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爱多 胡志标
财务运转是唯一可能导致爱多窒息的问题。
跟所有的民营企业一样,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爱多的难题之一。胡志标想出的向上、下游商家集资的办法可谓是一个天才的设想,可是后来,随着企业规模滚雪球般膨胀,新的融资渠道始终没有打通,最终造成企业对商家的资金依赖性越来越大,原本一个很赏心悦目的游戏硬是让胡志标玩得险象环生。实则,在2亿元保证金到位的时候,爱多就完全有能力和资格与金融商达成某些融资上的契约,为公司的财务均衡系上一根“保险绳”;其后,在市场销售额突破十几亿元、企业效益和品牌效应空前之佳的时候,胡志标更有机会构筑他的财务保险体系。可惜胡志标始终过于自信,又追求“零库存、零负债”的虚名,因而错失一次次良机。
之前我说,上市公司不存在长期负债为0的情况,那是想当然了。
比如,2016年股吧网友质疑:上市公司威创股份(002308)的资产负债率不到20%,中长期负债为0,为何公司要通过定增而非银行举债来开展幼教行业的兼并重组?
所以,好好想想 long-term为0的剔除条件是否还合理。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史一再地证明着这样的一个原理:对一家新兴企业来说,在度过了市场开拓阶段之后,阻碍其成长的最大威胁便是对财务 缺乏适当的 关注和没有正确有效的财务体系。一家没有稳定而有效的有稳定而有效的财务保障体系的民营企业就好比一辆没有保险带和安全气囊却在高速公路上超速疾驶的汽车,企业的发展越快,在市场上的成功度越高,其缺乏财务前瞻性的危险就越大。
当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或面临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机遇的时候,它首先要解决的内部问题,便是如何调整原有的财务和资本结构。西方经济学家曾经提供过的一个公式是,销售量或订单量每增加40%~50%,新企业的增长就会超出其资本结构的增长,这时,企业一般就需要一个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资本结构。有专家还建议说,一个成长中的新企业应该切合实际地提前3年规划其资本需求和资本结构,而且这一规划最好是按可能的最大需求来进行。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