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交互的优化是提升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一环。团队首先对接口进行全面梳理,规范接口文档,明确接口参数格式、响应数据结构及错误码定义。针对部分接口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采用缓存技术对频繁访问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例如,对于用户签到记录查询接口,将近期的签到数据缓存至 Redis 中,使接口响应速度提升了 3 倍以上。​
在数据传输方面,为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与安全性,团队采用数据压缩与加密技术。对传输的会议视频、图像等大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减少网络传输带宽占用;同时,使用 SSL/TLS 加密协议对前后端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为增强系统稳定性,团队引入了监控与告警机制。通过实时监控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接口调用频率及错误率等指标,当出现异常时,系统立即发出告警信息。同时,建立系统日志记录体系,详细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与事件,方便问题排查与追溯。经过一系列优化措施,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接口调用成功率从 92% 提高至 99.5%,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服务。

posted on 2025-06-01 18:17  继往开来-  阅读(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