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学习8

python基础学习8

内容概要


  • 字典的内置方法
  • 元组的内置方法
  • 集合的内置方法
  • 垃圾回收机制

内容详情


字典的内置方法

一、类型转换
res = dict(name='jason', pwd=123, hobby='read')
print(res)
res1 = dict([['name', 'jason'], ['age', 18], ['hobby', 'run']])
print(res1)

二、常见操作
1.按key取值
  print(dict['key'])  键不存在直接报错
  """涉及到字典取值 更加推荐下面的方式"""
  dict.get('xxx')  键存在,取v值  键不存在不会报错,而是返回None
  dict.get('xxx', '第二个参数'))  键不存在  第二个参数不写默认返回None  写了则返回写了的
  print(dict.get('name', '第二个参数'))  如果键存在 则不需要使用到第二个参数

2.修改值  字典也是可变类型  dict['key'] = 'value'  键存在是修改值

3.添加键值对  dict['key'] = 'value'  键不存在则是新增一个键值对

4.统计字典中键值对的个数  len(dict)

5.成员运算  也只能判断key而已  print('key' in dict)

6.删除键值对
  del dict['key']  通用的删除方式
  print(dict.pop('key'))  弹出
  dict.popitem('key')  随机弹出一个

7.获取所有的键 所有的值 所有的键值对
  print(dict.keys())  # dict_keys([])  可以看成是列表
  print(dict.values())  # dict_values([]])  可以看成是列表
  print(dict.items())  # dict_items([])  可以看成是列表套元组
  for v in dict.values():
      print(v)
  """在python2中上述三个方法就是直接返回一个列表 """

三、补充
1.update更新字典
  dict.update({'key1': 'xxx', 'key2': 'xxx'})  键存在则修改 键不存在则新增
2.fromkeys()快速生成字典
  dic = dict.fromkeys(['k1', 'k2', 'k3'], [])
  print(dic)  # {'k1': [], 'k2': [], 'k3': []}
  dic['k1'].append(111)  # 三个键指向的是同一个列表
  print(dic)  # {'k1': [111], 'k2': [111], 'k3': [111]}
3.setdefault()
dic = {'k1': 111, 'k2': 222}
print(dic.setdefault('k3', 333))  键不存在则新增键值对 并且有返回结果是新增的v
print(dic.setdefault('k1', '嘿嘿嘿'))  键存在 则返回对应的值 不做修改

元组的内置方法

  可以看成是不可变的列表

1.类型转换
  支持for循环的数据类型都可以转成元组

2.元组的特性
  """当元组内只有一个元素的时候 一定要在元素的后面加上逗号 否则变成单个元素本身的数据类型"""
  """一般情况下 我们会习惯性的将所有可以存储多个数据的类型的数据内部只有一个元素时会加逗号"""

3.常见操作
  1.索引取值
  2.切片操作
  3.间隔
  4.统计元组内元素的个数
  5.成员运算
  6.统计某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与列表基本一致'''
"""元组内元素不能'修改': 元组内各个索引值指向的内存地址不能修改"""

集合内置方法

1.类型转换
  支持for循环的数据类型都可以转成集合
  """集合内元素只能是不可变类型"""
  """集合只会在去重和关系运算中使用 甚至有时候也不会用"""

2.两大功能
  1.去重
    集合内不能出现重复的元素(自带去重特性)
    如果出现了 会被集合自动去重
    s1 = {1,1,1,1,1,1,2,2,2,2,2,1,2,3,2,2,1,2,3,2,3,4,3,2,3}
    print(s1)  # {1, 2, 3, 4}
    l = ['a', 'b', 1, 'a', 'a']
    s1 = set(l)
    l = list(s1)
    print(l)  # ['a', 'b', 1]
  2.关系运算
    判断两个群体内的差异
    f1 = {'jason', 'kevin', 'tony', 'jerry'}  # 小李的好友列表
    f2 = {'jason', 'tom', 'jerry', 'jack'}  # 小王的好友列表
    1.求两个人的共同好友
    print(f1 & f2)  # {'jerry', 'jason'}
    2.求小李的单独好友
    print(f1 - f2)  # {'kevin', 'tony'}
    3.求两个人所有的好友
    print(f1 | f2)  # {'kevin', 'jack', 'tom', 'jason', 'jerry', 'tony'}
    4.求两个人各自的好友
    print(f1 ^ f2)  # {'jack', 'tony', 'tom', 'kevin'}

垃圾回收机制

"""python底层针对空间的申请和释放都是设计好的 不需要程序员操心"""
1.引用计数
  数据绑定的变量名的个数>>>引用计数
  eg:name = 'jason'-->jason引用计数为1
      a = name-->jason引用计数为2
  python会将引用计数为0的数据清除
2.标记清除
      当内存空间即将溢出(满了)的时候python会自动启动应急机制
  停止程序的运行挨个检查值的引用计数并给计数为0的数据打上标记
  然后一次性清理掉
3.分代回收
  根据检测机制检查数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越高时间越长
      等级1 检测机制每隔一级时间段来一次
      等级2 检测机制每隔二级时间段来一次
      等级3 检测机制每隔三级时间段来一次
  检查机制每检查一个设定的次数 据未清除则放入下一等级 以此来减轻垃圾回收机制的负担
  等级高的一般都是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

posted @ 2022-03-10 21:14  弄臣  阅读(3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