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读书笔记汇总

其实我是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的,但是这本书只是借来看的,而且这种杂谈性的书,也比较容易扯开去,就随便写了一些东西,大多是自己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现在给汇总一下发出来把。。

 

1. 第一章

AT&T的兴起感谢于美国的反垄断法不断地强迫公司做着技术革新,帮助公司修枝剪叶以删除掉那些无用的业务,而衰败同样是由于反垄断法使公司不得不做着不理智的拆分从而使一个巨型帝国迅速的滑落。
当一个公司到后期被投行以及他人所大量持股,而创始人逐渐丧失公司的决策权时,公司就必将不在有着理智的长远的发展眼光,而越来越侧重短线投资和大量套现,从而使公司走向灭亡。
2. 第二章
从IBM看腾讯,IBM的成功之道在于保守,他不会盲目地对技术做大步的革新,因为任何一个失败都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股价,发展,战略等。所以很多大公司,比如IBM该做的不是盲目的创新,而是在其他公司创新后做出快速反映即使跟进。
而小公司,比如曾经的苹果,一直没有被IBM所击败,而现在太多的中国公司纷纷职责腾讯在抄袭,是因为苹果公司不是满足于当前的用户群体,而是即使地把握到用户的更大的需求和动态,从而持续创新,用反映速度来摆脱大公司的纠缠,然后让自己步入一个灵活变动的大公司的行列。
另外一点让我感触最深的是,IBM在金融危机前后,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打击,与他的公司定位“服务型公司”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对XaaS这种概念炒作一直嗤之以鼻,却很赞成“软件即服务”这种理念,在我看来,无论是行业软件,还是互联网,都是一种变相的服务行业,只有遵循了这一点,才能让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网站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然后,多说一句,豆瓣的改版,显然不是以服务为核心导向的,所以我TM也想注销了。

3. 第三章
水果公司的成功在于始终把任何一个产品做到完美,做到极致。他们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不一样,很多互联网为了扩大用户群体,一直信仰的一点是,我们要把用户当成傻子去看待,但是水果公司是把每个他的用户都当成艺术家,然后让这部分人再带动更多的人.....其实也不失一个好战略。
此外,很多PM在苹果兴起后,在做很多产品时都多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需要我们来引领,可是不要忘记:
1. 苹果本身是第一个创造出"Windows"的,这本就为他们积累了不少的用户口碑
2. 苹果所说的不知道用户要什么,只是说“用户想象不到原来还有如此美妙的展现方式”,而并非“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他已知的A还是B”

4. 第四章
1. 摩尔定律是有实效期的,摩尔原本认为实效期是10年,可是只今已经过去了近50年,随着技术的发展遇到瓶颈,集成度不可能再像原来一样指数型的提高,我们目前能期待的只是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来让整个计算机世界发生一个质的飞跃,而如今,摩尔定律的失效只能让我们越来越多地寄望于多核程序设计了。
2. 反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出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那么他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这个翻译成反摩尔定律好奇怪....其实这个应该说是摩尔定律的一个推论更合适一些。于是这就强迫着IT公司进行技术革新.....

5. 第五章
在PC时代,Intel的统治地位无须多说,他彻底击垮了Moto,然后为了反垄断留下了一个不足以成为竞争对手的AMD。
但是Intel已经占据了PC市场的之后,从外界看来却有些忽略了移动端的市场,所以未来若干年的发展,如果不及时凭借自己的规模口碑和影响力去抢占这一块,前景堪忧...

6. 第六章
MSRA是我一直的梦想,所以我把所有的用户名后都加上了ms的后缀,对微软的历史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从微软利用MS-DOS起家,到雇佣阿尔钦和卡特勒研发Windows(《观止》),再到之后的x-box。一直关注着C#的我,更是深刻体会到.NET的强大和微软一统天下的野心。
只是微软在互联网的表现一直让人失望,无论是Bing,还是微软之前力推的Silverlight,在我看来,微软不是由于过于庞大而丧失灵活性,当然,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是微软的基因中从来都缺少创新的灵魂,一直都是靠着Windows打天下,而再互联网行业,微软便没有了Windows的优势可利用,而追在别人后面,只能说是别人的市场已经成熟了,微软就很难侵占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吴军博士的分析可能还是有些不到位把......


