定标准推进路线图

遵循标准体系要求,根据实施建设实际需要,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加强标准合作与验证,初拟夯实基础、重点突破、体系完备“三步走”发展路线,有节奏地推进数字孪生城市标准制定工作。

46bbb68f91b659378dce7f9e02e0b9f2.png

近期:夯实基础,形成业界普遍共识。加紧编制一批基础性标准,如《数字孪生城市术语》《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参考架构》。围绕技术、数据、平台和应用,优先选择技术较成熟、业界呼声大、已达成共识的领域方向,率先启动一批关键性标准编制,如《数字孪生城市统一标识编码体系》《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技术要求》《城市物模型技术要求》《道路数字孪生》。加强关键领域研究,做好一批标准储备,如虚实交互技术、多元异构数据处理等领域。

中期:重点突破,促进应用复制推广。以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场景为导向,重点分析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面临的难点、堵点,集中攻关一批技术、数据、平台标准。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出台一批应用类标准,指导业界规范发展。兼顾运行与安全发展,开展《数字孪生城市成熟度评价模型》标准研制,布局一批重点领域的城市孪生防伪标准编制。

远期:体系完备,持续更新迭代演进。更加关注数字孪生城市长效运营,加强运行、安全领域研究,助推业界形成一批数字孪生城市运营典范,逐步形成完备的数字孪生城市标准体系,全面支撑数字孪生城市规范建设与持续发展。

互联互通社区


互联互通社区专注于IT互联网交流与学习,旨在打造最具价值的IT互联网智库中心,关注公众号:互联互通社区,每日获取最新报告并附带专题内容辅助学习。

方案咨询、架构设计、数字化转型、中台建设、前沿技术培训与交流,合作请+微信:hulianhutongshequ

78448fc0454f933667e6ba7b57c6e941.png

posted @ 2021-12-24 00:00  互联互通社区  阅读(41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