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数据透视背后原理.xlsx
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操作原理及优势
当我们创建好一个数据透视表后,通过在字段列表里拖动字段,就能生成相应的报表。但此时我们操作的并非数据源本身,大家可以看到,数据源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数据透视表缓存机制
实际上,当创建数据透视表时,Excel会将数据源的数据复制一份到数据透视表缓存中。数据透视表缓存是一个存储系统,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但可以这样理解:
- 当我们双击数据透视表,就如同给数据源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存储在“照相机的存储卡”(即数据透视表缓存)里。
- 之后我们对照片进行放大、缩小、删除等操作,都是通过“照相机”(数据透视表相关操作)来完成,与原本被拍摄的物体(数据源)并无直接关联。
对数据源的保护与操作优势
正因如此,我们对数据透视表内的数据进行任何排列、组合、计算以及格式设置等操作,都不会影响到数据源,二者之间不存在直接连接。也正因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所以数据透视表会占用一定的系统文件空间和存储空间,进而导致Excel文件增大。
有些用户可能会产生疑问:创建数据透视表导致Excel文件增大,进而占用更多内存,使电脑运算速度变慢,这难道不是数据透视表的缺点吗?其实不然:
- 若Excel表中本身就存在大量数据,比如几万条甚至十几万条,将Excel当作数据库来使用时,运行数据透视表确实可能会稍慢。然而,如今电脑配置普遍较高,Excel所占用的这点内存影响并不大。
- 实际上,数据透视表基于缓存而非对原数据进行操作,恰恰是它的优点。这种方式不仅保护了数据源,而且相较于直接操作数据源,速度更快,占用内存更少。
许多没学过数据透视表的人,为保护数据源,通常会先复制一份数据源再进行操作,即便如此:
- 若数据源数据量庞大,直接操作起来也会较慢。
-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还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并保存,就不得不重新复制数据源再次操作,同时操作时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误改数据。
所以,利用数据透视表缓存来操作数据,要比直接对数据源操作更为方便快捷。
数据源与数据透视表的“动态连接”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虽然创建数据透视表后它与数据源看似没有连接,但并非绝对。这就如同照相,若发现照片拍得不理想可以重拍。对于数据透视表而言:
- 当我们修改数据源后,数据透视表不会立即更新,此时需要我们手动点击“刷新”。
- 这个“刷新”动作,就相当于在该时间点将数据源与数据透视表连接起来,而刷新完成后,二者又恢复相对独立的状态。
posted on 2025-04-21 22:55 luzhouxiaoshuai 阅读(5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