7. 第八章
Yahoo最大的贡献应该在于他开创了一种免费,开源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而Yahoo也相当于一手创造了当年的互联网泡沫。
Yahoo最大的失败一点:
Yahoo在我看来一直都是一个人力密集型公司,而不是一个技术型公司,因为他的排名,乃至聚类都是人来完成。而在互联网行业,这样的模式是很容易被复制的。

但是这也怪不得Yahoo,因为Yahoo一直都是以一个传统媒体的思路来经营互联网,甚至包括之后的几位CEO,这就决定了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对Google战斗的完败。

8. 第九章,第十章
惠普和Moto一样,都是属于一个以硬件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公司,也包括如今的Dell。
但是从目前来看,随着硬件的价格越来越低,也包括无数的“中国制造”的冲击,硬件的利润已经越来越小。
惠普越来越多的市场都是投在了打印机上,丰富打印机的生产线,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个仍然很难维持惠普一个大公司的兴起。而Moto作为无线通信的主要生产商,也已经成为了没落的贵族。
如今看来,如果这两个公司,甚至包括其他的硬件厂商,如果不及时地扩展业务模式,或者是与软件,与服务相结合,必然衰败甚至倒闭。

9. 第十一章
创业几乎是每个IT人的梦想,至少我身边的人都是这样,没有人甘心为人打工一辈子。
但是每当他们跟我说出想法时,我给他们的打击总是多于鼓励和支持,他们给我的理由无外乎某某人做了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东西,然后这个人就成功了。我往往都会说,那是因为剩下99%没有成功的人你不知道而已。
书上给出了一个小公司想成功的理由: 1. 创始人不仅仅是梦想家,而要是一个实干家。 2. 仅仅有一个好的团队和技术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商业头脑,以及可以找到盈利的商业模型。此外除了领导力,判断力之外,也许更重要的是运气了。我读过茅侃侃的关于创业的一本书,虽然书写的不怎么样,但是有的观点我还是很认同,创业的路是异常坚信的,很多人都看到了成功的结果,而忽略了成功的过程。硅谷每天上千的公司成立,但是同时也有上千的公司关门,血本无归。
此外,我身边的好多人除了创业之外,更多的就是和我说,你看谁谁谁每个月多少多少钱,你看看哪个哪个方向(比如移动开发)每个月多少多少钱,你看某某行业(最多的是金融和销售)每个月多少多少钱。
我总是说的观点有几个,每个公司都不是傻子(当然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傻子还真不少),能给他比你多的工资,必然有他的辛劳之处,太多人看到百度的人工资翻着番的数,可是我更多看到的是百度人日益稀少的头发和大量的情侣分手数。
某个方向的工资很高,无外乎几个可能,第一,这个方向门槛很高,第二,这个方向是个泡沫。比如web开发,世纪初随便会写个html都能拿到高额的年薪,而现在web开发却成为了低端的代名词,以至于前公司大家见面都会说,“靠,你丫的是套页面的把?”“滚!你们去安全家都是套页面的!” 。 而这种现状完全可以应用于当今的移动(Android和IOS开发),泡沫而已,何必耗费心思呢。
某个行业工资很高,我能说的只是,那是你看到出来炫耀的都是成功人士,殊不知那些每个月只有几百块底薪的销售,和“四大”公司里每天累得快吐血的白领人士呢.......
硅谷的“硅”——半导体制造业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生物科技和高新技术,而这些终有一天也会随着时代而消亡,而硅谷之所以长盛不衰,留下的,只有他的创新精神,而这个,正是中国没有硅谷的最大原因之所在把。

