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基础数学-小学数学
概述: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育部审定 | 202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
- 教材目录 (人教版)
- 数学游戏
-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 6-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 / 正方体 / 球形 / 圆柱体
- 11-20的认识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复习与关联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
- 教材目录(人教版)
- 认识图形(二)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分类与整理
- 100以内数的认识
- 认识人民币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 找规律
- 总复习
- 附页
- 七巧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
- 教材目录(人教版)
- 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认识线段
测量长度的工具:卷尺、测量轮、...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减法:不退位减、退位减、...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钝角、锐角

- 表内乘法(一)
-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号“ × ”,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在 1631 年最早使用的。
- 2-6的乘法口诀



- 观察物体(一)
正方体 / 长方体 / 球体 / 圆柱体 / ...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从上面观察物体,从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 表内乘法(二)
7-9的乘法口诀
- 量一量,比一比
- 认识时间
时 / 分 / 秒

- 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组合


- 总复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
教材目录(人教版)
- 数据收集和整理
统计表

-
表内除法(一)
-
图形的运动(一)
-
表内除法(二)
-
混合运算
-
有余数的除法
-
小小设计师
-
万以内数的认识
-
克和千克
-
数学广角 —— 推理
-
总复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 时、分、秒


-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 测量
- 毫米、分米的认识




-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加法



- 倍的认识

- 多位数乘一位数
- 口算乘法

- 笔算乘法 (列竖式计算)


- 数字编码
- 邮政编码 / 公民身份证号码

- 学号登记表

- 长方形和正方形
- 四边形

- 长方形 vs 正方形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几分之一

- 几分之几

- 分数的简单计算


- 分数的简单应用
- 数学广角————集合

- 总复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
- 位置与方向(一)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口算除法


- 笔算除法



- 复式统计表


- 两位数乘两位数
- 口算乘法

- 笔算乘法

- 面积
- 常用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X 宽

-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X 边长

- 年、月、日
- 年、月、日


- 24时计时法




-
制作活动日历
-
小数的初步认识
- 认识小数
小数的定义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 数学广角————搭配(二)



- 总复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本学期我们将 学习更大的数,了解数字、计算工具产生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还 将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感受 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大小。
在几何方面,我们将进一步认识角、平行四边形,并结识梯形。在数的运 算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增长计 算技能,欣赏并领悟神奇的运算规律……
本次数学之旅不仅能使我们学到知识,增长本领,还会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让我们出发吧!
- 大数的认识

-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数位 与 数级 / 计数单位 /






- 数的产生
巴比伦数字 / 中国数字 / 罗马数字 /


自然数 : 表 示 物 体 个 数 的 1,2,3,4,5,6,7,8,9,10,11,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所有的 自然数都是整数。

阿拉伯数字
- 10进制计数法

- 亿以上数的认识

中国古代,算筹计数法:横式 / 竖式

-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筹 --> 算盘 --> 计算尺 --> 机械计算器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电子计算机


算盘

计算器

- 1亿有多大

- 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平方千米 = 1000 000 平方米 = 100 公顷

1亩 = 667 平方米
- 角的度量
- 线段、直角、射线


- 角

- 角的度量
量角器



- 角的分类

直角 / 平角(180°) / 周角(360°)
- 画角

- 三位数乘两位数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条形统计图
- 数学广角————优化
- 总复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
- 序
每一个学期的数学旅程,都既要“温习已知”,又要“求索新知”。
通过多个学期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在本学期,总结【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律就成了新的任务。
包括【三角形】在内的平面图形对你来说并不陌生,在本学期,你将要学习更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同时进一步探索【图形的运动】,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特点。
同样,【小数】对你来说也并不是新知识,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却能让你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愉悦。
上学期你刚刚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本学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时,你还将初步认识【平均数】,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次数学之旅不仅能使你加深对【数与运算】的理解,还能使你感受到【图形运动之美】。让我们和聪聪一起出发吧!
- 目录
- 四则运算
- 观察物体(二)
- 运算律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三角形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图形的运动(二)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 营养午餐
-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 总复习
- 四则运算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注意:
0不能作除数。例如,5 除以 0 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到 5。0 除以 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 观察物体(二)


- 运算律
- 加法运算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作加法结合律。
- 乘法运算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 小数的意义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
目录
- 目录
- 小数乘法
- 位置
- 小数除法
- 可能性
---- 掷一掷
- 简易方程
- 多边形的面积
-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 总复习
小数乘法
- 小数乘法
- 小数乘整数



- 小数乘小数


- 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向上取整、向下取整)

- 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位置
- 位置






小数除法
- 小数除法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 一个数除以小数


- 商的近似数
- 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像上面的 5.333…和 7.14545…都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有限小数 vs. 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例如,0.9375 是一个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例如,0.2142857 是一个无限小数。

-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 数字黑洞

可能性
- 可能性



- 掷一掷

简易方程
- 简易方程
- 用【字母】表示【数】





- 解简易方程
- 方程的意义


像 100+x=250,3x=2.4…… 这样,根据等量关系列出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 等式的性质


- 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x=6 就是方程 x+3=9 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 实际问题与方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
1.找出未知数,用字母 x 表示;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多边形的面积
- 多边形的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三角形的面积


- 梯形的面积



-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总复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
- 编者的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你对数学有什么期待呢?
在前面的学习中,你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本学期,你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体会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关联,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你还会继续探索整数的奥秘,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出发,体会整数的特点。
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本学期,你将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探索它们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你还将通过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进一步丰富空间想象力;根据折线统计图展现的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感受数据的作用和统计的价值;通过“找次品”活动感悟推理和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和聪聪一起出发吧!用你的努力和智慧,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目录
- 目录
- 观察物体(三)
- 因数和倍数
- 长方体和正方体
- 探索图形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图形的运动(三)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怎样通知最快
- 折线统计图
- 数学广角——找次品
- 总复习
观察物体(三)

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为 0),我们 就说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也称约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 完全数

2. 2、5、3的倍数

- 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
0也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的倍数。

3. 质数和合数

-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prime number)。
如 2,3,5,7 都是质数。
-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composite number)。
如 4,6,15,49 都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奇数 + 偶数 = ?
奇数 + 奇数 = ?
偶数 + 偶数 = ?
- 哥德巴赫猜想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 正方体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 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 练习作业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 生活中的数学
![]()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容积和容积单位


探索图形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
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 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例如, 3 2 的分数单位是 3

分数与除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Y 推荐文献
X 参考文献
- 《小学数学 - 人教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