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系列-创新原理-17-转变到新维度原理

转变到新维度原理的表述例如以下:
1)把物体的动作、布局从一维变成二维。二维变成三维,以此类推
     假设物体在本维度上的运动或者定位非常困难。就能够过渡到更高维度上,一般路线为:直线运动-->平面运动-->空间运动。一车道改为多车道,发明飞行器。
     假设物体的布局在本维度比較困难。或者能力有限,也能够过渡到更高的维度上,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布局能力,比方造房子,假设在平面上布局,会占用非常多土地面积。但假设修高层。向空间发展,则可大大节约土地面积。

螺旋式楼梯设计,多碟CD机,立体机架设计,立交桥等。
2)利用物体不同级别的组合
     比較典型的样例。如Windows的窗体设计。从职能显示一个窗体。到利用页面标签,再到窗体层叠排列,添加了可显示的窗体数量。多层印刷电路板。隔音保暖的双层玻璃窗也是这样的利用物体不同级别的组合。利用物体不同级别的组合,简单一点说就是将单层排列的物体变为多层排列。
3)使用给定物体的“还有一面"
      
也能够是使用给定面的“还有一面”,目的是充分利用物体可能的表面,比方双面胶的设计。双面穿的衣服的设计,双面磁带。

非常多时候。初始的设计中,往往仅仅利用了物体的一面。为了添加某种能力,我们能够使用物体的还有一面来添加能力。比方双面打印等。

另外在面的利用上面。博比乌斯环是个非常静止的结构。


4)将光线投射到邻近的区域或者到物体的反面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改善光照条件。比方无影照明室的设计等。在自然界中的晚上月亮将太阳光线反射到了地球的背阴面,才有了如此多的漂亮动人的传说。 
5)将物体倾斜或側放
      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但倾斜物体和側放物体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时候跳出既定的思维或利益格局,在更高的维度上思考一些问题。往往会获得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全局的信息,对看清问题的本质或者内置具有更好的效果。即使是project领域。这个维度不一定局限在寻常所说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非常多时候这样的维度表达的是系统的一种特性(属性或者视角),比方我们假设仅仅考虑到存放的能力并不能带来全面的设计外。我们能够综合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维度,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设计。

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半。要想从线的一边到达线的还有一边。不穿过线是不可能的,但假设站在三维角度,这却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量子学中的測不准。是否也包括了我们所不知道的维度,才使得电子的轨迹看起来是随机不连续的呢?





    


posted @ 2017-04-24 14:40  jhcelue  阅读(35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