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道至简》有感-2
读《大道至简》有感
最近在老师的建议下,我阅读了周爱民老师的《大道至简》。书中介绍的各种编程思想,让我这个刚刚接触编程一年的菜鸟受益匪浅。虽然我的学习时间很短,对于书本内很多知识都有点不理解,但它仍然给了我很多的惊喜。
这本书开头引用了愚公移山的典故,将故事抽象化,指出愚公移山这个复杂的工程也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工程组成。在作者看来编程实际上是一件很简单的苦力活,编程的根本在于,顺序、分支和循环。作者通过引用“程序=算法+结构”的公式,解释了编程的核心就是在编程开始之前的思考,写一个程序前先要分析事情的相互关系和有关数据的使用范围等,然后在通过顺序、分支、循环结构有序的完成程序。
后来在第二章懒人造就了方法里面,我读到了埋头苦干的人不如认真思考的人的理念。实际是世界上的每一次进步最初都是人们想偷懒的结果,比如说人们不想走路,于是汽车就被生产出来了。在编程领域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人们一开始就直接开始敲代码不思考简便方法,那么文件模块化便不会诞生。这个表明光工作不思考是不可以的,要理解程序=结构+算法+方法,在开始变成之前先进行思考,可以使咱们编程的效率事半功倍。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周老师提出了团队的组成与管理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一个人是个体,两个人是互立,三个人就成为了团体。一个好的团队不仅要有分工明确的成员组成,也要有奖罚分明的制度,更应有看清自己身份并能充分利用自身职能的管理者。构建好一个团队之后接下来就能编程了吗?当然还没有,想要完美的完成程序,我们需要与客户和其他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如何沟通?如何将客户的全部需求转化为真实有效的代码?这都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想与他人沟通好,我们就应该需要一种多方都能接受的沟通方式。作者提议应该注重目的在沟通之前,就应该了解客户的公司有关的机制,理念和客户的需求以便在沟通中能得到与项目有关的更多信息。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在做项目时留下历史记录,避免在遭遇项目经理更换后,项目被舍弃的尴尬局面。要想做好工程,一个运行良好、赏罚分明的团队和与客户有效的沟通都不可或缺。
接着作者在书中写了失败的工程也是工程,从编程到工程,现实中的软件工程和是思考还是思想等四大章节,每一部分都令我受益匪浅,书中的每个实例都很形象,虽然有很多我还是看不太懂,但仍令我受益匪浅。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写程序不是写给自己看的也不是用来敷衍的。我在之前写代码没有养成写注释的习惯,写了几个小时将代码写完了,但过了几个小时后自己甚至也看不太懂,在看完这本书后,我了解到了以后的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如果我写的代码只有自己看懂,那么我肯定是不能融入好团队的。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着重培养自己的写注释的能力,让自己的代码也能被其他人所看懂,在接下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融入到团队里面。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