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工程师 知识点 61题
1.ipconfig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的信息
tracert命令用于显示、追踪路由信息
netstat命令用于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网络接口等信息
nslookup命令用于实现域名解析相关信息的查询等功能
2.如何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输入测试?
在测试设计时,在输入域包含HTML,如:<HTML>,或脚本,如: <SCRIPT>,或SQL功能符号,如:’、2020'OR'1'='1等, 以测试是否存在XSS脚本和SQL注入等安全问题。
3.面向对象的测试分为哪几个阶段?
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面向对象集成测试,面向对象确认和系统测试。
4.嵌入式软件中通常使用注释率来衡量程序的可维护性,嵌入式软件的注释率一般要求不小于20%或1/5 或等效解答
5.软件质量模型包括6个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
功能性包括: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保密安全性等子特性
可靠性包括: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等子特性
易用性包括: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吸引性等子特性
效率包括:时间特性、资源利用等子特性
维护性包括:易分析性、易改变性、稳定性、易测试性等子特性
可移植性包括:适应性、易安装性、共存性、易替换性等子特性
易用性测试主要涉及:安装测试、功能易用性测试、界面测试、辅助系统测试
不包括:负载测试
6.通过遍历用例的路径上基本流和备选流的黑盒测试方法是:场景法
7.维护分类(ISO/IEC14764)
更正性维护:更正交付后发现的错误。又名正确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使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继续使用。
完善性维护: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并更正它们。
8.极限编程是一个轻量级的、灵巧的软件开发方法;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周密的方法。它的基础和价值观是交流、朴素、反馈和勇气;即,任何一个软件项目都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加强交流;从简单做起;寻求反馈;勇于实事求是。
极限编程xp:是激发开发人员创造性、使得管理负担最小的一组技术.
XP是一种近螺旋式的开发方法,它将复杂的开发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小周期;通过积极的交流、反馈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方法,开发人员和客户可以非常清楚开发进度、变化、待解决的问题和潜在的困难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开发过程。
XP中简单:极限编程鼓励从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入手再通过不断重构达到更好的结果。这种方法与传统系统开发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只关注于对当前的需求来进行设计、编码,而不去理会明天、下周或者下个月会出现的需求。
在XP中,每个对项目做贡献的人都应该是项目开发小组中的一员。
每个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约定和方法论是水晶法的内容。
极限编程的主要目标在于降低因需求变更而带来的成本。
12个最佳实践为:计划游戏、小型发布、隐喻、简单设计、测试先行、重构、结对编程、集体代码所有制、持续集成、每周工作40小时、现场客户、编码标准。
9.水晶法:认为每一个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约定和方法论。
并列争球法:使用迭代的方法,其中把每30天一次的迭代成为一个冲刺,并按需求的优先级来实现产品。多个自组织和自治小组并行地递增实现产品,协调是通过简短的日常情况会议进行。
10.在自适应软件开发(ASD):有一个使命作为指导,它设立了项目的目标,但并不描述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11.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1、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将系统按功能划分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确定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即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评价模块结构的质量);2、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3、编写概要设计文档;4、评审
软件体系结构:是对子系统、软件系统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描述。
详细设计包括模块内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
12.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是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可以提高可重复性、可维护性、降低耦合等优点。
13.偶然聚合:模块完成的动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或者仅仅是一种非常松散的关系。
逻辑聚合: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在逻辑上具有相似的处理动作,但功能用途上彼此无关。
时间聚合: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处理动作必须在同一时间内执行。
过程聚合:模块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要完成的动作虽然没有关系,但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
通信聚合:模块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完成的动作都使用了同一个数据或产生同一输出数据。
顺序聚合:模块内部的各个部分,前一部分处理动作的最后输出是后一部分处理动作的输入。
功能聚合:模块内部各个部分全部属于一个整体,并执行同一功能,且各部分对实现该功能都必不可少
非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数据耦合:两个模块彼此间通过数据参数交换信息。
标记耦合: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这个记录是某一个数据结构的子结构,而不是简单变量。
控制耦合:两个模块彼此间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
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表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
公共耦合:两个模块之间通过一个公共的数据区域传递信息。
内容耦合:一个模块需要涉及到另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
14.Component定义一个对象接口,可以给这些对象动态地添加职责
ConcreteComponent定义一个对象,可以给这个对象添加一些职责
Decorator维持一个指向Compnonent对象的指针,并定义一个与Component接口一致的接口
ConcreateDecorator向组件添加职责

