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物语」10 神级实习生拯救美国任天堂
如果你也喜欢任天堂,想了解任天堂的历史,欢迎关注《任天堂物语》❤️
上次讲到任天堂一脚迈进家用机市场,一脚踹开掌机市场。但别忘了还有街机,此时的任天堂是三条腿走路的。
家用机的成绩还不错,掌机就更牛了。但街机这条腿还没长出自己的特色,到现在还处于抄袭阶段。
抄的是谁呢?
太空侵略者
要么不抄,要抄就抄行业里最Top的那个。不对,是致敬!
1970年代中期之前,任天堂的主要业务还是卡牌和玩具,之后好不容易带着电机游戏机挤进游戏厅,却被旁边的街机瓜分玩家的金币。当时日本街机市场有雅达利、太东、世嘉等巨头,这个时期任天堂没有街机开发经验,想拿到街机厅的门票并不容易。
难的做不了就做简单的吧,先拿门票上台桌。任天堂首款面向街机的电脑游戏是《电脑黑白棋游戏》。

也许是因为任天堂做过棋牌玩具,也许是因为山内溥喜欢下围棋,也许因为黑白棋对硬件要求不高,反正就先从简单的做起。

游戏虽简单,可受众群体广呀。平时下棋需要2个人,现在1人1机就可以下棋。对于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有福了。
当然,这不是什么枯萎技术的水平思考,实在是没开发经验,只能搞搞简单的游戏。任天堂在1978年凭借《电脑黑白棋游戏》算是踏入了街机市场。

进了门,找大哥。当时在游戏厅最火的游戏有2款,一款是雅达利出品的《打砖块》,另一款是太东出品的《太空侵略者》。
《打砖块》发布于1976年,由当时在雅达利工作的史蒂夫·乔布斯,以及他的朋友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两人设计开发。没错,就是后来创建苹果公司的那个乔布斯,后来由雅达利改造移植到街机里。

在推出《电脑黑白棋游戏》后,老任迅速跟进《打砖块》,推出了《砖块狂欢》。

虽然是抄,但也做了一些改良,比如这款街机内置了3种打砖块的游戏,在玩法上做了点改动。
另一款由太东出品的《太空侵略者》就更火了,据说当时一度使日本的100日元硬币都供不应求(塞硬币进街机里才能运行游戏),火到游戏大佬南梦宫也抄它(就是后来的《小蜜蜂》),微信当年推出小游戏《打飞机》也有一丝致敬成分。《太空侵略者》街机同样供不应求,太东的产能跟不上就授权给一些制作商帮忙制造。但有一些公司拿不到授权,这些公司就擅自生产销售了,也就是盗版。

山内溥的嗅觉是出了名的灵敏,《太空侵略者》这么火不可能不抄袭。《太空侵略者》1978年4月1日在日本发行,老任1979年就跟上了,推出了《太空狂欢》,同样在原版上做了点微调。

吃到甜头的老任继续加码,演变出多款《太空侵略者》。
比如屏幕颜色从单色发展到多色的《彩色太空狂欢》。

还有,如果激光炮不能命中敌人中心则会分裂出新敌人的《SF超级分裂者》

上面几款都是1979年发布的。到了1980年突然发力,做了一款伪3D的《太空侵略者》,名叫《Radar Scope》(《雷达范围》),使用了近大远小的设计,远一点的敌人就小一点,越靠近的敌人就越大。这款游戏在日本的反响也不错,直至它漂洋过海去到美国……

女儿出嫁
聊完了工作狂人山内溥,我们再来看看他作为父亲的一面。
毫无意外,山内溥把公司那套“一言堂”的作风也搬回了家。他本就因工作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再加上一套严苛到不近人情的家规,孩子们自然对他敬而远之。别人家的孩子晚上九点回家算晚,他家的倒好,傍晚六点就得进家门,堪称“监狱级”门禁。
女儿山内阳子对这位父亲的“双标”行为尤其不满。外面的人都知道,山内溥是附近风月场所的常客,私生活相当精彩。最讽刺的是,阳子20岁的生日宴,地点居然选在了一家夜总会。几个艺伎围着她唱完生日歌,吃完蛋糕阳子就自己回家了,而山内溥则心安理得地留下来过夜😂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阳子,身边围绕的都是名流。但在老钱遍地的日本,像山内溥这种靠东风致富的老板,总被看作是“土豪”。
直到一次舞会上,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向她发出了邀请。阳子眼前一亮:这人干净、儒雅,气质脱俗,跟身边那些肤浅的富二代完全不是一个画风。既然来都来了,跳一支又何妨?

