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3
python基础学习3
内容概要
- python解释器多版本共存
- python语法之注释
- python变量与常量
- 变量的本质
- 变量命名规范和风格
-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内容详情
python多版本共存
python解释器不同版本可以同时存在并且可以随时切换
首先是python解释器的下载与安装
然后将安装好的两个版本的python解释器所在路径都添加到环境变量
最后重命名python解释器文件名称即可
python.exe-->python2.exe
python.exe-->python3.exe
修改环境变量之后原先打开的cmd窗口无法直接使用关闭重新打卡即可
在cmd窗口中切换 直接python2、python3即可
在pycharm中切换
1.file-->settings-->project-->python interpreter-->选择system interpreter-->切换
2.file-->new projiect(创建新项目)-->pure python-->python interpreter-->interpreter-->切换
python语法之注释
注释:对代码的解释说明
单行注释 #+空格+内容
多行注释 三个单引号 '''多行注释'''
三个双引号 """多行注释"""
# 在pycharm中注释的快捷键ctrl+? 解除注释也是上述快捷键 能够自动区分当前状态是注释还是非注释
'''
python代码的编写规范:PEP8
1.单行注释如果在代码上方则 警号和内容之间空一格即可
2.单行注释如果在代码后面 需要先空两格在 警号和内容之间空一格
使用pycharm的小技巧
用pycharm快捷键ctrl+alt+l直接规范,注意修改变化的地方即可
'''
python变量与常量
变化的量即变量 表示事物变化的状态
不变的量即常量 表示事物固定的状态
'''有时候统称为变量 都是用于表示事物的状态'''
# 代码上的使用
变量名 = 变量值 '''变量三要素即变量名、赋值符号、变量值'''
变量的本质
赋值符号右侧的真实数据(变量值)放在内存空间中
然后给它绑定一个变量名以便于从内存空间中提取该数据
以后需要该数据访问变量名即可
'''一个变量名只能被一个变量值绑定,而一个变量值可以绑定多个变量名。'''
变量命名规范和风格
变量命名规范
1.变量名里只能含有数字、字母、下划线
2.变量名不能数字开头
3.关键词不能作变量名 # 关键词:本身就具有特定功能的单词
eg:print = 0 # 错误
4.变量名要尽量易懂
变量命名的风格
python推荐使用下划线式 # 单词与单词之间用下划线分割
javascript推荐使用驼峰体式 # 单词首字母大写
'''大驼峰与小驼峰的区别是大驼峰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而小驼峰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
常量
常量是绑定一个值后无法修改的,而在python中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常量的。
'''在python中默认的规矩 将变量名全部大写表示常量'''
# 在其他编程语言中常量绑定后无法修改
eg:const pi = 3.14
pi
3.14
pi = 666 # 报错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什么是数据类型?
变量的使用是为了让计算机能够记忆事物的状态,变量的值是用来储存事物的状态的即数据,事物的状态有很多种类所以数据就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即数据的类型。
# 如何查看数据类型 type(数据\变量名)
整型int、浮点型float
整型即整数
eg:年龄 age = 24
年份 year = 1998
人数 num = 2
浮点型即小数
eg:薪资 salary = 1.8
身高 height = 1.80
体重 weight = 62.5
字符串str
字符串即文本类数据
该数据类型需要借助引号 将数据放在引号里
# 单引号、双引号、三个单引号、三个双引号 都可以使用
'''字符串和注释的区别在于左侧有没有变量名和赋值符号,有则是字符串,没有则是注释'''
# 字符串多种方式是为了防止字符串内部的文本也需要使用引号
列表list
列表即多个数据
该数据类型需要借助中括号 将多个数据放在中括号用逗号隔开
# 中括号中的数据不限制种类 并且该数据类型可套用
eg:l1 = ['jason', 'tony', [111, 222, ['heihei', 'haha', ['你追我', '你追到我', '我就去你的棒棒锤']]]]
# 索引取值获取 我就去你的棒棒锤
1.先获取大列表里面的小列表
l2 = l1[2] 将小列表赋值给变量名l2
2.再获取下列表中的小小列表
l3 = l2[2] 将小小列表赋值给变量名l3
3.再基于小小列表获取内部的列表
l4 = l3[2]
4.基于列表通过索引获取值
print(l4[2])
print(l1[2][2][2][2])
# 索引取值从左至右从0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