10. 第十八章
如果说微软一直是我的梦想的话,那么Google从来都是我可望不可及的一个神圣的地方。
1. Google至于Yahoo等公司固然有技术上的巨大优势,而从财政上讲,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没有着急上市,也在融资时注意自己手中的股份,避免被过度稀释,这样就保证了公司创始人的决策权,而不是受华尔街影响。
2. Google和微软之争好多人评价说是技术的胜利,或者决策的胜利等等,可是在我看来,更大因素还是因为微软没找到一个合理的办法把操作系统和互联网捆绑这个关键因素,否则Google的失败也是无可避免。
3. Google的人才政策,Google信仰个人英雄主义。那天吃饭我问女朋友说,你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还是英雄创造的。成绩优异的她果不其然地说人民。可是我却对于尖端行业的“团队主义”一直抱有质疑,举个最粗俗的例子,一万个女人生一个孩子一样需要十个月。那么说如果是装配行业,外包行业,10000个人的产量大于10个人没问题。可是对于一些技术性行业来说,我却从来都对“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嗤之以鼻。在我看来,与其让我和三个“臭皮匠”工作,还不如让我一个人安安心心地工作来得更合适,所以我喜欢精英主义的公司,而对某些大规模不分青红皂白扩招的公司躲得远远的,宁缺勿滥是我一向的格言。所以每次和别人聊天谈起某某公司多少多少人的时候,我都说,三个人足够了把......
4. 关于研究部门。我一直觉得把研究部门和开发部门分开是不太合理的,比如传说中的MSRA不写代码,每天负责的只是研究,结果导致的是很难让研究部门真正开发出真正的产品,如果我组建一个公司,研究部门可以研究某一个具体方向,但是研究区间不得超过一个月,而一个月后他需要的是,进行研究报告,然后如果通过接下来需要申请一个工程团队将这个研究迅速转变成产品,哪怕是实验室项目.....这样才能不会让研究成为单纯的研究。
5. “杀鸡也用牛刀”,这个在我看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样会损耗掉大量的人才,也会让大量的人才逐渐趋于平庸,而且牛刀杀鸡是不是更好还有待考证。另外,这样非常不利于控制公司的成本。
6. Android。Android无非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一个创举,超过多年的老品牌Symbian,更是将IOS和WP远远甩在身后,但是在我看来,如果Android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必然成为迅速陨落的流星。
A. 版本更新过快的问题。十天的时间,九天都在讨论要不要刷系统明显是个很不成熟的情况。
B. 亟需一个行业约定标准。这个是Android和IOS最大的差距之所在。Google一向的做事风格就是联合各大厂商然后来狙击一个巨头,以前是联合电脑制作商,互联网公司来狙击微软,今天是联合各大手机制造商来狙击Apple,但是这一套明显在手机操作系统时代行不通。各大手机都有着不同的硬件标准,这样每个公司都需要对Android做一个定制,而各大n公司的水平更是参差不平,这就导致了整个系统的混乱,尤其是对手机应用开发者更是痛苦,缺乏了应用的智能手机更是鸡肋了。
C. 效率问题。太多Android粉都辩解着Android的手机不慢,可是从技术的角度说,Android这种基于虚拟机的效率低于IOS是毋容置疑的,而打开性能监视器更是可以看到GC回收个没完没了.....
7. Google的商业竞争这句话我最喜欢,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不要怕失败,努力地去向那些所谓的权威质疑把!

11. 第二十章
1. 在我看来,web2.0应该是无干涉的,公司只需要打造一个平台任由用户自由发挥,从这个意义来说,由于天朝独有的审核制度,使国内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web2.0。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这样几个web2.0必备的特征。
A. 必须有平台可以接受并管理用户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是网站的主体。
B. 这个必须是个平台,允许用户开发自己的程序。
C. 交互性。交互通信和信息共享。
D. 非竞争性和自足性。
2. 关于web2.0的盈利。我一直对web2.0不足够看好,如果说web1.0是单对多,web2.0是多对多,那我更愿意相信web3.0是一种基于语义,基于上下文等等的完全个性化定制,那么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web2.0只是web3.0的一个过度,就如Vista一样,只是一个过度产品而已。
评价一个网站,一个公司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盈利,财务报表是否足够漂亮,那么web2.0明显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我曾经帮别人修改一个商业计划书里写,这个网站我只能制定一个最终的目标,但是不能确定其产品表现形式,我更不会为了做社区而去做社区,因为在我看来,包括Facebook和Twitter在内,都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因为他们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足够好的盈利模式,尤其是Twitter。
曾经有人问我新浪微博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微博这样的产品代表了当今社会的浮躁,在宣扬一种快餐文化,但是微博直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唯一可能进行的也不过是一些热门账号的软广告,以及广告精准投放而已,而我们知道,靠广告生存的公司的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我对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盲目追随Twitter, 投资微博感觉非常不理解,更对点点这类还宣扬“轻微博”的网站感到好笑,由此也是对开复老师创新工厂的投资眼光表示质疑。 而新浪微博的前景,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新浪想用来拆分上市然后大佬一笔的中间产品而已。
如果说web2.0的盈利渠道,只能个性化,再个性化,然后通过个性化进一步做广告精准投放以及商品推荐,以及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然后收取中间费用(在这一点上人人做的应该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已经是偏向于web3.0的概念了。
此外,好多人跟我聊天时候说创业的点子,我说,从前,我们做网站是努力把线下生活搬到互联网上,让人们能在网上真实模拟日常生活,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互联网行业的不成熟。而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成熟,我们该想的是,如何把线上生活搬到线下,打造这样一个实体店,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像在网上一样。如此往复循环,线上线下彼此促进,才是未来互联网的趋势。
曾经的年代线下依赖于线上的广告,那么在下一个年代,让线上的网站基于线下的实体体验,是不是也可以看成未来web3.0乃至web4.0的一个卖点所在呢....


最后,顺路给自己豆瓣打个广告把,http://www.douban.com/people/lovekym/。
posted @ 2011-11-10 17:51  飞林沙  阅读(5367)  评论(1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