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内部类(成员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局部内部类)

概述

 什么是内部类

将一个类A定义在另一个类B里面,里面的那个类A就称为内部类,B则称为外部类。可以把内部类理解成寄生,外部类理解成宿主。

 什么时候使用内部类

一个事物内部还有一个独立的事物,内部的事物脱离外部的事物无法独立使用

  1. 人里面有一颗心脏。

  2. 汽车内部有一个发动机。

  3. 为了实现更好的封装性。

 内部类的分类

按定义的位置来分

  1. 成员内部内,类定义在了成员位置 (类中方法外称为成员位置,无static修饰的内部类)

  2. 静态内部类,类定义在了成员位置 (类中方法外称为成员位置,有static修饰的内部类)

  3. 局部内部类,类定义在方法内

  4. 匿名内部类,没有名字的内部类,可以在方法中,也可以在类中方法外。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特点

  • 无static修饰的内部类,属于外部类对象的。

  • 宿主:外部类对象。

内部类的使用格式

 外部类.内部类。 // 访问内部类的类型都是用 外部类.内部类

获取成员内部类对象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外部直接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 = new 外部类().new 内部类();

方式二:在外部类中定义一个方法提供内部类的对象

案例演示

方式一: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宿主:外部类对象。
       // Outer out = new Outer();
        // 创建内部类对象。
        Outer.Inner oi = new Outer().new Inner();
        oi.method();
    }
}
​
class Outer {
    // 成员内部类,属于外部类对象的。
    // 拓展:成员内部类不能定义静态成员。
    public class Inner{
        // 这里面的东西与类是完全一样的。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内部类中的方法被调用了");
        }
    }
}
​
​
方式二:
public class Outer {
    String name;
    private class Inner{
        static int a = 10;
    }
    public Inner getInstance(){
        return new Inner();
    }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 = new Outer();
        System.out.println(o.getInstance());
​
​
    }
}

 成员内部类的细节

编写成员内部类的注意点:

  1. 成员内部类可以被一些修饰符所修饰,比如: private,默认,protected,public,static等

  2. 在成员内部类里面,JDK16之前不能定义静态变量,JDK16开始才可以定义静态变量。

  3. 创建内部类对象时,对象中有一个隐含的Outer.this记录外部类对象的地址值。(请参见3.6节的内存图)

详解:

内部类被private修饰,外界无法直接获取内部类的对象,只能通过3.3节中的方式二获取内部类的对象

被其他权限修饰符修饰的内部类一般用3.3节中的方式一直接获取内部类的对象

内部类被static修饰是成员内部类中的特殊情况,叫做静态内部类下面单独学习。

内部类如果想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外部类的变量必须用final修饰,JDK8以前必须手动写final,JDK8之后不需要手动写,JDK默认加上。

 成员内部类面试题

请在?地方向上相应代码,以达到输出的内容

注意:内部类访问外部类对象的格式是:外部类名.this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inner oi = new Outer().new inner();
        oi.method();
    }
}
​
class Outer {   // 外部类
    private int a = 30;
​
    // 在成员位置定义一个类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a = 20;
​
        public void method() {
            int a = 10;
            System.out.println(???);    // 10   答案:a
            System.out.println(???);    // 20   答案:this.a
            System.out.println(???);    // 30   答案:Outer.this.a
        }
    }
}
 

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特点

  • 静态内部类是一种特殊的成员内部类。

  • 有static修饰,属于外部类本身的。

  • 总结:静态内部类与其他类的用法完全一样。只是访问的时候需要加上外部类.内部类。

  • 拓展1:静态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 拓展2:静态内部类不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如果要访问需要创建外部类的对象。

  • 拓展3:静态内部类中没有银行的Outer.this。

内部类的使用格式

外部类.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对象的创建格式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 = new  外部类.内部类构造器;

调用方法的格式:

  • 调用非静态方法的格式:先创建对象,用对象调用

  • 调用静态方法的格式:外部类名.内部类名.方法名();

案例演示

// 外部类:Outer01
class Outer01{
    private static  String sc_name = "黑马程序";
    // 内部类: Inner01
    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01{
        // 这里面的东西与类是完全一样的。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Inner01(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howName(){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
            // 拓展:静态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System.out.println(sc_name);
        }
    }
}
​
public class InnerClass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静态内部类对象。
        //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 = new  外部类.内部类构造器;
        Outer01.Inner01 in  = new Outer01.Inner01("张三");
        in.showName();
    }
}

 局部内部类

  • 局部内部类 :定义在方法中的类。

定义格式:

class 外部类名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
        // …
        class 内部类 {
            // 成员变量
            // 成员方法
        }
    }
}
 
posted @ 2023-03-08 02:08  SuzukiHane  阅读(5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