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Q消息是如何存储的

RocketMQ的消息存储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过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性能和扩展性,

消息存储的主要组件包括CommitLog文件、消费队列文件(ConsumerQueue)、以及索引文件(IndexFile)


一、CommitLog文件

CommitLog是Rocketmq的核心存储文件,负责保持消息的完整内容

  • 顺序写入:所有的消息都是顺序写入CommitLog文件,这种方式减少了磁盘寻道时间,提高了写入性能

  • 文件滚动:CommitLog按照固定大小(比如1GB)进行分片。当一个文件写满后,会创建一个新的文件

  • 存储所有数据:包括消息体、主题、队列ID等

  • 刷盘策略:

    • 同步刷盘(SYNC_FLUSH):消息写入磁盘后才返回 ACK,可靠性高但性能较低

    • 异步刷盘(ASYNC_FLUSH):消息写入 PageCache 后立即返回 ACK,由后台线程定期刷盘(默认策略)


二、ConsumerQueue

ConsumerQueue是针对消息的逻辑图,指在加快消费者对消息的快速定位

  • 异步分发:后台线程 ReputMessageService 定时从 CommitLog 提取消息,按 Topic 和 Queue 分发到对应的 ConsumeQueue

  • 索引结构:每个 ConsumeQueue 条目固定 20 字节,包含:

     | CommitLog Offset (8B) | Size (4B) | Message Tag Hash (8B) |
    
     通过 CommitLog Offset 和 Size 可快速定位消息在 CommitLog 中的位置
    


三、可选,构建 IndexFile

  • 哈希索引:根据消息的 Key 或 Tag 构建哈希索引(IndexFile),支持按消息 Key 查询(如事务消息回查)


四、消息读取流程(消费过程)

1、消费者拉取消息:

  • 根据 Topic 和 Queue ID 找到对应的 ConsumeQueue

  • 从 ConsumeQueue 中读取条目,获取消息在 CommitLog 的物理偏移量(Offset)和 Size


2、定位 CommitLog:

  • 根据 CommitLog Offset 和 Size,直接从 CommitLog 文件读取完整消息内容


五、存储优化机制

1、页缓存(PageCache)加速

  • RocketMQ 利用 Linux 的 PageCache 机制,优先读写内存缓存,大幅减少磁盘 IO

  • 建议:Broker 机器预留 50% 内存供 PageCache 使用


2、文件预分配

  • CommitLog 和 ConsumeQueue 文件预先分配固定大小(如 1GB),避免动态扩容带来的性能抖动


3、过期文件清理

  • 默认保留 72 小时消息,可通过配置调整:

后台线程定期删除过期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六、高可用设计


1、主从同步(Replication)

  • 同步复制(SYNC_MASTER):Master 需等待 Slave 存储成功后才返回 ACK,确保数据不丢失

  • 异步复制(ASYNC_MASTER):Master 写入后立即返回 ACK,性能更高但可能丢消息


2、故障恢复

  • Broker 宕机:Slave 自动切换为 Master(需配合 DLedger 或 RAFT 协议)

  • 磁盘损坏:从 Slave 节点恢复数据


七、存储配置建议


八、可视化存储状态

通过命令查看存储状态:


九、总结

  • CommitLog:消息全集,顺序写入,保证高吞吐。

  • ConsumeQueue:逻辑队列索引,内存映射加速检索。

  • 设计优势:

    • 顺序写盘 + 异步构建索引 → 高性能。

    • 主从同步 + 刷盘策略 → 高可靠。

  • 适用场景:

    • 顺序写、随机读的日志型存储模型,适合消息中间件场景。
posted @ 2025-04-10 16:55  jock_javaEE  阅读(11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