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中的quire
非常正确,👍 你提到的 Posit 中的 Quire 确实和你前面看到的 定点精确累加器(fixed-point accumulator FMA) 在原理和用途上非常相似。下面我们从结构、用途和优劣三方面来对比分析。
✅ Quire 是什么?
Quire 是 Posit 数字系统中提出的一种超大精度定点累加器,用于支持 exact dot product(EDP,精确点积),其设计初衷就是避免浮点运算中重复舍入带来的误差累积。
🔍 与定点精确累加 FMA 的对比
| 对比项 | Posit + Quire | IEEE + Fixed-Point Accumulator FMA |
|---|---|---|
| 输入格式 | Posit 数(如 posit<16,1>) | IEEE 浮点数(如 FP16) |
| 累加器格式 | 定点表示(超宽),称为 Quire | 定点表示(如 80-bit) |
| 精度 | 全程精确,无舍入误差 | 全程精确,无舍入误差 |
| 是否中间舍入 | ❌ 无(只在最后做一次舍入) | ❌ 无(只在最后做一次舍入) |
| 数据表示范围 | 根据 Posit 动态范围而定(超指数大) | 固定位宽,需预估上限 |
| 是否标准支持 | Posit 生态下原生支持 Quire | IEEE 754 中无类似定义 |
| 运算用途 | 高精度点积、矩阵乘、推理训练 | CNN 推理、点积加速等 |
| 典型格式大小 | posit<16,1> → quire<16,1> 为 512-bit | FP16 → 80-bit(可扩展) |
🧠 示例解释
-
Posit:
posit<16,1> × posit<16,1> → quire<16,1> 累加 (512位定点空间,容纳多次乘积结果) -
IEEE:
fp16 × fp16 → shift → 80-bit fixed-point 累加
两者的本质行为是一样的:避免每次乘加操作都舍入,转而将乘积全部存入高精度容器,最后统一归一化与舍入输出。
🎯 总结
| 项目 | 对应 |
|---|---|
| IEEE 的 fixed accumulator FMA | Posit 的 Quire |
| IEEE 的 MPFMA | Posit 的普通 fused op(如 posit_fma) |
| Posit 的 Quire | 是定点结构 + posit接口封装,精度控制更强,范围更广 |
所以你完全可以把 Quire 看作是 Posit 世界里的“定点精确累加器”,本质思想一致,只是 Quire 结合了 Posit 自带的指数调节机制,动态范围更大、误差更小、更适合点积等应用。
如果你正在做 posit-based 硬件或者想用 posit 替代 IEEE FMA,Quire 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加速部件,尤其在矩阵运算、神经网络推理中有极大潜力。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我们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传统 FMA 架构(如 fp32×fp32+fp32)不适合处理大量 fp16 输入,其根本原因在于位宽匹配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精度对齐复杂:
🚧 原因详解
🔸 1. 资源浪费:硬件路径被“过度设计”
解释:
- FP32 乘法器、加法器和对齐单元的位宽远远大于 FP16 所需。
- 用
fp32×fp32+fp32来处理fp16数据,大部分高位位宽永远不被有效使用。
类比:
就像你用一个 18轮大卡车运一包快递,发动机、底盘、油耗都超出所需。
具体例子:
| 操作 | 位宽 | 实际有效比特 |
|---|---|---|
| FP16 | 16位 | 有效仅10位尾数 |
| FP32 | 32位 | 包括23位尾数、8位指数 |
| → 所以处理 FP16 时,FP32 结构约有50%以上的硬件处于“空转”状态 |
🔸 2. 精度结构不匹配:对齐复杂 + 舍入误差更难控
问题点:
-
将
fp16乘积转换成fp32累加,会引入:- 格式转换(需插入转换指令或模块)
- 额外对齐逻辑
- 两次舍入(转换舍入 + 累加舍入)
-
对于 CNN 等算法来说,这些小误差的累积可能导致输出精度偏差
示例:
fp16 a = 1.00101101e+3
fp16 b = 1.00100000e-2
a * b → 用 fp32 表示 → 加到另一个 fp32 → 舍入误差扩散
🔸 3. 吞吐瓶颈:FP32 路径延迟更长,功耗更高
-
fp32FMA 通常带有复杂的:- 尾数乘法器(24x24-bit)
- 尾数加法器(27-bit 对齐 + GRS位处理)
- 归一化 + 舍入逻辑
-
如果你用它做
fp16推理,会:- 占用更大面积
- 单位能效降低
- 周期数增加,吞吐下降
🔸 4. 体系架构调度变复杂
-
标准
FMA32要求输入和输出都用fp32表示。 -
若你从内存中读取
fp16,就需要每次都转格式,否则无法与 FMA 直接接口。 -
在硬件上会产生:
- 转换单元(fp16→fp32)
- 调度延迟(数据通路不对齐)
- 流水线断裂(FMA路径等待数据转换完成)
✅ 所以为什么需要 MPFMA 或定点累加?
| 问题 | 解决方式 |
|---|---|
| FP32 架构处理 FP16 数据浪费 | 设计“MPFMA”:fp16输入,fp32累加 |
| 中间舍入误差 | 用定点累加器(如80-bit)一次性精确累加 |
| 面积和功耗 | 替代用更短路径、更低电压域处理 |
| 吞吐量低 | 简化路径 + 单周期旁路提升效率 |
🧠 总结一句话
传统 FMA 是为高精度通用计算设计的,不适合处理大量低精度 FP16 数据,因为它在资源、精度和能效方面都显得笨重而低效。低精度场景更适合定制化设计,如 MPFMA 或定点累加架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