没想到,就是这一支舞让两人从此坠入了爱河。
这位让阳子一见倾心的年轻人名叫荒川实,和阳子一样是京都人。但不同于山内家的商业背景,荒川实出身于真正的名门望族。
他父亲荒川和一郎经营着祖传的纺织店“荒川益次郎商店”,已经是老钱了。而他母亲石原美智更是不得了,她是日本9世纪宇多天皇的后裔。往近了说,她的祖父是京都市第一任市长,父亲是国会议员。家里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大人物。
最夸张的是什么?据说当年他父母结婚,两家的地契合在一起,直接占了五分之一个京都!
在这种家庭里,哥哥是公司董事长,姐姐妹妹分别嫁给大学教授和物理学教授,都只能算是“常规操作”。“家境显赫”这个词在他面前,格局都显得太小了。

上图是荒川实。
1968年,荒川实从顶尖学府京都大学毕业,堪称完美履历。但这位豪门二公子心里想的却是:接下来干嘛?人生好像没什么意义。他爸从小就跟他念叨:“要时刻牢记荒川这个姓氏代表的责任!” 可问题是,他又不是长子,继承家业的担子轮不到他。姓氏是荣耀,也是一道无形的枷锁。俗话说得好,上天是公平的,你拥有了财富就得失去赚钱的烦恼。
无所事事的荒川实决定继续读书,跑到美国,去麻省理工读研,攻读土木工程专业。1972年毕业了,回到日本找工作,进了当时很有名的丸红株式会社,在红丸负责海外业务。
如此优越的背景怎么可能撬不开阳子的心呢。山内阳子一回到家就兴奋的跟母亲稻叶美智子说了荒川实的事,喜上眉梢,觉得女儿这次真的遇到了良人。母亲这边是轻松搞定了,但家里真正的“大BOSS”又该怎么办?
山内家和荒川家其实还有过牙齿印。
当年荒川实的叔叔,还跟阳子的姑姑订过婚,连象征两家诚意的信物都换了。正当两边亲戚都等着喝喜酒的时候,荒川家毁约了。这事可把山内家气炸了,当时山内家管家里事的是山内贞,气得直接把荒川家的族徽剪碎,寄回给荒川家。
两家人互相瞧不起对方,荒川家觉得山内家靠赌博工具发家,山内家觉得荒川家是“老古董”,靠祖宗传下的血统撑着,妥妥天龙人。
阳子这事,怎么办怎么办?
最后还得是母亲有办法。她亲自出马,组了个饭局,把荒川实请到家里来,让他直面最终考验。
饭桌上,气氛有些微妙。山内溥坐在主位,全程话不多,但眼神像鹰隼似的,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尽管他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但内心对谈吐优雅、举止大方的荒川实早已打了个好评。
冷不丁地,山内溥开口了:“你大学在哪儿念的?”
荒川实坐直了点,答:“本科在京都大学,研究生去美国读的。”
“美国?” 山内溥抬了抬眼皮,“是哈佛大学不?”
荒川实笑了笑:“是麻省理工。”
山内溥眉头都没皱一下,淡淡扔了句:“没听过~”
旁边的阳子赶紧打圆场,声音都透着点急:“爸,其实麻省理工也特别好!”
山内溥转头瞅了她一眼,反问:“特别好?能比哈佛强?”
荒川实脸上的笑瞬间僵了,嘴角抽了抽,只能干笑两声,手都有点不知道往哪儿放。
山内溥心里头转了个弯:得了得了,再揪着这事儿问下去,反倒显得我没见识。于是话头一转,突然对着荒川实来了句:“你想娶我女儿是吧?尽快!”
这话一出来,阳子眼睛瞪得比灯笼还大,嘴巴都差点合不上,心想:这、这就成了?也太容易了吧!刚才还审犯人似的,怎么突然就拍板了?
荒川实哪还敢耽误,点头如捣蒜,忙不迭应道:“是!您放心!”
半年后荒川实和山内阳子在京都平安神宫举办婚礼。
美国任天堂的诞生
山内阳子的婚后生活并没有幻想中那么快乐。倒不是荒川实对她不好,关键这人跟山内家的人一样,也是个实打实的工作狂!他是红丸海外业务部的核心,一年 12 个月有 13 个月都飞来飞去。跟同事开会、陪客户应酬的时间,比跟阳子单独相处的时间还要多。新婚夫妻哪儿经得住这个啊?阳子虽说名分上是已婚了,可白天家里空荡荡,晚上也常等不到人,日子过得跟守活寡差不多,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1977年,荒川实接到一个任务,公司让他去加拿大温哥华牵头建一座大型公寓,他当总负责人。这活一听就不是三五天能搞定的。阳子这回咬咬牙:不行,我得跟过去!再这么两地分着,家都快散了。
可真到了温哥华阳子才知道这里比守活寡更苦。她从小吃惯了寿司,哪受得了天天汉堡?生活圈子也全乱了,以前在日本,身边有朋友、有家人,想聊聊天随时能约。到了这儿,连个能说知心话的熟人都没有,想融入当地人的圈子更是难上加难,光听他们说英语都得反应半天。
不过话说回来,亚洲女性的韧劲是真足。阳子也没抱怨啥,心里琢磨着:日子再难,也得往下过啊。她一边把女儿照顾得妥妥帖帖,一边主动学起英语学。
这边阳子慢慢适应生活,那边荒川实的公寓项目也顺顺利利推进。项目成了,公司自然也给了回报:升职,还加薪。不过他本人倒不怎么看重这些,竟家里也不缺这点钱。
一家人围着桌子闲聊,山内溥顺口问了句小两口最近过得咋样。一听荒川实还是跟以前一样,在工作上特上心、肯投入,山内溥心里头更满意了,这女婿是越看越对胃口。
聊着聊着,山内溥突然开口:“我打算在马来西亚建个厂,要不你过来任天堂,帮我搭把手?”
这话刚说完,阳子当场就跟被雷劈了似的,猛地一下就跳起来反对,嗓门比平时高了:“达咩!绝对达咩!”

