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一) 入门

  1. Java两种核心机制: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ection)和Java虚拟机(JVM:Java Virtual Machine)
  2. Java是一种解释型语言,“一次编译,处处运行”
  3. 标示符:java中对各种变量、方法和类等要素命名时使用的字符序列(简单的说就是要程序员起的名字)
    可以由字母、下划线、$、数字
    不能用数字开头
    大小写敏感,长度无限制
    PS:尽量做到取名时“见名知意”,且要避免和java的关键字重名
  4. Java关键字
    就是列出来,混个脸熟,不需要死背,以后学习过程中,慢慢使用自然都记住了
  5. 常量:就是规定死了,后期不能再改变的值。包括整型常量、实型常量、字符常量、逻辑常量、字符串常量(注意区分字符常量和字符串常量)
    当遇到final这个关键字的时候,所表示的值是不可变的变量(基本可以当做常量看待)
  6. 变量:程序中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其要素包括变量名,变量类型和作用域
  7. 程序执行过程
  8. 变量的分类
    按声明位置划分:局部变量(方法或语句块内部定义的变量)、成员变量(方法外部或类的内部定义的变量)
    按所属类型划分: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和引用数据类型变量


  9. 基本数据类型
    逻辑型——boolean
    文本型——char
    整数型——byte、short、int、long
    浮点型——float、double
  10. 基本数据类型转换
    容量小的自动转换为容量大的类型: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byte,short,char之间不会相互转换,它们在计算时首先转换为int类型)
    容量大的类型转换为容量小的类型需要进行强制转换,但有可能造成精度降低或溢出,使用时需小心
    多种类型进行混合运算时,系统首先自动将所有类型转换为容量最大的那种类型,再进行计算,最后返回结果时的接受变量类型需注意类型转换
    实数常量1.2默认为double,整数常量123默认为int

 

  类型转换小例子:

 1 public class TestConvert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
 3         int i1 = 123; 
 4         int i2 = 456;
 5         double d1 = (i1+i2)*1.2;//系统将转换为double型运算
 6         float f1 = (float)((i1+i2)*1.2);//需要加强制转换符
 7         byte b1 = 67; 
 8         byte b2 = 89;
 9         byte b3 = (byte)(b1+b2);//系统将转换为int型运算,需
10                                 //要强制转换符
11         System.out.println(b3);
12         double d2 = 1e200;
13         float f2 = (float)d2;//会产生溢出
14         System.out.println(f2);
15 
16         float f3 = 1.23f;//必须加f
17         long l1 = 123;
18         long l2 = 30000000000L;//必须加l
19         float f = l1+l2+f3;//系统将转换为float型计算
20         long l = (long)f;//强制转换会舍去小数部分(不是四舍五入)
21 
22     }
23 }

 

  

posted on 2013-05-19 17:52  Aiweiergou  阅读(119)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