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中奇怪的术语

前言

刚刚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术语,可能是翻译问题。我这里做一个记录,写着玩的。

术语

  1. 套接字:socket
  2. 句柄:handle,我是当成一个可操作的对象来理解。这东西从我大一学c开始就没弄懂过,不知道哪个人才翻译的
  3. 鲁棒性:robust,健壮性的意思。
  4. 使能:最早见于数电的芯片引脚,有个使能端。使能,就是使之能够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启动的意思。那么数电里的使能端,就是充电的端口(上电的地方)
  5. 总线:英文名叫bus,总线是计算机软硬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你可以简单理解成多条电路组成的并行电路(早期的计算机是这样的)。外国人可能觉得总线起到的作用就像bus一样,常常是通用的,负责数据的传输。
  6. 元数据:metadata,描述数据的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组织、数据域及其关系的信息。我第一次接触的时候真看不懂。

简单来说,对于数据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比如一个数字,一个字符串等。但是我们需要给他赋予一定的意义,比如给这个数值起一个变量名,或者保留他的存储位置信息等,这些用来描述数据的数据,就是元数据,或叫元信息(metainformation)

  1. 字段:field。这个概念很常见,包括编程语言中(比如结构体的一个成员你可以称为字段),或者数据库中一张表的一列,就叫字段
  2. 进程:人们把程序当成一种静态的概念,认为程序就是预先编写好的指令和数据的集合。而进程是一个动态概念,可以理解为正在进行的程序
  3. 运行时(Runtime): 指的是程序在执行期间(即运行时)所发生的事情和所需的环境。这个概念涵盖了程序执行时的所有行为和环境,包括内存分配、线程管理、异常处理等。简而言之,运行时是程序从启动到结束这个时间段内所涉及到的一切事情,是程序实际“活着”的时间。

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分成三个阶段:
编译时(Compile-time):这是程序从源代码转换成机器代码的阶段。在编译时,编译器会检查代码的语法、进行优化、生成可执行文件等。
链接时(Link-time):在这个阶段,编译好的多个目标文件和库被链接在一起,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
运行时(Runtime):当我们双击一个程序或者在命令行输入一个程序的名字并按下回车键,这个程序就开始运行了,从那一刻起,程序进入了运行时阶段。在运行时,所有程序逻辑开始执行,变量开始占用内存,数据在各个函数之间传递,甚至程序遇到错误时的处理也都在这个阶段。

  1. 原语,Primitive(原始的,最初始的),是指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特定基本功能的原子操作单元,其核心特性是执行过程不可被中断(即 “原子性”)—— 要么完整执行完毕,要么完全不执行,不会出现执行到一半被打断的情况。
  2. 上下文:谁把context翻译成上下文的....联系上下文是吧
posted @ 2023-06-02 15:20  wenli7363  阅读(33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