她从小就不喜欢任天堂,以前爸把所有时间都扑在任天堂上,对家里不管不顾的,她可太清楚那滋味了。现在要是荒川实也去了任天堂,那不就等于自己又嫁了个 “爸”?天天见不着人,守活寡的日子她可不想再熬一遍!
再说荒川实这边,他本来对马来西亚那地方就没多大兴趣,再一想,岳父这话听着更像随口的客套,哪能真说让去就去啊?所以也没当回事,顺着话茬委婉地拒了,没答应下来。
时间一晃就到了 1980 年,山内溥意识到不能再拖了,日本市场就那么大,再怎么折腾也撑不开更大的场面。可美国不一样啊,那是家用机的老家,玩游戏的人多、基础也好,任天堂想真的做大做强必须去美国插个旗才能打开局面。
可到底派谁去呢?山内溥的儿子山内克仁此时还有点嫩,不是去美国开荒的最佳人选。再看任天堂内部的亲信员工,虽说靠谱,可问题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通”,虽然熟悉日本的市场规则和玩家习惯,可熟悉的配方放到美国市场不一定有效。左挑右选,最后还是觉得荒川实最合适。
于是这次,山内溥又提了让荒川实加入任天堂的事,还特意把阳子也叫了过来。他心里清楚,上回阳子拦得那么坚决,这回要想谈成,必须先过了阳子这关。
见面时,山内溥没绕弯子,把任天堂要去美国开拓市场的计划,从头到尾、一五一十地跟荒川实和阳子讲了一遍,最后还补了一句:“这个美国项目,我不插手,全交给你管,你说了算。”
阳子当场就惊着了,她太清楚父亲的脾气,在任天堂向来是说一不二的 “一言堂”,什么事都得他拍板定夺,现在居然愿意把美国这么重要的市场完完全全交给荒川实?
她心里也跟着明白过来:有父亲这句 “全交给你”,再加上是美国这么关键的市场,荒川实根本没法推辞,这不仅是实打实的信任,更是难得的机会,换谁都难以拒绝。既然拦不住,也知道这事对荒川实好,阳子也就没再像上次那样反对了。
到了 1980 年 4 月,任天堂的美国分公司总算落地了,就是后来大家知道的美国任天堂(Nintendo Of America),地址选在纽约。

