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的垃圾回收机制

JS中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是自动完成的,内存在不使用的时候会被垃圾回收器自动回收。

内存的生命周期

JS环境中分配的内存, 一般有如下生命周期:

  1. 内存分配:当我们声明变量、函数、对象的时候,系统会自动为他们分配内存

  2. 内存使用:即读写内存,也就是使用变量、函数等

  3. 内存回收:使用完毕,由垃圾回收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

    全局变量一般不会回收, 一般局部变量的的值, 不用了, 会被自动回收掉
    内存分配:

// 为变量分配内存
let i = 11
let s = "ifcode"

// 为对象分配内存
let person = {
    age: 22,
    name: 'ifcode'
}

// 为函数分配内存
function sum(a, b) {
    return a + b;
}

垃圾回收算法说明

所谓垃圾回收, 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判断内存是否已经不再会被使用了, 如果是, 就视为垃圾, 释放掉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浏览器垃圾回收算法: 引用计数 和 标记清除法

引用计数

定义“内存不再使用”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一个对象是否有指向它的引用
如果没有任何变量指向它了,说明该对象已经不再需要了。

// 创建一个对象person, person指向一块内存空间, 该内存空间的引用数 +1
let person = {
    age: 22,
    name: 'ifcode'
}

let p = person   // 两个变量指向一块内存空间, 该内存空间的引用数为 2
person = 1       // 原来的person对象被赋值为1,对象内存空间的引用数-1,
                 // 但因为p指向原person对象,还剩一个对于对象空间的引用, 所以对象它不会被回收

p = null         // 原person对象已经没有引用,会被回收

但它却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循环引用。

如果两个对象相互引用,尽管他们已不再使用,垃圾回收器不会进行回收,导致内存泄露。

function cycle() {
    let o1 = {}
    let o2 = {}
    o1.a = o2
    o2.a = o1 
    return "Cycle reference!"
}

cycle()

以上代码,cicle()执行完,里面的内存应该被释放掉,但由于他们都有互相的引用,导致内存不能被回收

标记清除算法
  • 标记清除算法将“不再使用的对象”定义为“无法达到的对象”。

  • 简单来说,就是从根部(在JS中就是全局对象)出发定时扫描内存中的对象。

  • 凡是能从根部到达的对象,都是还需要使用的。那些无法由根部出发触及到的对象被标记为不再使用,稍后进行回收。

posted @ 2022-04-07 19:28  Kira的学习笔记  阅读(4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