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眼标定:两种方式求解x的区别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后续问题。手眼标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实际的抓取和定位任务中,利用求解得到的 \(X\) 来实现视觉坐标系机器人基坐标系的转换。

\(X\) 的使用方式取决于你是哪种配置(Eye-in-Hand 还是 Eye-to-Hand)。

在后续的抓取流程中,我们始终需要计算出目标物体在机器人基坐标系中的目标位姿 \(T_{Base}^{Target}\),然后将这个位姿发送给机械臂控制器。


1. 👀 眼在手上 (Eye-in-Hand) 的 \(X\) 使用

求解得到的 \(X\): \(T_{Gripper}^{Camera}\)

在这种模式下,\(X\) 描述了相机相对于机械臂末端(夹爪)的固定关系。

🟢 使用流程

  1. 图像处理: 机械臂移动到一个观测点,相机拍摄目标物体。通过图像处理得到目标物体在当前相机坐标系中的位姿 \(T_{Camera}^{Target}\)
  2. 当前末端位姿获取: 获取机械臂在拍摄瞬间的末端(夹爪)*在*基坐标系中的位姿 \(T_{Base}^{Gripper}\) (这通常是机器人运动学系统的反馈值)。
  3. 计算目标位姿: 将所有信息串联起来,利用 \(X\) 计算目标物体在基坐标系中的位姿:

\[T_{Base}^{Target} = T_{Base}^{Gripper} \cdot \mathbf{X} \cdot T_{Camera}^{Target} \]

  1. 抓取执行: 机器人将 \(T_{Base}^{Target}\) 作为目标点,通过逆运动学计算出关节角并移动执行抓取。

🌟 优点

  • 高精度: \(X\) 是固定在末端上的,不受机器人基座或工作台的微小移动影响。
  • 灵活性: 机械臂可以移动相机到任意位置进行观测。

2. 👁️ 眼在手外 (Eye-to-Hand) 的 \(X\) 使用

求解得到的 \(X\): \(T_{Base}^{Camera}\)

在这种模式下,\(X\) 描述了固定相机相对于机械臂基坐标系的固定关系。

🟢 使用流程

  1. 图像处理: 固定相机拍摄目标物体。通过图像处理得到目标物体在固定相机坐标系中的位姿 \(T_{Camera}^{Target}\)
  2. 计算目标位姿: \(X\) 矩阵直接充当了从相机坐标系到基坐标系的转换桥梁,计算目标物体在基坐标系中的位姿:

\[T_{Base}^{Target} = \mathbf{X} \cdot T_{Camera}^{Target} \]

  1. 抓取执行: 机器人将 \(T_{Base}^{Target}\) 作为目标点,通过逆运动学计算出关节角并移动执行抓取。

🌟 优点

  • 视野广阔: 固定相机通常能覆盖整个工作台区域。
  • 效率高: 机械臂可以独立于视觉系统进行运动,不需要像 Eye-in-Hand 那样需要将相机移动到目标上方。

总结 \(X\) 的角色

不论是哪种配置,\(X\) 矩阵在后续抓取流程中都充当了几何转换的核心枢纽,它的作用是弥合视觉系统所见的物体位置(\(T_{Camera}^{Target}\))与机器人运动所需的坐标系(\(T_{Base}^{Target}\))之间的差距

模式 X 的用途 核心公式
Eye-in-Hand 将目标从相机转到夹爪 \(T_{Base}^{Target} = T_{Base}^{Gripper} \cdot \mathbf{X} \cdot T_{Camera}^{Target}\)
Eye-to-Hand 将目标从相机直接转到基座 \(T_{Base}^{Target} = \mathbf{X} \cdot T_{Camera}^{Target}\)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且关键的理解点。

您说得对,无论采用哪种标定方式,最终任务都是抓取,即让机械臂的末端(夹爪)移动到物体所在的位置。

但是,这两种配置下,达到“抓取目标”的几何变换路径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它们所求的 \(X\) 虽然都是为了服务最终的抓取任务,但它们在整个坐标系变换链中所处的位置物理意义是不同的。


核心原因:几何变换链(Transformation Chain)的差异

为了实现抓取,机械臂控制系统需要知道目标物体在机械臂基坐标系\(Base\) 坐标系)中的位姿 \(T_{Base}^{Target}\)

而视觉系统给出的物体位姿,总是相对于相机坐标系\(Camera\) 坐标系)的 \(T_{Camera}^{Target}\)

手眼标定的目的,就是找到缺失的、连接机器人和相机的桥梁 \(X\),从而完成从 \(T_{Camera}^{Target}\)\(T_{Base}^{Target}\) 的完整转换。

它们虽然都服务于抓取任务,但它们是整个变换路径中的不同环节

  • 眼在手上\(X\) 就像一个适配器,连接机器人的末端相机
  • 眼在手外\(X\) 就像一个全局定位器,连接机器人的基座相机

由于 \(T_{Gripper}^{Camera}\)\(T_{Base}^{Camera}\) 描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空间关系,所以它们的值 \(X\) 必然不一样。

posted @ 2025-11-21 17:22  keristen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