(上图不是美国任天堂刚成立的照片,这里插个入图主要希望文章看起来没那么单调😁)
不过这分公司是真小啊,小到啥程度?整个公司算下来,员工就俩:一个是负责人荒川实,另一个就是他老婆山内阳子。名副其实的夫妻店。

上图是美国任天堂现在的样子
左脚先踏入美国,踩坑了
到了纽约之后,阳子的状态反倒比之前好太多了。之前在京都时,她总见不着老公的人影。到了温哥华,又一直融不进当地的圈子,心里总闷得慌。可到了纽约,俩人要一起实打实创业打拼,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反倒把之前的那些忧愁都抛到脑后了。
美国的环境本就更包容,加上阳子自己也投入到工作里,慢慢变得越来越自信,整个人的状态肉眼可见地好起来。有一回,山内溥特意去美国探望他们小两口,一见到阳子,就觉得她整个人像换了个样子,充满活力。山内溥心里特别满意,看着夫妻俩把美国分公司的摊子慢慢支起来,对女婿荒川实也更放心了。
1980年的时候电子游戏是个很受欢迎的新玩意。但据说荒川实自己不碰游戏,完全是个门外汉。怎么才能把街机卖出去呢?他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第一份工作在红丸做房地产,现在突然跑到美国来卖游戏机,真是跨行如隔山。自己不懂,那就找些懂的人来帮忙吧。
那去哪儿找呢?荒川实就往街机厅跑,虽然他一点都不懂游戏,但会观察,看谁喜欢玩游戏,看他们正在玩什么。他每天都去游戏厅,也不花钱玩,就直勾勾盯着里面的玩家,看谁玩得眼睛发亮,看谁笑得最开心。没几天,游戏厅里的玩家就传开了:大家小心点,有个怪大叔整天来这儿晃悠,不玩也不花钱,就盯着我们玩。
有几个胆子大的青少年主动过来问:“大叔,你怎么天天在这儿逛啊?不用上班吗?”
荒川实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说:“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不对,是:“小朋友,其实是想问你们想不想做和游戏相关的工作?”

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爱好能当饭吃的话,真是做梦都会笑醒。他们架不住好奇心,就跟着荒川实去了他的办公室。一进门才发现,这大叔还真的是卖游戏机的!试玩了一下街机,感觉特别好,于是就开始帮荒川实给各个游戏厅推销街机。
有了这些小朋友帮忙,美国任天堂的名字慢慢传开了,还传到了一家叫 Fareast Video Company 的代理商耳朵里。这家公司规模小,名气却不小,整个公司也只有两个人,分别是阿尔·斯通和罗恩·朱迪。他俩是华盛顿大学的同学,关系特别铁。上大学时就一起做点小生意,毕业后去公司打了阵子工,不喜欢朝九晚五的职场,就一起辞了职出来创业。这些年起起落落,生意没做得多大,名气倒是打出去了,说简单点,他俩有点像现在我们说的代购。
斯通和朱迪本来就喜欢任天堂的玩具,也清楚此时美国正刮着街机热,大家对这种新奇东西很买账。之前他们还靠转卖任天堂的街机赚过点钱,现在任天堂在美国开了分公司,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机会。
荒川实也通过一些渠道打听到了 Fareast Video,主动联系上斯通和朱迪。俩人跟他说:“只要游戏够好玩,我们保证能把它卖好。”
当时最火的游戏是《太空侵略者》,任天堂也改编过几个版本,在日本也挺受欢迎的。荒川实一股冲劲上来,干就完了!梭哈!他直接向总部下了订单,要了三千台《Radar Scope》,就是之前说的那款带伪 3D 效果的 “太空侵略者”。
现在的热门游戏是《太空侵略者》,任天堂也改编过几个版本。干就完了!梭哈!于是他向总部下了订单,要了3000台《Radar Scope》,也就是前面说的那款有伪3D效果的“太空侵略者”。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为了节省运费,荒川实选了海运。任天堂把3000台《Radar Scope》打包好,从京都府北部的舞鹤港发出去,等运到纽约的新泽西港,已经过去四个月了。这四个月里出了大事,《太空侵略者》被新出的《吃豆人》打趴下去了!

