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学习架构图-----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3.1版-----3.2版-----3.3版-2016.09.12

第一阶段:2016.08.16-2016.08.22

学习结构图:

分为九部分

1 面向过程

2 面向对象

3 数据类型

4 数据存储

5 三大单元

6 三大框架

7 桌面应用

8 网络编程

9设计模式


第二阶段:2016.08.22-2016.09.08

学习结构图:

分为广度与深度

广度

1 汇编

2 c

3 c++

4 c#

5 php

6 java

7 ruby

8 perl

9 python

10 swift

11 objective-c

12 go

13 其他语言

14 linux

15 windows

16 unix

17 其他系统

18 大数据运维

19 大数据开发

20 linux运维

21 linux开发

22 其他系统运维与开发

23 系统内核

24 网络协议

25 书籍

26 其他//比如游戏

深度

1 语法基础

2 并发

3 设计模式

4 框架源码//五大源码

5 编译源码

6 虚拟机源码

7 API源码

8 数据库源码

9 代码整洁与重构

10 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海量数据与并发


第三次重构:2016.09.09起

8号下午,第二版学习结构总结完善,不过晚上经过车老师指点,有了新的思路,变化极大

分为外层与内层,每层续分广度与深度

主要变化1,增加了内层广度-----------资源-----------

主要变化2,增加了内层深度-----------技术秒杀思维定式-----------

主要变化3,增加了学习顺序的建议//类的实例的属性

  分为三级,一是必须学会(尽量记忆或熟悉),二是了解即可(记住目录,记住要素即可),三是知道就行(记住目录,能随便侃侃就行)

主要变化4,确立了结构单位//编译器的语法,词法,语义

  前面的2个学习阶段总结只有一层结构或者任意分层,本次重构确立了结构最小单位---目录,最小内容提示单位-----要素

  从上到下结构依次为:内外层,深广度,元素,模块,目录,(要素)//不是学习结构,是对内容的结构概括,实现内容与结构分离

主要变化5,确立了学习结构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式//暂不考虑诸如面向过程,面向函数,面向模型之类的其他编程理念

  学习结构抽象为类,下面的具体的学习结构图为JAVA学习的实例图

学习结构图:

  有点复杂,需要借助工具软件,等学会了补上

 


2016.09.10

3.1版新特点:

1 为解决结构图扩展问题,新加入设计模式再次重构学习结构图//比如下面源码扩展,考虑采用factory+反射

2 更改5大源码为6大源码,加入TOMCAT,APACHE.IIS等服务器源码

3 更名为IT学习架构图 


2016.09.11

3.2 版

增加部分思维导图

 


2016.09.12

3.3版

增加:1 三图,架构图,config图,整图

   2 秒杀技术,分为逻辑秒杀与记忆秒杀

 

config:

 

整图: 

 

posted @ 2016-09-09 07:34  火山林风  阅读(32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