装饰(Decorator)模式适应于:在不影响其他对象的情况下,以动态、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处理那些可以撤销的职责;当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式进行扩充时
Decorator和Component之间应为关联与实现关系
ConcreteDecorator和Decorator之间是继承(泛化)关系
15.软件测试的对象不包括 开发人员
16.集成测试的集成方式包括:一次性集成、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混合式等。不包括:从中间到两端。
17.软件测试分类:
按开发阶段划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按测试技术划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按实施组织划分: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18.因果图导出测试用例的步骤
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原因和结果
分析程序规格说明描述中语义的内容,并将其表示成连接各个原因与各个结果的“因果图”
标明约束条件
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为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需要转换成判定表,然后再设计测试用例
19.CPU 不属于网络测试对象。
20.存储容量测试 不属于网络测试的测试类型。
21.带宽 不属于数据库性能测试的测试指标。
22.一个原题英文段落翻译
项目工作手册不是单独的一篇文档,它是对项目必须产出的一系列文档进行组织的一种结果。
项目的所有文档都必须是该结构的一部分。这包括目标,外部规范说明,接口规范,技术标准,内部规范和管理备忘录(备忘录)。
技术说明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某人就硬件和软件的某部分,去查看一系列相关的用户手册。他发现的不仅仅是思路,而且还有能追溯到最早备忘录的许多文字和章节,这些备忘录对产品提出建议或者解释设计。对于技术作者而言,文章的剪裁粘贴与钢笔一样有用。基于上述理由,再加上“未来产品”的质量手册将诞生于“今天产品”的备忘录,所以正确的文档结构非常重要。事先将项目工作手册设计好,能保证文档的结构本身是规范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另外,有了文档结构,后来书写的文字就可以放置在合适的章节中。使用项目手册的第二个原因是控制信息布。控制信息发布并不是为了限制信息,而是确保信息能到达所有需要它的人的手中项目手册的第一步是对所有的备忘录编号,从而每个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标题列表来检索是否有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一种更好的组织方法,就是使用树状的索引结构。而且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树结构中的子树来维护发布列表。
23.从控制流图来看,一条线性无关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线性无关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线性无关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
24.下午:从面向对象多态特性考虑,测试类System中方法statPoints()时应注意什么?
只需要在原有的测试分析和基础上增加对测试用例中输入数据的类型的考虑;先测试基类,然后再分别依据输入数据设计不同的测试用例。
25.模型的覆盖率类型一般包括 条件覆盖、判定覆盖、MC/DC
26.基于模型的嵌入式代码生成技术,目前对模型验证最主要的方法是 仿真
27.程序计数器 用于保存待执行指令的地址
28.DMA是数据在内存与I/O设备间的直接成块传送,不需要CPU的任何干涉
29.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其中主要部件 :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
30.防火墙不提供漏洞扫描功能。
3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指 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
32.采用模2除法进行校验码计算的是:CRC 码
33.编译和解释区别在于是否生成目标程序文件
34.以字符a 开头且仅由字符 a、b 构成的所有字符串"的正规式为:a(alb)*
35.行为型设计模式描述类或对象如何交互和如何分配职责。
装饰器(Decorator)组合(Composite)是结构型设计模式
解释器(Interpreter)是行为型设计模式
构建器(Builder)是创建型设计模式
36.状态-迁移图对行为进行建模。是描述系统对外部事件如何响应以及如何运作
37.原型模型适宜于需求不明确,且变化
现要开发一个软件产品的图形用户界面,则最适宜采用( 原型化 )过程模型。
38.时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是O(nlogn),但是当数据已经有序情况下,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39.采用折半查找算法有序表{7,15,18,21,27,36,42,48 ,51,54,60,72}中寻找值为
15 和38,
分别需要进行()次元素之间的比较。
A、3和1 B、 3和2 C、 4和1 D、4和3
- 解析:本题考查折半查找算法的基础知识。 在这道题中,一共有12个数字组成的有序表,首先使用15进行查找,第一次和36进行比较,因为12/2=6,所以要和第6个数字进行比较,结果15比36小,那么接下来和前一个子表进行比较,第二次是和18进行比较,结果还是比18小,类似地,第三次和7进行比较,结果15比7大,最后和15比较,一共查了4次。
- 同样地,38第一次和36比较,结果比36大,第二次和51比较,结果比51小,第三次和42比较,结果还是比42小,那么就没有更小的了,所以比较了3次,结果查无此元素。
-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0.下图是( 桥接 )设计模式的类图,该设计模式的目的是( 将一个抽象与其实现分离开,以便两者能够各自独立地演变 ),图中, Abstraction和 RefinedAbstraciton 之间是( 继承)关系,Abstraction 和Implementor之间是( 聚合)关系。