现在玩家的注意力全在《吃豆人》上,连《太空侵略者》本身都不好卖了,更别说它的模仿款《Radar Scope》。
斯通和朱迪使出浑身解数也只卖出1000台,剩下的2000台全堆在仓库里。这次豪赌斯通和朱迪也投了不少钱,朱迪甚至找她姑姑借了五万美元撑着生意,都做好了一辈子还债的准备。
没办法,荒川实只能给岳父山内溥打电话,把美国任天堂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山内溥听了也不高兴,心想一向稳重的荒川实,这次怎么这么冒进?
做游戏和做房地产确实有点差别,产品的生命周期完全不同。荒川实想到,不动街机柜体,只更换里面的游戏是不是可以。任天制作一款新的游戏发到美国,街机柜刷上新图案,就可以当作新街机卖了。这样的方式,应该可以清掉库存。
荒川实这才明白过来,做游戏和做房地产真不一样,产品的生命周期差太多了。突然,他想到一个办法:要是不换街机的柜子,只把里面的游戏换掉行不行?让任天堂做一款新游戏,把主板发到美国,再给街机柜子刷上新图案,不就能当新街机卖了?这样说不定能清掉库存。
于是荒川实又向山内溥求助:“大哥,您帮帮忙吧!不是我们销售不行,是《Radar Scope》真的打不过《吃豆人》,能不能让总部设计点好玩的新游戏啊?”
山内溥听了,无奈地说:“行了行了,给我点时间,我想想办法!”
大金刚问世
山内溥其实不是不想帮荒川实,实在是公司这会儿人手太紧张了 —— 自从 Game&Watch 意外卖爆后,货根本供不上需求,市面上冒出来不少山寨 Game&Watch,任天堂连打假的功夫都没有。横井军平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把所有精力都扑在新一款 Game&Watch 的研发上,整个公司的资源几乎都往这边倾斜,根本抽不出多余的人手。
山内溥在公司里转了一圈,瞅来瞅去,好像就只有宫本茂相对清闲点。这小子当初面试的时候看着挺机灵,虽说没干过什么大事,但眼下也没别的人选了 —— 就他吧!
很快,山内溥给荒川实回信了:“荒川,人我已经帮你选好了。”
荒川实一听,赶紧问:“这么快?是竹田玄洋吗?”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司里有经验的老人。
山内溥在那头答:“不是。”
荒川实又猜:“那是上村雅之?”
“也不是。” 山内溥还是否定。
荒川实一听,立马乐了,语气都松快了:“嗨呀,不就是两千台街机卖不出去嘛,犯不着劳烦横井军平吧?哈哈哈哈!” 他还以为山内溥要把公司的核心大佬派过来,心里反倒觉得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
结果山内溥慢悠悠地说:“是宫本茂。”
荒川实当场愣住,语气都懵了:“谁?这是谁啊?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人很厉害吗?”
山内溥解释:“是朋友介绍进公司的,来这儿都三年了,一直没什么具体的活儿干,他是学画画的,脑子很灵,所以这次想让他试试。”
荒川实拿着电话,半天没回过神,嘴里嘟囔着:“哎…… 不对啊…… 你这……”
他心里也明白,岳父确实没说不帮忙,可这帮忙的方式,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说是帮了,可派来的人自己连听都没听过,跟没帮好像也没差多少。现在只能等了。

