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计一个好的Selenium/Appium 自动化框架? 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架构原则:分层(Test / PageObjects / Services/API / Utils / Drivers / Data),单一职责,易扩展、易维护。
测试用例组织:小而独立、幂等、可重跑。按功能/模块/标签分组,支持并行与分布式执行。
抽象驱动层:统一封装 WebDriver 与 AppiumDriver 初始化、Capabilities、会话复用、能力开关(local/cloud)。
页面对象(POM)或 Screenplay:页面/屏幕复用定位与操作,避免在测试中出现 UI 选择器。
等待与稳定性:优先使用显式等待、避免 Thread.sleep;封装通用等待与重试策略。
数据驱动与配置:把环境、设备、用户、测试数据外部化(YAML/JSON/DB),使用 DataProvider 驱动用例。
报告与日志:集成 Allure/ExtentReport,保留截图、视频、日志、网络抓包(必要时)。
CI/CD:在 pom.xml 中配置测试、并行、构建后利用 Jenkins/GitHub Actions 触发,多环境部署。
设备管理:本地 device farm + 云服务(BrowserStack/Sauce/阿里/腾讯)的能力封装,支持 UDID、模拟器/真机切换。
失败处理:失败截图、重试策略、用例分级(smoke/regression/critical)。
接口与Mock:结合接口层测试,必要时 Mock 后端或使用测试数据服务以保证可控性。
性能/安全测试接入点:与 JMeter / Gatling /安全扫描集成入口。
可观测性与度量:记录执行时间、失败率、失败原因、环境差异。
安全与合规:不要在测试代码或日志里写明敏感凭据;使用密钥管理。
多线程支持,每个线程专享一个Driver,一个Driver输出一个测试报告并发送到相关邮件。
自动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如简单的xpath的改动或文字改动能自动修改并重试。
移动(Appium)考虑
Capabilities 必须可配置(platformName, automationName, deviceName, platformVersion, udid, appPackage, appActivity, bundleId, noReset, fullReset)。
网络环境、权限弹窗、系统弹窗处理、系统键事件、应用 install/uninstall 策略、模拟器与真机差异。
边界场景:横竖屏、推送/通知、后台/前台切换、权限弹窗、键盘显示/隐藏。
元素定位策略:ID > accessibilityId > xpath(谨慎使用),稳定的自定义属性或注入测试ID。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