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怎么办(1

   ——为什么外语学习必须向婴儿学习

     外语学习中最常听到的抱怨有两种,第一是记不住,第二听不懂。第一个问题是与第二个问题密切相关的,但许多外语专家不懂。原因在于,外语专家往往不了解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的最新研究。 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的最新研究非常清楚地告诉人们,语言的加工与记忆,完全建立在声音处理的基础之上。通俗地说,如果目标语言(外语)的语音系统牢牢地建立起来了(听力过关了),那么目标语言的生词记忆效率就会成倍提升。 由此我们可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汝果欲记词,功夫在声音,汝果欲记词,功夫在聆听。聆听是第一位的。

     外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听不懂很正常(能听懂反而不正常了)。从百分百听不懂,到百分三十能听懂,到百分之六十能听懂,到百分之九十能听懂,等等,这就是真正的外语学习的过程,人类语言学习的过程。作为对比,如果你不注重聆听,在听不懂的情况下,而仅仅注重阅读,去攻阅读,那么,你确实也能够从,从百分百读不懂,到百分三十能读懂,到百分之六十能读懂,甚至,到百分之九十能读懂,但即使到了这个程度,你仍旧没有语感,仍旧听不懂也说不好,你的英语仍旧是聋哑英语;而且,你总是感觉单词记忆非常困难。这一切,都是由于你在外语学习中,把目标语言的声音处理这一块给“跳跃”过去了,直接从意义理解来学习外语,即使你有自己内在的外语声音表达,这表达也一定是正确的语音系统天差地别的。 

    其实,听不懂很正常。我们都知道,婴儿出生后一年里,不开口说话,只是聆听。婴儿的聆听能力超棒,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听不懂产生的情绪性障碍。听不懂而产生的情绪性障碍,是学生外语学习进步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语学习中理解预期造成的情绪性障碍

根据笔者指导学生的大量个案经验,运用原典法学习外语,起步阶段学生只要做到平均每天专注聆听不少于2个小时,少则一个月以内,最多三个月以内,学生都会体验到听力的飞跃进步,从而不仅自信心大增,外语自学能力也随之显著增强。然而,恰恰有相当部分学生坚持不到三个月,甚至连一个月一个星期都坚持不了。这是令部分同学反映原典法“太难”的主要缘故。同时,这些无法坚持而放弃的学生,主观也想学好英语。什么原因令他们无法坚持呢?

笔者的调查发现,撇开种种客观原因,90%以上的学习者,包括那些运用原典法后听力和读说写都大幅度提升的学习者,常常反映说,“最难”就在起步的第一个月:开始聆听的时候听不懂,此时5分钟就相当烦躁,10分钟就倍感挫折。

笔者将这种烦躁和挫折感现象,称之为外语学习中理解预期造成的情绪障碍,简称为理解预期的情绪性障碍。这是母语学习中不存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伴生情绪,也是造成外语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且通常既不为学习者觉察,也不为研究者重视( 外语教学中有情绪过滤假说,虽然与我们在此讨论的话题相关,但还不完全相同,请参阅Natural Approach 的有关文献  )。

众所周知,婴儿大约在12个月开口说话,此时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往外蹦,18个月前后开始说出简单的双词句,约24个月前后开始出现多词句。那么,在开口说话之前的整整一年中,婴儿都在干些什么?从第四章论述的科学研究、从亘古常识,我们很清楚,婴儿在聆听、在无意识地专注聆听。母语学习中,婴儿不仅具有普遍的语音加工优势,而且具有普遍的烦躁与挫折免疫能力。听不懂妈妈爸爸的话语很自然,他们没有一点烦躁,没有一点挫折,他们并不预期能立刻理解语言,连续听了一整年“听不懂”,他们仍旧保持无意识地专注聆听的习惯,由此而耐心平静地加工输入的话语,在大脑里建立起母语语音系统。

实际上,许多研究发现,儿童潜意识专注聆听的能力一直保持到学龄初期,随后就逐步下降。而关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也恰恰把学龄初期的六七岁作为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儿童容易习得母语,在此之后,难以全面习得母语。由此进一步提示,专注聆听中不烦燥无挫折的情绪状态,甚至越听不懂越专注越“好奇”的心态,很可能是帮助婴儿习得语言的重要因素。

外语学习中则不同。当我们习得母语之后,就习惯于假设人类的话语是可即时理解的。此时,如果听到一连串人类的语音流,且“反复专注聆听”后——其实往往只能保持专注聆听5分钟左右——不能理解,就开始产生迅速增强的烦躁感和挫折感,感觉那是一连串的噪音,难以忍受,更难以静心。最后放弃专注聆听的努力。因此,徐老师告诉学生,这种理解预期的情绪性障碍正是外语学习效率低下的重大原因。

由此,外语学习中运用原典法时,笔者特别提倡一个策略,特别强调一个口号:向婴儿学习,学习婴儿的无烦躁无挫折感。婴儿专注聆听了12个月才开口。学习外语开始时听不懂很正常,太正常。此时,学习者要象婴儿那样,坚持无烦躁感无挫折感的专注聆听,只要坚持到三个月之后,听力必定产生飞跃性进步。与婴儿静心聆听一年相比,对少年或成年的外语学习者,这是一个过分宽松的要求。

只需要30分钟到50分钟,请外语学习的第一仗

其实,不论多么难的素材,如果它的朗读非常棒,那么聆听时,只要你能做到入静而专注聆听,你就会发现,前三遍也许你始终完全听不懂,最迟从第四遍开始,你就开始听出一些门道来来,声音变得清晰了,音节的切分变得分明了,那些自己曾经学过的单词,不仅能够清楚地听出其发音,也能听懂其意思了,当然,这个时候,对那些没有学过的生词,虽然逐步听得清晰了,意思仍旧不清楚,但这恰恰是绝对是人类语言学习的正常过程:首先听出声音,然后根据上下文,或根据周围的环境因素和线索,或根据成人(通常是父母等)的反馈和解释,把这个虽然陌生但已经分辨出来的声音(音节组合),与意义联系在一起。在外语学习中,没有父母教我们,聆听的环境也往往不是真实对话的环境,此时,先导聆听,听清楚了之后再去阅读,此时的阅读,就起到了婴儿学习语言时“环境与父母”的作用,帮助你把声音与意义联系在一起。

由此,徐老师强烈建议,不论多难的素材,只要它的朗读很棒,那么,你把它分成三分钟一段,如果你有毅力,也不妨分成五分钟一段,但不要再长了,一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入静,入静,再入静,可以焚一支香,然后,开始全神贯注地聆听,听到第四遍之后,继续提醒自己,保持入静与专注,再听下去。如果是三分钟的朗诵,听10遍也就是30分钟,如果是五分钟的朗诵,听10遍也就是50分钟。只要你坚持好这第一个30分钟——50分钟,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进步了,声音已经听得比原来清楚了,此时再去认真阅读听过的素材,阅读完后再认真听三四遍,你会发现,你的听力已经在进步之中。这总共加在一起,才不到两个小时——而不是徐老师说的三个月。

少年朋友,徐老师强烈建议你,体验入静后的专注聆听,不需要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甚至,如果你能做到充分入静,两三个小时,你就能体验到外语学习的进步,体验到开始听懂的快乐,体验到外语学习的正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