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物语」07 黎明前的黑暗,玩具大王又差点完蛋
❤️ 如果你也喜欢任天堂,想了解任天堂的历史,可以看看我主页的《任天堂物语》合集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上次讲到维修师傅横井军平上班摸鱼,捣鼓出“超级怪手”,意外地将濒临倒闭的任天堂从ICU里捞了出来,还顺手踹开了玩具世界的大门。但“超级怪手”的成功,本质上是一次精巧的机械胜利,它的快乐源泉是弹簧和杠杆,跟电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这难不到横井军平,电子工程毕业的他虽然学习成绩一般,底子还是有的。

在高端塑料玩具领域打不过乐高,那就用非对称作战这套打法吧。小米也是这么做,雷军和李翔的访谈节目里也提到,小米第一台车(su7)不跟国产的其他国产品牌在 SUV 这条赛道上竞争。这套思考模式也很值得细品。
造玩具的与卖电池的
“超级怪手”的成功,让横井军平一夜之间从维修工晋升为新成立的研发部门负责人。他提出的“枯萎技术的水平思考”——即用廉价成熟技术创造全新玩法——成了任天堂的开发圣经。这一理念的首次电气化尝试,就是1966年的“对讲机”。

这款对讲机是夏普(当时叫早川电机工业)代工生产的,但外形设计得很像玩具,所以就当玩具卖了。
之后又推出了超级发球机。

离谱的是任天堂真的很懂得联名,在超级发球机大卖的时候还找了棒球明星代言,换了个包装,但价格翻了一倍。但完全不影响销量,第1年卖出80万台,第二年飙升到100万台。

虽然销量还没超越超级怪手的120万套,但超级发球机的价格贵啊,超级怪手600日元1个,超级发球机1480日元一台。
在这些电动玩具中最有趣的就是爱情测量仪了。它利用简单的电路,通过测量情侣牵手时的身体电阻来显示所谓的“爱意值”,在那个保守的年代,这玩意儿简直是年轻人进行肢体接触的完美借口,一个天才的社交道具。

正是在开发这类电子玩具的过程中,横井军平遇到了一个将改变任天堂命运的人——上村雅之。
当时,日本的玩具市场充斥着对美国流行玩具的廉价模仿,缺乏原创精神。而任天堂却是个异类,总能捣鼓出一些闻所未闻的古怪玩意儿。这引起了上村雅之的注意。他名义上是夏普公司的工程师,但同时也肩负着销售任务,到处推销公司的新技术,比如当时还很稀罕的光敏元件,一种可以感知光线的太阳能电池技术。
当上村雅之敲开任天堂的大门,向横井军平推销这些光敏元件时,两个技术宅一见如故 。上村雅之惊叹于任天堂的原创精神,而横井军平则对这些能“看见”光的小零件产生了浓厚兴趣。上村雅之提议:“能不能用我们的光敏元件,搞点创新的玩法?”横井军平的脑子转得飞快,他当即想到,如果把一个光源放进玩具枪里,再把光敏元件装在靶子上,不就能做出一套安全的射击游戏吗?
这个想法让两人兴奋不已。横井军平的动手能力堪称恐怖,没花多长时间就做了个光线枪玩具的 demo 出来。
这套系统原理巧妙:枪发射一道短暂的光束,而靶子里内置了夏普的光敏电阻。当光束精准命中靶子上的传感器时,传感器瞬间通电,触发一个机械装置。于是,玩家就能看到啤酒瓶靶“啪”地一下裂成两半,或者听到狮子靶发出一声咆哮 等。这些机械装置就是“中枪效果的玩具”。

上图是光线枪SP系列,1970年发售,980日元起。买了枪,想尝试更多玩法就需要买更多的靶子。这套设计思路真的很天才。
1年后还迭代了技术,在光枪上安装了相机专用的闪光灯,实现了100米以上的超远射程。当然,价格也更贵了,2500日元起。
稍微搞多两套靶子,总价就接近1万日元了。这在当时的日本来说,花1万日元买玩具多少有点破天荒的感觉。
第一年基础版大卖。而后面的升级版由于价格太高导致销量惨淡,不到3个月就退出市场。
尽管如此,任天堂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又陆续设计出超级潜望镜、光线电话、左转遥控RX系列等有趣玩具。
山内溥看着玩具的升级、利润的飞涨,做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决定:你不是来推销零件的吗?干脆连你这个人一起“买”过来!1971年,上村雅之被正式挖入任天堂,与横井军平并肩作战,任天堂的第二位英杰到位,任天堂的电子化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上村雅之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应该有听过“红白机”吧?他就是红白机之父。

