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63 下一页
摘要: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比分析:从战略性质角度分析: 内容 战略角度 传统人事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1、战略性 执行层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30 12:14 Java天堂 阅读(3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讲稿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6学时)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概念一、 人力资源的定义1. 资源 “资财的来源”(《辞海》)。 在经济学上资源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当代经济学家把资源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一般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未经过加工的自然物)资本资源(一般指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经过人加工改造的自然物(资金、厂房、设备、机器等)信息资源(从狭义角度来说,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学技术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的重要构成要素。从广义角度来说,信息资源是信息和它的生产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30 12:13 Java天堂 阅读(15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1)最一般含义: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有正常思维活动或劳动本事的人统称为人力资源)。(2)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3)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2.人力资源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组织、培训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 简答1.人力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30 12:11 Java天堂 阅读(75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什么是教学目标的阐明?答:根据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就可以阐明学习者通过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性或过程性目标,这种结果性或 过程性目标的明确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的阐明。2.阐明学习目标的意义何在?答:1、有利于课程的规范化: 1)提供以能力为基础的框架 2)提供课程的方向和稳定性 3)可清楚地检验课程内容的范围 2、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激发学生的动机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责任感 3、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1)以如何达到学习目标的特定方式思考问题、组织教学;...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29 17:42 Java天堂 阅读(23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5.5抽象类、接口与包5.5.1抽象类假设我们要编写一个计算矩形、三角形和圆的面积与周长的程序,若按前面所学的方式编程,我们必须定义四个类:圆类、三角形类、矩形类和使用前三个类的公共类,它们之间没有继承关系,如图5.4所示。程序写好后虽然能执行,但从程序的整体结构上看,三个类之间的许多共同属性和操作在程序中没有很好地被利用,致使重复编写代码,降低了程序的开发效率,且使出现错误的机会增加。第5章 消息、继承与多态图5.4 具有相同特征却彼此独立的几个类圆类圆心座标半径计算面积计算周长三角形类底边长高计算面积计算周长矩形类长宽计算面积计算周长第5章 消息、继承与多态仔细分析上面例子中的三个类,可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27 19:34 Java天堂 阅读(63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5章 消息、继承与多态5.1消息5.2访问控制5.3多态机制5.4继承机制5.5抽象类、接口与包第5章 消息、继承与多态5.1消息5.1.1消息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进行交流,某人可以向别人提供服务,例如,他可以开汽车,教学生学习等;同时他也需要别人为他提供服务,例如,他要吃饭但不可能自己去种地,要穿衣不可能自己去织布,他必须请求别人帮助;同样,他什么时间讲课,也必须得到他人的请求或命令。“请求”或“命令”便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手段。第5章 消息、继承与多态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把“请求”或“命令”抽象成“消息”,对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消息传递来实现的。当系统中的其他对象请求这个对象执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27 19:33 Java天堂 阅读(36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4.4成员方法成员方法描述对象所具有的功能或操作,反映对象的行为,是具有某种相对独立功能的程序模块。它与过去所说的子程序、函数等概念相当。一个类或对象可以有多个成员方法,对象通过执行它的成员方法对传来的消息作出响应,完成特定的功能。成员方法一旦定义,便可在不同的程序段中多次调用,故可增强程序结构的清晰度,提高编程效率。例如,下面的成员方法可完成两个整数的求和运算,一旦完成了它的编写和调试,便可在程序中随时调用该方法,传递不同的参数来完成任意两个整数的求和运算。第4章 类 与 对 象int add(int x,int y){ int z;z=x+y;return(z);}第4章 类 与 对 象4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27 19:32 Java天堂 阅读(86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4.2封装机制4.2.1封装的概念封装也称为信息隐藏,是指利用抽象数据类型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使其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独立实体,数据被保护在抽象数据类型的内部,尽可能地隐藏内部的细节,只保留一些对外接口使之与外部发生联系。系统的其他部分只有通过包裹在数据外面的被授权的操作来与这个抽象数据类型交流与交互。也就是说,用户无需知道对象内部方法的实现细节,但可以根据对象提供的外部接口(对象名和参数)访问该对象。封装具有下述特征:第4章 类 与 对 象(1) 在类的定义中设置访问对象属性(数据成员)及方法(成员方法)的权限,限制本类对象及其他类的对象使用的范围。(2) 提供一个接口来描述其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27 19:31 Java天堂 阅读(89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4章 类 与 对 象4.1类与对象的概念4.2封装机制4.3数据成员4.4成员方法第4章 类 与 对 象4.1类与对象的概念程序设计所面对的问题域——客观世界,是由许多事物构成的,这些事物既可以是有形的(比如一辆汽车),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一次会议)。把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映射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就是对象。对象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程序单位。客观世界中的许多对象,无论其属性还是其行为常常有许多共同性,抽象出这些对象的共同性便可以构成类。所以,类是对象的抽象和归纳,对象是类的实例。第4章 类 与 对 象4.1.1抽象原则所谓抽象(abstraction),就是从被研究对象中舍弃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27 19:29 Java天堂 阅读(69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3章 程序流程控制3.1选择结构程序设计3.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3.3 break和continue语句第3章 程序流程控制3.1选择结构程序设计Java语言提供了两条基本的分支选择语句:if语句和switch语句。用这两个语句可以形成以下三种形式的选择结构:(1) 双分支选择结构:if/else语句用来判定一个条件(布尔表达式),当条件为真(true)时执行一个操作,条件为假(false)时执行另一个操作。(2) 单分支选择结构:省略了else的if语句在条件为真时执行一个操作,条件为假时则跳过该操作。(3) 多分支选择结构:switch语句则是根据表达式的值来决定执行许多不同操作中的某一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27 19:28 Java天堂 阅读(296)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6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