1.桥接模式是将一个抽象与其实现分离开,以便两者能够各自独立地演变。
2.继承关系用空心箭头表示
3.聚合关系用空心菱形表示
依赖:是两个事物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物(独立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事物的语义

实现:是类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的一个类元指定了由另一个类元保证执行的契约

泛化:是一种特殊/一般关系,特殊元素(子元素)的对象可替代一般元素(父元素)的对象

关联:是一种结构关系,描述了一组链,链是对象之间的链接

聚集: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关联,描述了整体和部分间的结构关系

41.不属于单元测试测试内容的( 系统性能测试 )
42.不属于文档测试测试范围的是(数据库脚本 )
43.软件编码规范评测有这四种: 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语句结构、输入和输出
44.判定表测试法:n 个条件可以得到最多 2n个规则的判定表
45.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存储体系由( 主存—辅存 )两级存储器构成。
46.安全的电子邮件协议为( PGP)。
47.( 分布式操作系统 )保持网络系统的全部功能,并具有透明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等特性
48.操作系统>进程的状态

时间片到,进程应该进入就绪态;I/O完成进程应该是阻塞态到就绪态;V操作是释放资源,到一个进程释放资源,应该会唤醒另一个进程运行
49.当序列基本有序时。使用插入排序效率是最高的,能达到这种算法的最优效果,O(n)


ARP: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
RARP:根据物理地址获取IP地址
50. wb.xyz.com.cn中:wb为主机名;xyz.com.cn为域名。
51.测试执行过程的阶段为:初测期、细测期、和回归测试期。
52.知识点:软件工程>开发模型
A) 瀑布 >- (B) 原型 >- (C) 增量 >- (D) 螺旋 >-
(A) 可以快速提交阶段性的软件产品 >- (B) 需求变化对开发没有影响 >- (C) 减少用户适应和习惯系统的时间和精力,可多次交互 >- (D) 能够很好解决风险问题
53.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 喷泉 )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它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迭代意味着模型中的开发活动常常需要重复多次,在迭代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软件系统。无间隙是指在开发活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54.过程设计主要包含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
状态—迁移图(STD)或状态—迁移表被用来描述系统或对象的状态,以及导致系统或对象的状态改变的事件,从而描述系统的行为。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在结构化开发方法中,数据流图是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结果。
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算法可以借助各种工具描述出来,一个算法可以是用自然语言、数字语言或约定的符合来描述,如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决策树等。
55.路由器选路原则——最长匹配:匹配那条对目标网络知道最精确的路由条目,即掩码最长的那条路由
- 不属于安全防护策略的是 安全测试。安全防护策略有(A) 入侵检测
- (B) 隔离防护
- (D) 漏洞扫描++
和安全日志。
56.CPU响应DMA请求是在( 一个总线周期 )结束时。
指令周期(Instruction
Cycle):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总线周期(BUS
Cycle):也就是一个访存储器或I/O端口操作所用的时间。
时钟周期(Clock
Cycle):又称震荡周期,是处理操作的最基本单位。(晶振频率的倒数)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总线周期组成,而一个总线周期时间又包含有若干个时钟周期。
一个总线周期包含一个(只有取址周期)或多个机器周期。
CPU响应DMA是在一个机器周期结束时。
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的时间单元,如取指周期、取数周期。
57.(流量分析 )不属于主动攻击。
58.数据库语句 关系代数
优化的准则:
提早执行选取运算。对于有选择运算的表达式,优化的原则可能先执行选择运算的等价表达式,以得到较小的中间结果,减少运算量和从外存读块的次数
白盒覆盖测试中,覆盖准则最强的是( 条件组合覆盖 )
基本路径测试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59.请给出采用决策表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的主要步骤。
确定规则个数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填入条件项
填入动作项。制定初始判定表
简化。合并相似规则或者相同动作
60.面向对象>UML

61.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其基本符号有圆圈和箭线:圆圈为控制流图中的一个结点,表示一个或多个无分支的语句;带箭头的线段称为边或连接,表示控制流。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
个性签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小小的帮助的话,记得在右下角点个“推荐”哦,博主在此感谢!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