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_09_内存溢出与内存泄漏

1 内存溢出OOM

javadoc中对outofMemoryError的解释是,没有空闲内存,并且垃圾收集器也无法提供更多内存。

1.1 原因

●首先说没有空闲内存的情况:说明Java虚拟机的堆内存不够。原因有二:

(1) Java虚拟机的堆内存设置不够。

  比如:可能存在内存泄漏问题;也很有可能就是堆的大小不合理,比如我们要处理比较可观的数据量,但是没有显式指定JVM堆大小或者指定数值偏小。我们可以通过参数-Xms、-Xmx来调整。

(2)代码中创建了大量大对象,并且长时间不能被垃圾收集器收集(存在被引用)

  对于老版本的Oracle JDK, 因为永久代的大小是有限的,并且JVM对永久代垃圾回收(如,常量池回收、卸载不再需要的类型)非常不积极,所以当我们不断添加新类型的时候,永久代出现OutOfMemoryError也非常多见,尤其是在运行时存在大量动态类型生成的场合;类似intern字符串缓存占用太多空间,也会导致00M问题。对应的异常信息,会标记出来和永久代相关:“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

随着元数据区的引入,方法区内存已经不再那么窘迫,所以相应的00M有所改观,出现OOM, 异常信息则变成了:“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Metaspace"。直接内存不足,也会导致OOM。

1.2 注意

在抛出0utOfMemoryError之 前,通常垃圾收集器会被触发,尽其所能去清理出空间。

当然,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垃圾收集器都会被触发的:比如,我们去分配一一个超大对象,类似一一个超大数组超过堆的最大值,JVM可以判断出垃圾收集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直接抛出0utOfMemoryError。

2 内存泄漏

也称作“存储渗漏”。严格来说,只有对象不会再被程序用到了,但是GC又不能回收他们的情况,才叫内存泄漏。但实际情况很多时候一些不太好的实践 (或疏忽)会导致对象的生命周期变,得很长甚至导致0OM,也可以叫做宽泛意义上的“内存泄漏”

  宽泛意义上的“内存泄漏”举例:出现了大量的本该在一个方法内的局部变量,被定义成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随着类的消亡而消亡,生命周期就会非常长。

尽管内存泄漏并不会立刻引起程序崩溃,但是一旦发生内存泄漏,程序中的可用内存就会被逐步蚕食,直至耗尽所有内存,最终出现OutOfMemory异常,导致程序崩溃。

注意,这里的存储空间并不是指物理内存,而是指虚拟内存大小,这个虚拟内存大小取决于磁盘交换区设定的大小。

内存泄漏举例:

1、单例模式

  单例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程序是一样长的,所以单例程序中,如果持有对外部对象的引用的话,那么这个外部对象是不能被回收的,则会导致内存泄漏的产生。

2、一些提供close的资源未关闭导致内存泄漏

  数据库连接( dataSourse. getConnection()),网络连接(socket)和io连接必须手动close,否则是不能被回收的。

错误的例子:下图这个是引用计数算法里面的,不是java所使用的。

 

 

posted @ 2020-09-13 11:12  Mistolte  阅读(19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