上村雅之生于1943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夏普,然后被任天堂挖走。日后他还会拯救美国游戏业大萧条,但这都是后话了,我们之后再聊。
在保龄球馆废墟上建立帝国
光线枪玩具的巨大成功,让山内溥的野心急剧膨胀。恰在此时,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了他面前。
70年代初,曾在日本风靡一时的保龄球热潮突然退去,速度之快如同海啸过境 。一夜之间,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闲置的、巨大的保龄球场馆,成了“旺铺转让”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传统的步枪打靶场却依旧火爆。横井军平亲自去体验后,觉得用自家的光线枪技术完全可以复刻,把户外运动搬进室内。而且成本更低,也更安全。
山内溥立刻嗅到了商机。他亲自调研后发现,这些废弃的保龄球馆简直是未来的金矿。他的构想是:低价租下空场馆,改造成高科技的光枪射击场,用电子记分,这不就是一台台印钞机吗?
这个想法在当时极其新潮,但从一个掌上玩具放大成一个商业娱乐设施,技术难题呈指数级增长。比如,如何让靶子(飞碟)按照复杂的规则移动?如何让系统在玩家击中移动靶的瞬间,精确无误地实时记录成绩?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横井军平和上村雅之的知识范畴。
就在项目陷入瓶颈时,横井军平为公司发掘了另一位天才——竹田玄洋。

竹田玄洋生于1949年。1971年毕业于静冈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毕业后在三洋电机打过工。平时也很爱动手做点小玩意,手搓火车和飞机模型都是家常便饭。
1972年竹田玄洋在报纸看到任天堂在招人,被任天堂的创意吸引住了,猛投简历。任天堂此时很需要这个电机工程专业的人来解决光枪射击场的各种难题,双方一拍即合。至此,任天堂第三位英杰到位。
竹田玄洋一来,所有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凭借扎实的半导体知识和动手能力,他迅速设计出了一套稳定可靠的系统,完美解决了移动靶追踪和电子计分等核心问题 。
1973年,在三位技术天才的合力下,任天堂第一家“激光飞碟射击场”在京都开业。

开业当天,人山人海。这种前所未见的高科技娱乐形式,让当时的日本人为之疯狂,许多人宁愿排几小时的长队,也要体验一把光枪射击的快感。订单如雪片般从全国各地的场馆老板那里飞来,山内溥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庞大的线下娱乐帝国即将在自己手中诞生 。
天有不测风云
在任天堂第一家激光飞碟射击场爆火后,还没来得及开分店就陆续有快倒闭的保龄球场找任天堂下单购买光枪设备了。山内溥见状还专门建立了宜家分公司——任天堂休闲娱乐系统株式会社,专门负责销售和设备维护。
可天有不测风云,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石油危机。
对于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日本来说,这无异于一场经济地震。能源价格飙升,通货膨胀失控,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人们捂紧了钱包,所有非必要的休闲娱乐开支被瞬间砍掉。
这场危机,对任天堂的激光飞碟帝国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那些下了订单的保龄球场老板们,还没等设备安装好,就发现店里已经门可罗雀。恐慌之下,他们纷纷取消了订单 。任天堂的电话被打爆了,但传来的不是催货的喜讯,而是一封封解约的通知。
一夜之间,堆积在任天堂仓库里的那些高科技设备,从未来的现金牛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更可怕的是,为了这个项目,任天堂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订单的雪崩式取消,直接导致公司背上了巨额债务 。
山内溥回忆起那段日子说道“我不知道能撑多久,那段时间每天都过着走钢丝般的日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街机时代的黎明
激光飞碟射击场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山内溥也不是轻易放弃之人。在整个研发、建店、推广等一系列过程中,任天堂积累了技术和销售网络。同时也从“toC”业务拓展到“toB”。相比起一般的消费者,如果销售对象是行内人的话,交易起来会更加有容易,需求和产量的预测都更加轻松。
山内溥的商业圣体也开始发光。既然大型射击场馆卖不出去,那就把它们拆解、小型化,塞进更灵活的街机厅里。1976年,任天堂推出了“激光飞碟”的紧凑廉价版——“迷你激光飞碟”。
但这仅仅是清库存的求生之举 。
真正的转机,来自于横井军平的又一次脑洞大开。他意识到,光枪技术的核心是“互动”,而提升互动体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玩家射击的不再是塑料飞碟,而是更生动、更具故事性的目标。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堪称疯狂的想法:将光枪射击与16毫米胶片电影放映机结合起来 。
这就是“模拟系统”的诞生。这套系统将预先拍摄好的真人西部牛仔对决的影像,投射到街机屏幕上。玩家手持光枪,与屏幕上的牛仔展开生死决斗。当影片中牛仔的眼睛闪烁时,玩家必须立刻开枪。如果成功,系统会切换到牛仔中枪倒地的胶片;如果失败,则会播放玩家被“反杀”的画面 。
1974年,该系列的第一款游戏《荒野枪手》问世,立刻引爆了街机市场 。

这种身临其境的电影式互动体验,是当时玩家闻所未闻的。它不再是简单的打靶,而是一场真正的“电子游戏”。《荒野枪手》成了任天堂的救命稻草,随后推出的《射击训练师》、《天翔鹰眼》、《EVR赛马》等一系列同类街机游戏,都大获成功 。
正是靠着这些“技术降维”的街机产品,任天堂不仅奇迹般地还清了巨额债务,还完成了宝贵的资本和经验积累 。激光飞碟的惨败,像一次残酷的压力测试,把任天堂逼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赛道。这次意外的街机之旅,让任天堂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电子娱乐”,并为他们日后席卷全球的家庭游戏机霸业,铺平了最后一段道路。
从此开始就进入我们相对熟悉的任天堂了。之后任天堂是如何进入家用机领域的?我们下回分解。
⭐️ 如果你也对任天堂的故事感兴趣,欢迎关注 👉《任天堂物语》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