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Java开源代码研究总结
       由于工作中的需要,最近在研究SNMP协议和利用snmp4j和snmp4j.agent(   http://www.snmp4j.org/ ),实现snmp的南向和北向功能。 结合以前看过的一些开源代码,就如何去研究开源代码做如下总结:
 
 
         
   
                      
    ![]() 
   
    ![]() 
   
    ![]() 
   
                            
    ![]() 
   
                  
   
    
 
   
    
 
   
    
 
   
    
 
   
    
 
   
    
 
   
              
   
                        
   
 
  
 
 
    1、研究要联系理论
   
           要有一定的目标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去研究。比如研究snmp4j和snmp4j.agent,那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SNMP协议,
    它包括哪些组成要素等;
    又比如,研究tomcat源码,事先了解一下服务器的原理,多线程,web,servlet等知识,研究
    起来会更轻松些。
   
    2、获取可用实例
   
    首先下载可用源码以及依赖文件,然后导入到所用的IDE中。
    获取实例方式有如下:
   
             
    2.1 从源码有类似“example”,"test",“sample”等包或者类中获取
   
                  
    如下图所示:
   
 
    
   
            
    2.2 网上查找
   
                 这个不用多说了,网上的资源很多,关键的一点是要懂得去甄别和取舍,有些例子是会误导人的,建议到一些比较
    有名的网站上查找;
    然后,例子也不在于多,关键在于质量。
   
    3、运行实例,了解运行机制
   
          首先,将代码运行起来,往往是改一些输入参数即可。这就要求明白为什么需要改这个参数;
   
          其次,调试模式下,结合
    打断点,日志,console方式查看运行输出,遇到不明白地方,做一些标识,多去看看注释,必
    要时要
    结合理论知识来理解或者解释;已经理解的地方也要及时标识。
   
          最后,利用一些辅助工具进行调试,如snmp调试工具有“MIBBrowser”(
    http://www.mibexplorer.com/),
                   “ireasoningMib”(
    http://ireasoning.com/
    )。
   
    4、动手修改实例
   
          对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要自己动动手,改造一下实例,明白运行原理。 比如,某个方法的输入值改变之后会
    有
    什么效果,某个方法调用去掉后,运行后又会报什么错误。
     一定要动手改造,才有可能更深入理解。
   
    5、整合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在3、4步骤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进行比较粗糙的二次开发或者封装了(不用等到完全了解和构思好了才进行,这
    样就
    很难下手了)。二次开发的起始点就是在实例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或者改造,
    同时
    边进行二次开发,边重     复3、4步骤,有助于进
    一步理解源码,也有利于促进二次开发;
    不断重构,进行更加适度的数据模型,控制流等抽象(切勿过于追求细,否则得不偿失)。
   
    6、向“高手”请教
   
          如果你周围或者通过网络能找到“高手”,多向他们请教,这个可以节省很大精力,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嘛。至于如何请
    教,这
    里不做详细讨论,只简单说几点:
   
           1) 对于研究过程中严重阻塞进行下一步的研究问题要多问;
   
           2) 向他们“索取”一些有用的资料,如一些可用实例或者背景资料等;
   
           3) 共同探讨业务问题,反过来会对进行二次开发有所启发;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