其实真不能说荒川实有偏见,换谁遇到这事都难接受,80年代做电子游戏的,基本都是工程师出身,要么懂硬件,要么会写软件,哪见过设计师、画家来做游戏开发的?更别说这人还是个没做出过半点功绩的 “关系户”,换谁心里都得犯嘀咕。
宫本茂确实不懂硬件,也不懂软件。他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想的游戏概念画出来、讲清楚,把想法传递给工程师,再让工程师把这些想法变成能玩的游戏。有点像现在的产品经理和 UI 设计师合在一起的角色。但也正是从宫本茂开始,“游戏设计师” 这个专门的职业才算正式诞生。
山内溥也不是故意拿宫本茂忽悠荒川实,当时公司是真抽不出其他人。横井军平被Game&Watch 绑得死死的,就算横井军平自己不绑自己,山内溥也会动手将他和Game&Watch焊死,Game&Watch对于当时的任天堂来说太重要了。而其他有经验的人也都有手头的活。
山内溥自己也在出力,他还特意去联系《大力水手》那边,想拿动画版权来做改编游戏,可版权谈了半天没下文。就算这么忙,他还是挤时间安排横井军平抽空指导宫本茂,算是尽了最大的力。
时间不等人,既然《大力水手》的版权拿不下来,那就干脆自己原创。没过多久,任天堂就把新游戏的主板寄到了荒川实手里。他赶紧拆开快递,一眼就看到了 “《Donkey Kong》(《大金刚》)” 几个字,连忙把主板装到街机柜子里,插上电源开机。一看画面,荒川实差点没站稳,感觉两眼一黑。

这是什么玩意儿啊?屏幕上方一只猩猩往下丢木桶,玩家要控制个小矮人上蹿下跳躲木桶,既没有《太空侵略者》射来射去的刺激,也没有《吃豆人》追来追去的紧张,跟当时流行刺激肾上腺素的游戏完全不一样。

旁边的斯通和朱迪也看傻了,俩人大眼瞪小眼,心里满是失落。
荒川实看着屏幕,心都凉了,转身对斯通和朱迪叹口气:“对不起,看来这事是真的要黄了,一切都结束了。” 说完又转头对仓管菲利普斯说:“把东西都打包好吧,准备收拾收拾。”
可菲利普斯压根没听他说话,眼睛死死盯着那台《大金刚》,手还在不停操作,完全沉迷进去了。荒川实瞅了眼菲利普斯的眼睛,瞬间愣了。只见菲利普斯的眼睛亮得吓人,跟他之前在游戏厅里看到的、那些玩得入迷的孩子眼里的光一模一样!菲利普斯本来就是个骨灰级玩家,这会儿跟焊在街机前似的,怎么拉都拉不动,眼睛亮得像工业射灯。荒川实心里突然冒出来个念头:难道这游戏还有戏?

再加上山内溥极力推荐这游戏,荒川实咬咬牙:反正都这样了,也没什么可输的,再赌一把!
于是他拉着斯通和朱迪,扛着《大金刚》街机一家家找游戏厅老板谈,姿态放得特别低:“您先把机器放这儿,不要钱,等赚了钱咱们再分成。” 好说歹说,总算有一家老板愿意试试,摆了一台在店里。
那天荒川实三人坐立难安,既盼着能有好结果,又怕等来的还是失望。结果《大金刚》还没工作满8小时,游戏厅老板就派人来找他们了,说:“你们那台《大金刚》好像坏了,根本没法玩。”
荒川实心里 “咯噔” 一下,后背瞬间冒冷汗,脸也红了,满脑子都是 “果然还是不行”,赶紧跟斯通和朱迪一起往游戏厅跑,心里想着 “就算产品不行,服务总得跟上”。可到了现场一看,三人都傻了,这哪是机器坏了?分明是投币箱做得太小,硬币全塞满了,新的硬币塞不进去,游戏自然没法启动!
游戏厅老板也懵了,从没见过哪台新机刚摆一天,投币箱就满得装不下钱的。荒川实三人又惊又喜,当场忍不住喊出声:宫本茂,🐂🍺(破音)

消息一传开,游戏厅老板们都动了心 —— 那台《大金刚》这么能赚钱,谁不想要?之前那家老板立刻加订了好几台,其他老板也跟着抢,仓库里堆着的2000台街机很快就卖光了。后来还有其他游戏公司找上门,想把《大金刚》的版权买断,荒川实没同意。最后这款街机前前后后一共卖出了6万台,在北美创造了约1.2亿美元的利润,彻底盘活了美国任天堂。

