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知识点8

前言:
软件过程模型,这个名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说软件开发模型,大家可能都知道了,软件过程模型也叫做软件开发模型,它是软件开发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软件开发模型:常见的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演化模型(原型模型和增量模型)、喷泉模型、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和形式化模型等,今天,小编来总结一下这几个模型。

核心:
【瀑布模型】

 

 

 

定义:
包括软件周期的各个活动,整个过程犹如瀑布流水逐级滑落。

优点:
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

各阶段划分清晰。

适合需求稳定的产品开发。

 

缺点
需要客户完整的需求。

很难真正的进度状态。

风险显露的晚。

【演化模型】

【原型模型】

 

 

 


定义:快速、低成本的构建模型,针对原型反复讨论,最终开发客户满意的产品。
优点
能快速吸引用户

适合需求不明确的情况


缺点
没有考虑软件质量和长期维护

若达不到要求,就完全被抛弃,并重新设计。

【螺旋模型】

 

 

 


定义:兼顾了演化模型的迭代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和严格监控特点,加入并强调了风险分析。
优点

适合庞大,复杂并且高风险的项目。
强调风险分析,规避开发风险。
客户参与各阶段开发。
支持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
缺点
需要丰富的风险评估与经验

开发周期长

过多的迭代次数,增加开发成本,延迟提交时间。

 

【喷泉模型】

 

 

 


定义: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
优点
各阶段无明显的界限,开发人员可同步进行

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适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缺点
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不利于项目管理

【增量模型】

 

 

 

定义
整个产品被分为软干个增量,开发人员逐个增量进行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直至产品所有构件交付完成。

优点
开发人员与用户可通过原型充分交流。

有效的缩短开发周期,有效的规避并降低开发风险。

缺点
软件必须是开放式的体系架构

对产品分析要求高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DJuan15732626157/article/details/53056891

posted on 2021-04-08 19:29  孔kk  阅读(141)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