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方法论及实践记录

什么是精益创新方法论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创业的人里,超过99%的都会失败,原因有各种各样:产品方向问题,市场问题,用户问题,管理问题,合伙人问题等等。
但很大一部分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个人主观的对一件事情的错误判断,盲目相信自己的预测导致的。

而精益创新是一套前人总结的创新方法论,适合普通人创业所用,可能不会提高你的成功率,但一定会降低你的失败率。
精益创新的核心理论是通过不断的小成本验证和迭代测试,快速找出用户真正痛点和有效解决方案。

举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

我一个朋友的朋友A,准备创业了,准备的方向是做一个垂直电商平台。他就是一开始想自己之前做过这个行业,现在发现这个行业还都是线下交易,线上交易的很少,所以想做个平台,整合线下资源。
于是,A就开始立马筹备人员,准备2-3个月先做一款线上产品,然后找地推,拉商家,拉用户等等。乍一听还挺有道理,但稍微多想一下,就发现这个里面有太多不确定性了。
甚至都没做过什么调研,就直接要做产品了,这种一看就是第一次创业的小白,带有一丝传统行业的思路,就是不管怎么样,我先做出个产品,试试市场,有问题再改。
其实这样做,成本是很高的,做一个产品,少则几万,多则百万,如果做出来都没人用,一般经济实力的人,就很难翻身了。
而且如果没有精准的市场调研数据做支持,找投资人的时候会被一下问死的。没人投资的话,基本项目活不过一年。

于是我被委托,基于这个创新方法论,给他们开了一次会,分析了下,这里记录下主要流程。

第一步,介绍什么是精益创新,突出概念用户痛点和用户痒点。

用户痛点,就是用户对于某件事情很痛,而且市面上没有突出的解决方案。
用户痒点,就是用户对于某件事感觉一般,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但如果你能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用户也能接受。
痛点和痒点的最基本差别,就是痛点是用户强需求,针对用户痛点做出的产品,更容易获取用户,也就是我们说的获客成本低;而痒点是用户弱需求,针对用户痒点做出的产品,获客成本大,但如果能让产品转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举个例子,就是滴滴打车,之前我们都有出租车,其实对于线上打车的诉求没那么高,甚至没那个概念,所以这个线上打车,对于以前的用户来说就是用户痒点,不用也行,但用了应该会更爽。
所以滴滴打车,在前期花了很多补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在试图改变用户习惯,所以获客成本较高。

第二步,带领项目成员,列出所有危险的假设

就是我们先假设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做成了,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项目失败。
项目现在是4个人,所以先让大家想2分钟,然后让产品带头发表看法,我记录了下。
需要不断的问所有人,还有什么可能会导致项目失败,但他们说出两三个的时候,再问假如前面几个都解决了,还有什么会导致项目失败,充分调起每个人的积极性。直到大家都说没了,想不到了。
最终项目4个人,说出11种可能性,可能会让项目失败。
1.未来需求不够
2.用户不信任平台
3.不好获取足够的用户
4.用户黏度不够
5.工人业主纠纷
6.竞品太多,太强
7.意外事故
8.运营不善(资金,人员)
9.没有持续获利
10.痛点不痛
11.平台没有侧重点
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项目还存在着这么多问题。

第三步,找出最危险的假设

11个问题中,总有大家各自认为最危险的,但每个人都想法不一样,可能各自认为的最危险的都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投票了。
一般经验来看,11个问题,4个人,就需要每人5票。这个5票是怎么得出的呢,一般是:问题数2 约等于 人数每人票数,及112 约等于 4人5票/人
于是,每个人再2分钟,单独投票,我来总结票数,结果如下:
A同学:10,3,9,7,6
B同学:4,3,8,6,9
C同学:3,6,9,11,8
D同学:3,2,8,5,6
票数总结下来,就是“3.不好获取足够的用户”和“6.竞品太多,太强”这两个,获得4票,即每个人都认为这两个最危险,最后一起讨论,认为“3.不好获取足够的用户”是最危险的
还有“8.运营不善(资金,人员)”和“9.没有持续获利”都是获得3票,最终一起讨论,这两个中是“9.没有持续获利”更危险一点
最后除了“1.未来需求不够”没有得票,剩下的都是1票。
总结下票数,根据票数从大到小,得出的最终最危险的假设排序是:
1.不好获取足够的用户
2.竞品太多,太强
3.没有持续获利
4.运营不善(资金,人员)
5.用户不信任平台
6.用户黏度不够
7.工人业主纠纷
8.意外事故
9.痛点不痛
10.平台没有侧重点
11.未来需求不够
到这里,基本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本次讨论暂时结束,得出了有效的结论,而且是大家一致认为的结论。
项目所有人到这里,大概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那就是按照这个顺序,依次去分析怎么解决或规避这些问题。

第四步,如何获取足够用户

从这开始,就是真实的业务型调研了,需要根据具体的不同业务,做出不同的调研方案。
后面就不讲了,太具体了,还会用到各种方法,去引导项目成员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

总结

看完上面的例子,大概就能理会到什么是精益创新方法了,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有创造性的方法,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学会怎么带领一个团队,一步步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再一步步的解决。
这中间会用到很多方法,比如上面案例中当所有人都争论不休的时候,带头人就应该组织大家投票,如何设计票数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这些都是经验方法。

总之,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2021-10-18日记录
过去快一年了,其实上面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代表精益方法,上面只能说是基于AWS精益方法的其中一个工具的使用,真正的精益方法,我思来想去还是《精益创业》这本书里的例子比较合适,如果后面我有合适的中国国内的例子,我再补充

posted @ 2021-01-22 08:27  zhangs9092  阅读(783)  评论(0)    收藏  举报