宫本茂也一战成名,之后宫本茂继续创作出《马力欧兄弟》,任天堂从此多了一个开发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一开发部是横井军平带队,第二开发部队长是上村雅之,第三开发部头子是竹田玄洋,而第四开发部则由宫本茂扛着大旗。
再说说《大金刚》背后那些研发的事。有横井军平在背后撑着,宫本茂脑子里那些想法,大多都能很快落地变成实际的游戏内容。

而且这游戏特别不一样的一点是:它先有完整的故事,再根据故事做游戏,这在当时的电子游戏里还是头一回。
故事讲的是一个木匠养了只猩猩,结果有天猩猩觉得木匠待它不好,气不过就把木匠的女朋友给绑走了。木匠一知道这事赶紧就去救女朋友。游戏里那幕大家看到的,大猩猩在上面扔木桶,木匠爬梯子、跳跃躲避障碍物,一路往上冲,就是为了到顶层把女朋友救回来。
宫本茂设计主角的时候,也费了不少心思。那时候游戏的显示效果不行,画面分辨率低,要是主角五官做小了,玩家根本看不清。所以他特意把主角的鼻子、眼睛做得格外大,一眼就能认出来;衣服也选了红蓝这种鲜亮的颜色,搭配木匠的身份,看着特别醒目。

后来讨论到头发设计,大家犯了难:要是给主角画头发,他一上蹿下跳,头发就得跟着飘动才自然,不然看着就别扭。可那时候的技术,要做头发飘动的效果,程序上太麻烦了。宫本茂想了想,既然这么费劲,干脆别做头发了,给主角戴个红帽子不就完了?那个标志性的红帽子就定下来了
说出来你可能会惊讶,这个戴红帽子的木匠,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熟得不能再熟的马力欧!

不过那时候他还没叫“马力欧”这个名字(官方译名“马力欧”,其实我更习惯叫他“马里奥”),大家都叫他“JumpMan”(就是“跳人”的意思),而且也不是后来那个水管工的形象,那会儿他就是个普通的木匠。
直到后来《大金刚》火了,而且JumpMam这个角色人气也很高,任天堂才决定要把游戏角色IP培养起来,给JumpMam命名时,荒川实提出,当时美国任天堂经济困难,有时候甚至连仓库房租都交不起。仓库房东(Mario)也不是什么善男顺女,嘴巴毒得要死,你嘴这么臭,那你就做那个小矮子跳跳人吧。房东Mario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被这么一种方式流传至今😂。
除了设计游戏和主角,宫本茂还把自己的音乐本事用上了。游戏里的背景音乐(BGM),就是他亲自做的,听着特别有那股紧张又热闹的劲儿。
关于游戏名字的由来,
宫本茂想突出猩猩有点 “蠢萌” 的感觉,就选了 “donkey”(英文里是 “蠢驴” 的意思)当意向;而 “King Kong”(金刚)早就深入人心,一提 “Kong” 大家就知道是大猩猩,所以合在一起就叫《Donkey Kong》,国内一开始常翻译成《大金刚》。
不过后来也有过别的译名,比如 “森喜刚”,现在最新的那部猩猩相关作品,又叫 “咚奇刚”。还有说法说,“森喜刚” 和 “咚奇刚” 其实不是同一只猩猩,算是不同的角色。

贼好玩!!!
其实《大金刚》最开始在日本发售的时候销量并不好,在北美市场爆火也是一年后的事。公司内部大多数人也不看好这款游戏,这对宫本茂来说真的是很沉重的打击。唯独一人像铁粉似的坚定认为《大金刚》是一款好游戏,一定会大卖,这人就是山内溥,一个不玩游戏的人。
任天堂这边的《大金刚》从1981年上市就卖爆,另一边环球影业的《金刚》也在虎视眈眈。在美国,谁都知道《金刚》是我们环球的。不知道你哪来的胆子也敢叫金刚!
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任天堂这只大金刚今天还在笑嘻嘻,但在当时任天堂又是如何跟环球掰扯的呢?我们下一回再聊~

如果你也喜欢任天堂,想了解任天堂的历史,欢迎关注《任天堂物语》❤️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